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幾十年忠臣,一朝謀反?「狼顧之相」的司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威望,成為「民心所向」的?
2022/08/30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

世人對司馬懿的評價無外乎有兩種:一為司馬懿是奸臣、佞臣,是狡詐多疑和老謀深算的代名詞。另一種則是為司馬懿平反昭雪。肯定了他的功績以及他在推動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革中的作用,認為司馬懿是一位遇事知進退,深謀遠慮的政治家、軍事家。

其實,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我們并不能從單一的方面去評論司馬懿的好壞。他從走入大眾視野后,可以說是一直在用心輔佐三代曹魏君王,這從曹丕、曹叡的態度也能探知一二。但是,為何最終還是造反了呢?

曹家與司馬懿.

司馬懿,河南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因其「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而被朝廷任命為上計掾。曹操得知后,既念及司馬懿之父司馬防于己有恩,也因網羅人才之需,便征司馬懿到府中任職。

東漢末年,群雄奮起,司馬懿還不愿拴在曹操這棵樹上。于是,他決定裝病婉拒,這一裝便裝了整整七年。建安十三年(208年),在發生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戰前夕,曹操再次強征司馬懿,并放言稱:「不來就把他抓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到曹操府中做了曹丕的屬官文學掾,負責用經學教育曹丕,這年司馬懿29歲。在教育曹丕之余,司馬懿積極指引曹丕注意結納朝中重臣。久之,司馬懿與陳群、吳質和朱鑠同被稱為「太子(曹丕)四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說司馬懿為曹操起用但并不受信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也就是腦袋能轉九十度角,用眼睛的余光看到背后的東西。

按相術上的說法,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曹操也曾警告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慮汝家事。」曹操幾次欲加害司馬懿,對此,司馬懿卻佯裝糊涂,而后更小心翼翼察時知世、度勢慎行、應對機變終獲得曹丕信任。每遇曹操不滿司馬懿時,曹丕總「每相全佑」。

曹丕一當上皇帝后,便開始重用司馬懿,似乎完全拋棄了其父的警告。當時曹氏家族人才輩出,在政治上占有絕對優勢的地位。而此時的司馬氏家族,盡管存在與曹氏皇族對抗的強大潛力,但畢竟沒有掌控國家的軍事實權,因此,曹丕不把曹操對他的警告之語放在心上。

曹丕臨終,司馬懿成為顧命三重臣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以武力起家的曹氏與夏侯氏家族,精英人物凋零殆盡。相反,司馬氏家族處于人才興盛時期,這為司馬懿擴大其權,取得了人才基礎。

而在明帝曹叡執政時期,司馬懿權力更重,深受曹叡的信任,司馬懿的政治地位空前高漲。曹叡臨死,把司馬懿當成親信而詔其返都,接受遺詔。應當說,盡管曹操對司馬懿極為無禮,但是,曹丕與曹叡對司馬懿的寵信卻是非同尋常。

幾大戰役,立下威權.

說起司馬懿的出名,這幾大大戰役可謂是幫其不斷塑造威信,大拿人心。

在諸葛亮北伐之前一年,即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馬懿奉魏明帝曹叡(曹丕獨子)之命駐守宛城(今河南南陽)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就在此時發生了孟達反叛。宛城的西邊上庸地區(今湖北西北部一帶)包括上庸、新城、房陵三處同為一郡,太守孟達負責鎮守魏蜀交界的這一地區。

曹叡繼位后,孟達暗中與諸葛亮聯絡還給諸葛亮送去玉塊,表明自己歸順蜀國之意已「決」。諸葛亮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特派郭模前去詐降曹魏,助孟達一臂之力并交代郭模要盡力勸說上庸地區另一土豪申儀,一同行動。

可是申儀在郭模離開后立即將孟達要反叛的事密報司馬懿。為了穩住孟達司馬懿特地給孟達寫信表明那是敵人的離間計,朝廷不信此事。與此同時,司馬懿一面向朝廷報告孟達要反,一面迅速秣馬厲兵準備征討孟達,可謂三管齊下。

司馬懿是先斬后奏,僅僅八天,大軍已抵達上庸城下,將上庸圍了個水泄不通。

與此同時,他另派兩軍在上庸附近的安橋、木闌塞兩處駐防,以防蜀漢援軍并命申儀帶本部人馬協助木闌塞防守。于是,從行軍到破城削平叛亂清除割據勢力前后僅24天。

到了蜀建興九年(231年)二月,諸葛亮二出祁山開始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受命將駐地由宛城移到長安負責魏國西部的防務。開始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首次對戰。魏蜀兩國實力懸殊,對魏作戰糧食短缺一直是蜀國的短板。

鑒于蜀軍在諸葛亮的訓練下士兵戰斗力高于魏軍,故司馬懿堅壁不戰,以時間消耗蜀軍糧草迫其退兵。結果魏軍大敗損失3000士兵、鎧甲5000副、角弩3100張。蜀軍取得了自228年開始北伐以來最大的一次斬獲。

