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人生,我們未必了解自己。
為什麼一吵架就喜歡翻舊賬?
因為那些舊賬,壓抑得太久。
卻從未被妥善解決。
生活中,每個成年人都在負重前行。
因為背負太多,所以慢慢學會了隱忍。
很多已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委屈,不是沒有情緒,只是學會了以沉默代言。
做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把不利于自己的情緒暫時隱藏起來,是種成熟。
然而情緒這東西,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會在沉默中爆發。
正像弗洛伊德所說,那些未被表達出來的情緒,并沒有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
當它們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終會以更丑惡、更猛烈的方式爆發。
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在都有攻擊性。
情緒,就是一種攻擊。
它不指向別人,就會指向自己。
它像個定時炸彈,需要被人看見。
人生有些時候,不需要面具。
人有情緒,太正常了。
就像天氣一樣,一會兒晴,一會兒陰的。
但情緒來了,如何對待,卻很關鍵。
之所以有時候被壓抑,是因為人有各種害怕。
怕對自己不利,怕讓對方失望,怕旁人的各種眼光。
卻不知,一個人太在意旁人的感受,只會讓自己活得沉重。
壓抑自己的情緒,舒服都給了他人,傷害卻留給了自己。
而人一旦開始自我內耗,會產生無數負面問題。
比如疲憊、厭倦、抑郁,暴躁易怒,思想偏激,將情緒留在身體里,不僅侵蝕心靈,更損害身體。
而這個未被解決的點,隨時可能因各種相同的情境而爆發。
所以,人生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
并及時合理的釋放它。
我們的心不大,背負著昨天趕路,人生只會越來越沉重。
生活中,邊走邊放,才能釋懷所有的人和事。
你知道嗎?善于控制情緒的人,往往也善于紓解,善于安放自己的心。
該憤怒就憤怒,該悲傷就悲傷,想痛哭就痛哭。
其實,人與人之間,敢于宣泄情緒,暴露自己的內心,將它表達出來,才可能與他人建立深度的關系。
這世上誰都不完美,有苦,自我釋放,有淚,自我療傷,敢于將不完美暴露,才能真正釋懷。
人生雖多艱,但只要我們學會給人生做減法,定期清理心理垃圾。
敞開自己,放下多余的包袱,也能輕裝前行。
生活中的很多事,糟糕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看待事情的心態,和處理方式。
所以說,駕馭自己的情緒,做心態的主人,是我們畢生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