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生活是人的外衣,光鮮亮麗的衣服,自然會增加一個人的氣色。
但是再好的衣物,也改變不了人內在的東西,梭羅說:一只呆頭鵝,再怎麼打扮,也是呆頭鵝。
誠如梭羅所言,再豐富的物質,也掩蓋不了貧瘠的內心,除非他不說話,一說話,內在的貧瘠就出來了。
俗人穿上僧衣,也只是俗人,而佛就算袒露著肚子,什麼也不穿,身上也佛光閃閃。
01
簡愛命運坎坷,小小年紀就父母雙亡,被寄養在舅舅家里。
很不幸,疼愛她的舅舅沒多久也去世了,剩下舅媽,對簡愛可不怎麼友好,她視簡愛為眼中釘,對簡愛是又打又罵。
舅媽對自己親生的孩子很好,給他們漂亮的玩具,什麼家務也不讓他們干,對簡愛呢?又要干活兒,又不給玩具。
總之,簡愛是寄人籬下,她缺乏漂亮玩具,也沒有漂亮衣服,連偶爾躲起來看書,還要被揪過來干家務。
她的處境,比舅媽家的傭人還要尷尬,因為她年幼體弱,干不了重活就要被嫌棄。
但是簡愛從來沒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什麼,表兄妹們不和她玩,她就自己玩,心里還看不上他們的粗魯,人家欺負她,她就還手,哪怕打不過,也要反抗。
孩子就這點好,不知道自卑是啥,別的小朋友有漂亮的玩具,自己沒有,最多只是羨慕一下,從來不會考慮到身份地位物質上的問題。
對于孩子來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他們看見的人,還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這個人不是少爺,不是公子,而自己也不是窮人。
魯迅在《故鄉》里,寫少年的閏土,天真活潑,不知道魯迅和自己的有什麼不同,他告訴魯迅許多有趣的事情,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那時候,兩人可謂親密無間。
可是很多年后,閏土成了幾個孩子的父親,魯迅回鄉再見閏土,原本還挺激動,可是閏土被恭敬地叫了一聲「老爺」,說起曾經兩人一起玩,他只是一個勁地說,那時候不懂事。
如果說少年的閏土在魯迅面前,或者說在生活面前,是站著的,那麼中年的閏土大叔,卻跪起來了。
曾經他站著,可讓他站起來的,不是物質。
現在他跪著了,讓他跪著的,卻真的是物質了。
簡愛也是站著的,雖然她很窮,力氣也小,干不了什麼活兒,但她就站在那里,什麼也不能讓她跪下。
02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里說:
「是強力創造了最初的奴隸,又是奴隸的怯懦使他們永世為奴。」
奴隸社會的時候,奴隸的兒子,生來就是奴隸,這就像《追風箏的人》里面,哈桑的父親是一個下人,所以哈桑生來就是下人,他只能給阿米爾汗少爺洗衣服,伺候他吃飯睡覺。
民國的時候,清王朝滅亡了,處于絕對統治地位的貴族沒了,但是人們還是「自覺為奴」,見到達官貴人還是忍不住膝蓋發軟。
五四運動后,魯迅說,現在該去披露人民骨子里的奴性了!魯迅果然以筆做手術刀,開始進行國民性手術了。
在他的筆下,阿q在見到某個「老爺」時,人家還沒要他怎麼樣,他自己就腿軟了,先跪下去了,其實那時候,已經民國了,跪這個行為已經廢除了。
再到現在,平等、自由這幾個字貼得到處都是,可是有些人看到有錢人,看到有權的人,膝蓋雖然跪不下去了,但是整個人卻開始低三下四、卑躬屈膝了。
簡愛進了學校,刻苦學習,最終學有所成,彈琴畫畫,樣樣拿手,她找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
簡愛生活的那個環境,家庭教師是一份讓人很瞧不起的工作,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說:「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
簡愛自己也擔心過,擔心雇主不好相處,但她覺得,假如不好相處,那就不相處,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沒必要去討好誰。
事實證明,雖然莊園里的大多數人都好相處,但雇主羅切斯特確實「不太好相處」,一開始他言語刻薄刁鉆,處處試圖為難簡愛。
可是簡愛一直不卑不亢,她做好了自己該做的,對于無禮的要求,不假辭色,從不覺得自己只是家庭教師就處處妥協,也不覺得自己「位卑」而低聲下氣。
相反,她和雇主談天說地,傾訴辯論,兩人相互理解了對方。
羅切斯特也越來越欣賞簡愛。
事實證明,一個人如果自己都不能高看自己,那麼就真的所有人都可以看低她,一個人如果自甘下賤,她就真的「下賤」了。
只有一顆揚起的腦袋,才能時刻看見天空,低著頭,看見的都是陰影。
簡愛能贏得羅切斯特的尊重,首先就是因為她始終站著活,而不是跪著生,當一個人跪著生存的時候,不管他擁有什麼,他的腦袋已經比人低了。
