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
國人表達感情,習慣了含蓄。愛不說「愛」,而是遞給你一個眼神,弄不好,你就沒有回過神,過錯了緣分。
生活如詩,處處都有含蓄的影子。隨禮也是如此,要是你沒有搞懂,隨便送紅包,或者錯誤地接過了別人的紅包,就會帶來誤會,甚至會彼此麻煩不斷。
因而,我們要有火眼金睛,不管與人關系再好,也要看清隨禮的真相,不負別人,不虧自己。
01
親人隨禮,真愛無言。
朋友小張結婚時,娘家奶奶做了幾床被子,貼好大紅喜字,送到婚房里。
一晃,小張的兒子都會打醬油了。他拆開被子時,發現里面有一個小紅包。原來,奶奶的愛,一直被藏起來了。
現在,奶奶已經過世了,小張總是責怪自己,知道得太晚了。
家里總有一些長輩,或者兄弟姐妹,會用隨禮的方式來表達關愛之情。并且這個紅包,你還不還,都沒有關系。
尤其是年紀很大的人,他們只是默默地看著你,愛在心口,但是不會說出來。也許他們很窮,給你的紅包,只有幾塊錢,但是這份心意,真的很貴。你要及時回報,起碼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02
友人隨禮,常為交易。
台灣主持人吳念真說過這樣一件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幫村里一戶人家,寫了一封信。寫完了,念了一遍,就算完事了。
隔了一天,村里人派尚幼的女兒送來一個小紅包,一些瓜果。也沒有多說什麼,放下來就走。
類似的事情,在農村很多。樸實的農民,不知道用什麼來表達感情,但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后,又覺得很不安,不回報一番,就一直不安。
我的父親,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會去幫忙。有的村民,給他一個小紅包,也不說是「工錢」,偶爾會給一塊豬肉,上面貼上一點點紅紙,算是實物紅包。
錢多錢少,和勞動付出是不對等的。但是友情上的隨禮,你要理解為「交易」。或者說,互幫互助,也是有價格的。
生活中,如有朋友幫了你,但是對方很忙,沒有時間參加你的飯局。那麼你就給他一個小紅包吧。
朋友不會明說,要你回報什麼。但是你回報他的時候,他會特別高興,這份人情,也算是留住了。來日方長,也許還有下一次幫忙呢。
作為受了紅包的人,你應該禮貌地接納。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繼續幫一把。
03
愛人隨禮,討個歡喜。
時代在飛速發展,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用網絡來聯系親戚朋友。
如果兩個人戀愛了,手機一定要隨時打開,指不定就會收到對方發來的消息。平時,用表情包,甜蜜的話,來傾訴相思,約定見面的日子。
在特別的日子,愛你的人,會給你微信紅包。
五月二十日,應該給五百二,還是五千二呢?想起來就很期待。
生日那天,應該收到「九九九、六六六」之類的紅包吧,如果可能,還有很多的玫瑰花。
光棍節、情人節、七夕節,一擁而上,都是表達愛情的日子。不同數量的紅包,讓你覺得自己真的掉進了蜜罐里。
慢慢的,兩個人結婚了,變成了老夫老妻。紅包少了,但是更加真實了。
女人沒錢花了,男人一口氣就轉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你的,就是我的,只是通過紅包來傳遞而已。
對于那些兩地分居的夫妻來說,應該每個月都會有紅包吧。男人打工賺來的錢,自己舍不得花,就給了女人;或者男人打工,養活一家人,領到了工錢,迫不及待地轉給了妻子,他還怕孩子餓了。
當然,也有一些夫妻,吵架了。為了和好,愿意低頭的一方,發個小紅包,算是給對方一個台階。看在錢的份上,也就不計較了。
04
生人隨禮,有事相求。
周星馳在《長江七號》里,扮演了一個農民工。
有一天,農民工和老闆吵起來了,還翻臉了。老闆第二天,掏出紅包,說:「收一下這個紅包,算了吧。」
大家心領神會,都開開心心上班了。
住在我家隔壁的張叔,過年前,就和工地老闆約好了:初三就開工,到了工地,就可以領到一千元的紅包。
我們都羨慕張叔。張叔卻說:「我和老闆不熟,他這樣做,就是怕我們過年后,不去工地呀。」
張叔到底是一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的分量,也知道人際關系,到底如何。
如果你在職場,遇到了隨禮的陌生人,或者是熟人帶來陌生人,都應該警惕一些。對方給你的紅包,不要隨意收取,也許是他求你辦事。
看看事情能不能辦成,需要多少開支。否則你拿到了紅包,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如果隨禮助長了歪風陋習,你就得反思自己了。畢竟,人際關系中,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事發生。
05
世上最難得的隨禮,應該是雪中送炭。在你落魄的時候,還有人悄悄送一個大紅包給你,意味著拉你一把。
世上最溫暖的隨禮,應該是錦上添花。在你幸福的時候,親人們都來祝福,讓你的日子持續紅紅火火。
世上最可惡的隨禮,應該是暗度陳倉。在你不知不覺之中,有人用金錢來算計你。紅包背后,是見不得人的交易。
有一位名人說:「最賢明的古人把含蓄的事物看作是最恰當的教育內容,因為它能使各種能力得到運用。
」
與人打交道時,要分門別類,對善良的人要糊涂,對惡毒的人要清醒,別被含蓄的表達方式,傷害了自己,虧欠了人情。
要懂得,紅包,是錢,也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