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出生,本來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別。可是在成長過程中,由于擁有了不一樣的成長經歷,慢慢地也就有了本質的區別,也造就了強者和弱者。
強者能夠認準一個目標,義無反顧走下去,不怕一切艱難險阻,實現自己的目標,最終成為人生的贏家。而弱者面對生活的窘迫,只會束手無策,百般窘蹙。
事實上,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弱者之所以成為弱者,關鍵在于兩者有這三個方面的本質區別,看看你屬于哪一種?
生活中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的真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功只屬于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的人。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強者只專注一個目標,認準了就不會回頭。弱者有很多目標,一個目標不行,隨時想著換一個目標。
強者認定一個目標,「咬定青山不放松。」這種精神,就是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膚,增益其所不能。」
他們可能不懂得這樣的道理,可他們踐行的,卻是這個道理的精髓:強者要成為強者,必須經受這樣的鍛煉,才能成其大事。強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立志走下去,再難的路也不會畏懼。
華為老總任正非讓人羨慕,可他背后的艱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面臨的挑戰可想而知。
早在2000年前,他的心理壓力特別大,因為華為員工每月3個多億的薪水,使他每天都害怕自己無法為員工開工資。可他知道,自己選擇的路是正確的,我一定要走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最后,他做到了,他是當之無愧的強者。因為他自信自己的路是正確的。
反觀世人,今天想做一件事,信心滿滿,到了明天,卻把昨天的目標忘記了,想要重新開始。后天呢,重復前一天罷了。
事實上,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不在于力量,只在于專注,目標一致。
強者是情緒的主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弱者是情緒的奴隸,受自己的情緒控制。
強者能夠通過控制自己的情緒來控制自己;弱者喜歡被情緒控制,聽從情緒的指令。所以,兩者的成就不可相提并論。
韓信因為忍受了胯下之辱,拿到兵書,幾戰成名,終成一代名將,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拿什麼起家呢?
相反,同樣是一代名將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落下了什麼樣的名聲呢?
情緒是人對自然和這個世界的一種必然反應,本是常見的,無可厚非。我們常見,石頭絆倒了小孩子,小孩子會沖石頭髮脾氣,我們只會感覺到很可笑,很好玩。
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被狗咬了一口,非得追上去咬狗一口,豈不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制怒,是強者的本事。發泄自己的憤怒,只是人的本能罷了。弱者喜歡,強者不屑為之。所以,強者能成大事,而弱者一事無成。
面子是一個人的臉面,也決定了一個人做事的方法。
強者為了成功,根本不會在乎所謂的面子,為了成功,他們可以付出一切。
他們知道,只要成功了,所有的面子都來了。你要不成功,哪來的面子?
弱者只會要面子,沒有面子,他們就會感覺活不下去,因為他們的世界里只剩下面子了。為了面子,他們甚至打腫臉充胖子,也在所不惜。豈不知,他們為了所謂的不值錢的面子,失去了太多太多,而且至今樂此不疲,津津樂道。
要知道,面子從來都不是人家給的,而是自己掙的。強者有本事,自己掙來了面子,才是真的有面子。弱者自己自封的,根本不是什麼面子,只是自己的感覺罷了。
生活中,本來沒有什麼強者和弱者的分別,就看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路。強者不是天生的,弱者也不是天生的。
看看上面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就知道你是什麼人,如果想改變自己的處境,那就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