03
就在簡愛在雇主羅切斯特面前獨立而自由的時候,愛情已經悄悄向她靠近。
羅切斯特有錢,有地位,想嫁給他的人也多,但他明白,很多人不是嫁給他,而是嫁給他的錢。
他喜歡簡愛,盡管簡愛貧窮、弱小、相貌平庸。
愛情來得猝不及防,她簡直幸福得像做夢一樣,第二天,羅切斯特要把存在銀行的珠寶送給她,「我一定要親手給你戴上,我要讓所有人都承認,你是個美人,我要讓你穿上緞子和花邊衣服,戴上無價的面紗。
」
她說:那我就不是簡愛了。
她拒絕了,什麼也不要,她不是物質可以打發的女子,物質收買不了她的靈魂,貴重的珠寶和漂亮衣服征服不了她的心,盡管現在她穿的樸素,但她的心,華麗又豐富。
她不接受貴重的禮物和漂亮的衣服,就是因為她要保持這這份獨立的自由,她不會成為依靠他生活的女子,也不會成為他生活里的附庸。
她愛羅切斯特,可是當她得知羅切斯特15年前就已經結過婚的時候,她選擇離開。
面對羅切斯特的挽留,她說:
「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緲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象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準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
一個人憑什麼和別人平等地站在一起呢?
如果憑借物質,簡愛貧窮,這世界有很多人都比她富裕。
如果憑借美貌,簡愛相貌平平,皮膚還不白,膚白貌美大長腿多的是。
如果憑借地位,她只是一個家庭教師,世界上的貴族不說千千萬萬,但起碼也是一大把,她面前的羅切斯特就是。
她站著的底氣,從來不是物質,不是美貌,也不是地位,而是她的靈魂,是她那顆心。
只要她那顆心站著,她就不比任何人卑微。
契訶夫的弟弟在給他寫信時說了一句「你的微不足道的弟弟」,本來只是一句謙虛的話,可是契訶夫回信說:「又不是面對上帝,你無需承認自己的微不足道。」
在人面前,每個人都一樣,我記得某個作家說,當我想到上帝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使我自卑,除了上帝。
物質給不了人站著的靈魂,可是上帝在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設定了靈魂的平等和自由。
04
老舍小時候,看到鄰居家殺豬過年,吃鮮肉餃子,他問母親:「媽,是一個肉丸的餃子好吃,還是咱家的菜餃子好吃?」
母親說:「用自己掙來的錢買面、割肉,餃子是自己捏的,就好吃,就吃得香,吃得硬氣。」
當羅切斯特要給簡愛貴重的首飾和漂亮衣服的時候,簡愛知道,雖然自己可以輕松獲得那些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那東西不是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的,你拿了,意義就變了。
到了後來,因為羅切斯特的欺騙,她依然選擇離開,可是那個時代,女人寫作都受歧視,外面的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的,簡愛流落在外,饑寒交迫。
「我現在的處境已由不得我面子問題了,我不得不切入正題了。我身無分文,又無親無友,我必須我找點活兒干才可以。可能干些什麼呢?我向誰求救,求誰又能幫助呢?‘你知不知道附近是否有誰家需要傭人?’」
她甚至淪落到乞討為生:
「你能給我一點兒面包嗎?我實在是餓極了」。
有時候,一個人如果要硬氣地活著,代價當然是必不可少的,這世間,極少有什麼東西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牽涉到自由和人格的問題,你要麼付出極大的辛苦,要麼付出人格和自由。
就像貝多芬對人類的告誡那樣:人啊,你當自助。
我們的前輩已經告訴了我們,自助者天助,一個人要想活得像個人樣,首先就要把自己當一個人,那不是物質的傀儡,不是他人的附庸,不是錢財的奴隸。
《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中說:當你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確實,當你真正想做什麼的時候,哪怕明知前面有荊棘叢生,哪怕明知前面阻礙重重,但你還是會向前,而那些東西,最終也會被你踩在腳下,成為你看見更遠的風景的墊腳石。
簡愛很幸運,她得到了牧師的收留,而這個牧師,恰好是她的表哥。
她最終也得到了叔叔的遺產,一躍成為一個富人,還和落魄后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了。