此戰之后,再也無魏軍將領敢輕言出戰了。六月蜀軍糧盡諸葛亮不得不退兵。而司馬懿卻命張郃追擊,中蜀軍飛矢而死。司馬懿不動聲色地借刀殺人除掉了不與他合作的曹魏老將張郃。從此以后,無人再敢捋司馬懿之鋒了。

蜀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造木牛流馬運糧調動10萬大軍,出斜谷北伐吳國孫權應約也發兵10萬擊魏。

諸葛亮到達鹛縣,屯于渭水之南。司馬懿引12萬軍渡渭背水為壘以拒蜀軍。

這是赤壁之戰以來動員兵力最大的一次戰役,三方共計32萬兵力。司馬懿于是派郭淮屯北原,背水扎營,下令郭淮死守不得后撤一步,迫使諸葛亮西屯五丈原。司馬懿的方針仍是堅壁不戰,逼諸葛亮糧盡退兵。

魏蜀對峙百余日諸葛亮不斷挑戰,司馬懿只是充耳不聞。于是,這一仗打了大半年都不見分曉。諸葛亮終于沒能熬過是年八月「出師未捷身先死」,時年54歲。司馬懿擔心中計不敢追擊。當地百姓編了歌謠諷刺司馬懿「死諸葛走生仲達」。

魏景初二年(238年) ,司馬懿受命征討遼東。他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順利渡過遼水。通過「引蛇出洞」擊潰公孫淵主力,自東漢末割據遼東50多年的地方勢力,最后被其徹底鏟平。于是,這幾大軍事戰功,使得司馬懿威權日重,幾無人可匹。

發動政變,司馬氏統一.

本來司馬懿與曹氏雖不能說和和睦睦,但也和平共處了幾十年,但到了少帝曹芳,也就是大魏第三任皇帝時,一切開始發生轉變。但高平陵事變的前因后果,基本可以說和他無關。因為他即位時只有8歲,正是他第一個年號。

少帝曹芳的前9年,可以說就是曹爽和司馬懿斗法的9年。魏明帝臨終前(景初三年,239年)任命的兩個顧命大臣,司馬懿和曹爽,在各自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團并明爭暗斗了10年之久。

曹爽雖是后生晚輩、才識平庸,但他是皇族近親在政治上比司馬懿優越。

輔政不久曹爽以弟曹羲出面奏請轉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實削大權。并陸續將自己的心腹安排到關鍵的尚書省,控制朝中行政權力將司馬懿集團的骨干以各種借口或病免或罷免。曹爽還奏請將支持司馬懿的郭太后移居永寧宮。

這是曹爽要驅逐司馬懿獨斷朝綱的信號。在曹爽的步步緊逼之下,司馬懿以退為進稱病偽裝將亡之人,并且不露聲色地讓兒子在洛陽城內悄悄蓄養了3000 死士。直到趁曹爽等人出洛陽城,前往高平陵為魏明帝掃墓之時,司馬懿抓住機會。發動政變并誅滅了曹爽集團。

從此,司馬氏逐步掌控了政權,并最終完成了魏晉遞嬗。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馬氏很快掌握了權力重心,成為魏晉政權內部獨當一面的勢力,其終極表現就是265年司馬氏代曹自立。這種權力變動的同時也帶動了當時局勢的變化。

263年(蜀炎興元年),司馬昭派鄧艾、鐘會率18萬軍隊南下攻蜀。其實,蜀自諸葛亮死后,便開始走向衰落。繼續執政的費祎、蔣琬雖無大的作為,尚能維持相對安定局面。姜維五次北伐(253- -263年)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國力更衰。

尤其是后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政治極端黑暗,內部矛盾加劇。姜維雖身為大將, 也被排擠到沓中去屯田。

于是,面對十幾萬大軍,劉禪已無力回天,只能率臣投降,被遷往洛陽。至此,蜀滅亡。

司馬昭在滅蜀過程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以后,又重演了曹操的故伎,由晉公進為晉王,其篡權之心是「路人皆知」,但他還沒來得及實現這個愿望便死去了。其子司馬炎在265年(魏咸熙二年)逼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自己稱帝(晉武帝),國號晉,史稱西晉。

晉建國后的頭等大事便是積極準備伐吳。279年(咸寧五年),晉武帝派杜預、王璿、王渾等從襄陽、巴蜀和壽春兵分六路,大舉伐吳。第二年,王潘水軍攻占吳都建業,吳軍士氣渙散,望風而逃,吳主孫皓投降,三國中最后一個政權滅亡。

— THE END —

去匯報工作,領導說「我現在有事,你晚點再來」,聰明的人這樣做
2024/04/19
領導對你做這些事情,說明已經放棄了,別再賣力工作了
2024/04/19
領導開始孤立你,說明出現了這些問題,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你越是做這些事兒,領導對你越是依賴,不要不明白
2024/04/19
如果領導這樣對你,說明是準備淘汰你了,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面對領導對你的打壓,不要選擇離職,只需做好這3件事
2024/04/19
貝多芬:真正的英雄,非靠強力或思想稱雄,而是靠心靈偉大
2024/04/19
《大亨小傳》:基本的道德觀念,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2024/04/19
史鐵生《病隙碎筆》:人的命運不由人,但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
2024/04/19
毛姆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人生毫無意義,欲望即是枷鎖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