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性格,當人們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時,總喜歡用內向或是外向來形容,
而內向的性格或是外向的性格也像是標簽一樣,貼在了每個人的身上,
影響著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
對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人們實際上有比較明顯的區分標準。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最早提出了內傾向型性格和外傾向型性格兩種概念,
無論是哪種性格類型,都會被納入一個人的整體氣質當中。
那麼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判斷這種氣質類型呢?
實際上簡單來講,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情感表達幾個方面來判斷。
著名心理學家艾里克森對于個體性格特征,這個問題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他認為內傾向型性格的人通常更加注重自己的內心想法,并且更喜歡獨處,能夠忍受孤獨,
并且享受孤獨,他們不愿意過多地參與人際交往活動,
在生活當中表現得比較安靜,話語比較少,也不會進行群體生活。
即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必須擁有一定的人際交往,他們的邊界意識也十分強烈,
他們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會輕易地和任何人交心。
綜合以上這些觀點,許多人認為內向的人似乎并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
甚至有些人認為內向是一種錯誤的性格特征,是需要被改正的性格特征,
因為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差,無法快速地融入到社會群體當中。
但事實并非如此,內向的人通常更傾向于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并且喜歡獨自面對生活,他們并不是還不會社交,
只是在他們的內心當中,社交并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相對于各種各樣的社會交往活動,他們更喜歡獨處,并且運用獨處的時間來進行自我反思。
除此之外,性格也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性格外向的性格只是存在于不同的維度。
每個人的性格當中都存在內向的部分和外向的部分,
只是每個人性格特征當中這兩個部分的占比不同,最終所呈現出來的性格特征也有所不同。
實際上,性格內向的人通常能夠在浮躁的社會環境當中堅守自己的底線,
不會輕易地被外界事物所影響,也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底線,
他們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身上,思考自己的人生,注重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
一、 技術崗位
技術崗位對于個體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需要個體能夠完全集中自己的精力,
并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這樣才能夠在技術方面得到突破。
心理學家認為,性格內向的人在工作當中能夠表現得更加專注,
能夠將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并且能夠有效地解決那些難以處理的問題,
對于他們而言,只要自己想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因此性格內向的人非常適合從事一些軟件開發、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二、 財務工作
性格內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心思更加細膩,他們在處理事物的時候有更強的耐心,
除此之外,他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追求精益求精,因此非常適合從事財務管理工作,
或者檔案管理工作,這樣的工作不需要他們進行過多的人際交往,
又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性格當中的優勢。
三、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原本就是一項孤獨的工作,從業者必須要長時間承受孤獨。
而性格內向的人通常不樂于社交,會將大多數的時間花費在獨處當中,
并且進行深入地思考。
這是他們在學術工作當中獨一無二的優勢,
性格外向的人通常無法忍受枯燥無味的科研工作。
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夠在學術或是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的成就。
四、 創意崗位
性格內向的人十分適合從事藝術行業或是創造力強的行業。
因為這些行業都需要自己對領域內的事物有獨到的理解和認知。
性格內向的人通常十分善于思考,
如果能夠將他們的想法呈現在自己的工作成果當中,那麼將得到驚人的效果。
綜上所述,性格內向的人可以發揮自己性格當中的優勢部分,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而性格也并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性格并不需要被改正,外向的性格也并不需要被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