當然,最后的結局無疑是狗血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沒有為簡愛找到出路,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她一輩子多半只能成為一個女性工人。
這是時代的限制,但是就算沒有這最后的「幸運」,看過這本書的人,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活生生的,始終讓靈魂站著的人的形象。
這個形象告訴了所有人,內心的自由和平等,那是人真正深入骨髓的財富,更是一個人活得硬氣的最大的底氣。
05
人這顆腦袋,掛在脖子上,實在算不得堅固,很容易就低下去,向生活,向傳統,向權勢。
這顆頭昂揚著,也實在沒什麼別的理由,只是因為他是一個人。
19世紀,工業革命之后,英國成了頭號工業王國,但仍然是錢財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大多數人只是工廠里的一顆螺絲釘,拼盡全力為工廠干活,幫資本家賺錢,同時養活自己。
生活在那個年代,對有些女子來說,是福音,因為她們只要嫁給一個有錢人,一輩子就吃喝不愁,這也是許多女子的夢想,所以當「女權革命」開始的時候,反抗聲最大的,不是男人,而是那些貴婦人。
為什麼要反抗呢?因為一旦像女權主義說的那樣,女人和男人平等,女人也要出去干活賺錢,她們的好日子就算過到頭了。
但夏洛蒂·勃朗特不愿意接受這種命運,她讀書學習不是為了成為某個男人的附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好看的花瓶,她要掌控自己的命運。
她像「簡愛」一樣,干過家庭教師,這份職業讓她受盡屈辱,因此討厭萬分。
她寫作,20歲時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得到的不是鼓勵,而是羞辱。
她寫作被罵傷風敗俗,被說是離經叛道,如果你想跪著活,誰都不會在意你,但如果你想站著生,就注定要遭受苦難,就像鳥兒要沖破蛋殼,就像胡蝶必要掙脫出蛹。
夏洛蒂·勃朗特沒有被那位知名作家唬住,很多年后,當《簡愛》這本書大流行之時,就是她對所有人的回答。
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里,有很多事情我們也許無能為力,但有一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去做,那就是決定自己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生活,那就是自己決定自己是站著還是跪著。
06
當然,決定站著,絕不是不懂變通,遇到一點讓自己不爽的事情,就像沖天炮一樣炸了。
真正站著活的人,哪怕忍受著生活的苦難,也要保持自己做人的尊嚴,那不是你的行為永不屈服,而是你的靈魂始終站著,他不曾倒下。
靈魂一旦倒下了,人就真的倒下了。
因為靈魂倒下了的人,不管他擁有什麼,他都跪著了。
木心有很長一段苦難的歲月,他掏糞、收垃圾,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兒,但是一旦回到自己家里,他就換上干干凈凈的衣服。
他的靈魂,從來都是站著的。
黃永玉和汪曾祺都有一段受難的歲月,干著重活,吃不飽飯,汪曾祺就去捉蟈蟈,放在火里烤熟了吃,吃出了人間美味。
黃永玉呢?在山里吃不飽飯,就去打獵,就去釣魚,苦難的日子里,他們還是以玩的心態去活著,沒有被苦難壓彎了頭,就更加不要說讓靈魂低頭了。
人啊,只要靈魂站著,哪怕人立在最深的深淵里,哪怕你的腰被生活壓彎了,但只要你不曾屈服于這苦難,只要自己不曾屈服于權勢,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07
《簡愛》這本書,讀過很多遍,一開始讀,讀到一個愛情故事。
後來再讀,讀到人的自由和平等。
就像蕭紅一樣,蕭紅為了自由,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簡愛一生,可以說是為了自由再努力,她不屈服于舅媽的統治,不屈服于表親的壓迫,後來她不屈服于雇主的權威,再後來有了愛情,又不屈服于物質和權勢。
可是讀到后面,讀到一個真正站著的人,這個人也許很窮,也許沒有權利,也許長大不是很好看,她沒有讓人羨慕的地方,但是她始終行使著上帝給她的權利,讓靈魂站起來,并且始終站著。
她站著,不是因為她有很多錢,她在沒有錢的時候,同樣站得硬氣。
我問上帝:「這是為什麼?」
上帝回答:「這是我給所有人的權利,是你們生來就有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行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