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個行善積德的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加持與護佑,一生都會順風順水。
也即是說,人一生的命運乃是由其心地所決定,外在的表現為一言一行。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自然能得到大家的擁護。
可是話說回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圍的環境對于自己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環境好,就會內化到自己的心地上來,如果環境不好,也很容易把控不住自己,而走向墮落。
下面這兩個地方,無論你是否行善,也最好是少去為妙。
第一,是非之地。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桿秤,都有所謂的「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運用這樣的標準去評判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物。
在大標準基本類似的前提下,各人又有著各自的不同。這是因為受到自己的學歷,學識,修養,素質,眼界,格局等的影響,也會產生千差萬別。
因為各自觀念的不同,勢必會產生各種「矛盾」,是是非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論怎樣都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于是就產生了無休止的爭論。看起來似乎都很有道理,只是各人所站立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不一樣而已。
其實,爭論是非是最無用的事情,三觀不一致的情況下,無論怎麼爭論都會沒有結果。反而互相抱怨,指責,老死不相往來。對于這樣的是非之地,自己最好不要靠近。以免卷入其中,帶來無窮盡的麻煩。
第二,造業之地。世上有多種行業,每個人都有自己謀生的本領和方式。但前提條件應該是,不以傷害他人他物為標準,如此才能皆大歡喜。
如果你的謀利是站在損害他人利益,傷害其他眾生的基礎上的,那麼這就屬于造業了。
比如從事非法的行當,用欺騙,榨取,不正當競爭等手段,你得到的利益越多,造下的罪業也就越多。最終都難道「因果」的懲罰。對于這樣的地方,最好是保持遠離,不要去從事任何相關的「幫助」工作,一旦牽涉進去,自己也脫不開關系了。這是尤其要引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