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伍迪·艾倫導演, 「甜茶」提莫西·查拉梅、艾麗·范寧、賽琳娜·戈麥斯等主演的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講述了一對情侶在紐約的一天之內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分手到艷遇,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天然的帶有強烈的戲劇性,而伍迪艾倫的厲害之處在于,在如此強沖突的骨架下,卻把感情變化描寫的幽微而深入。
《紐約的一個雨天》
影片以蓋茨比和艾莉什的一大段對白開篇,既交代了故事前景,又勾畫了人物,并暗示了兩人的關系,蓋茨比是一個不拘一格的文藝青年,而在兩個人的對話里,艾莉什明顯更在意自己,兩個人的溝通看起來更像自說自話。
作為一個引線,交替表現了兩個人度過的完全不同的一天,艾莉什的一天是充滿誘惑而危險的美夢,蓋茨比就顯得陰郁許多,而導演在處理各自的首次艷遇時,用了巧妙的環境設計進行提示,蓋茨比與茜吻戲后,下起了雨,艾莉什聽到導演對自己的欣賞時,一道金子般的陽光從導演后腦勺,鋪滿了艾莉什的面龐。
如此設計,不僅外化了人物當時的心緒,同樣也是一種隱喻,蓋茨比喜歡雨天,艾莉什喜歡陽光,影片一直在強化兩個人屬于不同的世界,蓋茨比對上層社會的庸俗和虛偽的厭惡,與艾莉什對靡爛而骯臟的娛樂圈的盲目崇拜,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是導致兩人走向分手的根本原因,戲劇性的故事框架下卻有可以落地的內在情感邏輯。
台詞之考究,也成為影片的血肉,比如蓋茨比與茜在公寓里的對話,由一段鋼琴彈唱引發的非常詩意的愛情幻想,可以看到,兩個人對愛情有著相似的理解,對話里充滿曖昧不明的暗示,成為兩個人萌生感情的切口,而后面博物館的戲,又讓我們發現,茜對蓋茨比早有了解,而艾莉什只會用「古怪有趣」形容他。
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與兩個精神可以共振的人,成為感情變化的依據,而艾莉什不可理解的出軌,也觸及了道德的底線,影片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有意識地引導觀眾選擇站在蓋茨比與茜這一邊,不斷提示卻不挑明,兩個人總是處于「互損」的相處模式,不斷強化觀眾的觀影期待。
在表達影片主題的同時,伍迪艾倫也沒有放過從多個維度表現愛情,男明星和編劇的出軌,蓋茨比哥哥有愛無性的婚姻,母親忠貞的妓女的形象,這些不完美的愛情,都成為蓋茨比與茜愛情注腳的一部分,完美的愛情本就是難得一遇,所以長久以來,愛情片離不開宿命兩個字,如何書寫愛情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成為電影制作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另外,影片中的美式幽默、豐富鮮明的人物群像、對上層階級的貶低,使影片帶有明顯的美國風格,充滿異邦情調。
《紐約的一個雨天》已經正式上映。
擁有愛人的你,值得一個讀懂愛情的浪漫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