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什麼樣子的?
無非是「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渴了喝水」。
看似簡單的生活,往往最難實現。
人生一路走來,我們總是照顧別人的情緒,又希望有人來照顧自己。
工作中,難免要看臉色,參與自己不喜歡的應酬。
退出職場,本意是帶孫子是樂事,卻一次次看兒媳和兒女的臉。
最難得的是老伴,能常伴左右。越老,越發離不開。但是生命的長度,健康的程度,會逼著老伴分離。
很多人說:「孤獨,是一種境界。」這樣說話的人,其實是不夠孤獨。
若很長時間,形影相吊,連說話的人都找不到,就知道孤獨有多難熬了。孤獨的隔壁,往往是「孤獨終老」。
絮絮叨叨這麼多,就是要告訴你一個道理,人拼到最后,一定要和「自己」和解,善待自己。
01
身體低耗,順其自然地變老。
很多老人,希望自己一直健康,追求長壽。
為了長壽,想辦法吃好一些,營養品每天都有,保健品也不少,鍛煉身體,一天都不能落下。
但是折騰了好幾年,發現自己變老的速度更快了,并且健康在流逝。
一些不懂醫術的不良商家,抓住老人喜歡長壽、懼怕死亡的特點,推銷一些或許可以保護身體的東西。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老人卻一直蒙在鼓里。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并沒有長生不老的辦法。就是秦始皇,也找不到長生不老藥。
能夠長壽的人,是那些心態好,不折騰的人。
按照自然規律去生活,讓身體消耗變得慢一些,就是最好的養生境界。
作家史鐵生寫過:「我四肢健全時,經常抱怨周圍環境糟糕;癱瘓后,懷念當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幾年后,長了褥瘡,又懷念起前兩年安穩坐在輪椅上的時光。」
回頭看,曾經身體有一點糟糕,也是幸福的。你去折騰身體,就是把幸福弄丟了。
比方說,拄拐的日子,你老想著丟掉拐棍,然后去登山、奔跑。你一次次嘗試奔跑,對身體并沒有什麼好處。
保住健康,就得問一問醫生的建議、定時去體驗、制定適合你自己的鍛煉和養生方式,不要盲從別人。
02
生活低配,守住養老的本錢。
你可以想到,如果有一天,老伴過世了,兒女也不管你,日子怎麼過?
你還可以想,自己能活九十、一百歲,那時候兒女也六七十歲了,無法照顧你。誰來管你養老?
若是你的兒女去了遙遠的地方生活,甚至去了國外。你又該如何渡過余生?
「計劃趕不上變化」,能夠應對「生活變化」的,就是你手里的錢。
很多老人,在六十多歲的時候,到處去旅行,或者幫助子女投資,把存款弄沒了。八十歲之后,日子就困難了。
并不是把錢給了子女,還能如數要回來。
有句忠告說得好:「老虎借豬,有去無回。」把總是向父母要錢的子女,說成老虎,也不為過。
除了防止大筆開銷之外,我們更要注重日常的節省。
我的鄰居奶奶,制定了這樣一張日常生活清單,保障自己能每個月存錢。
早晨,自己熬稀飯、做饅頭。
靠近中午,去市場購物,此刻的蔬菜、肉等,價格開始回落。
下午,去郊區的菜園看看,可以從農民手里,買到新鮮、價格很低的蔬菜。
衣服要等換季的時候,再去購買。
拖把、花盆等,都是自己動手做。
洗菜的水,倒入盆子里,可以沖廁所、澆花。
奶奶的退休金,每一個月一千六的樣子,但是他能夠存款八百。
不出意料,奶奶到七八十歲,也是有存款的人,養老的底氣會足很多。
也許我們一輩子的錢,花不完。但是不要認為,這樣是虧本了。要知道,錢還留給了子女,并沒有浪費。
更重要的是,老人有錢,對子女的依賴性降低,家庭也會和睦一些。
03
關系低溫,把人情看淡。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
當一個人把家人當成仇人,說話暴躁;把外人當成親人,無話不說。這就是老人和家人關系變壞的開始。
正確的做法,就是把熱情留給家庭,對外面的人,保持應有的禮貌,就夠了。
兒女長大成家之后,我們還得和兒女保持距離,避免關系過熱,彼此干涉太多。
人與人的關系,溫度低了,并不是你冷淡無情,而是你把熱情留給了自己,在把「溫情」慢慢往回收。
比方說,在職場上,你對工作很熱情,對同事很友善。離開職場,你把單位、同事都當成普通的熟人,減少聯系。那麼你曾經的熱情,就能用在關愛自己的方面。
不討好、不趨炎附勢、不看誰的臉色、不在乎別人的閑話,這是生活中最好的自律。
處理關系上,堅持三點。
其一,管好嘴,別輕易介入別人的生活,少說幾句。
其二,提高清掃力,把多余的感情清掃出去,學會拒絕可有可無的群體。
其三,少去遷就誰,不因為遷就而為難自己,就是兒女,也不要慣著。
從心眼里,不要依附誰,不因為誰而破壞自己的節奏,你才能真正快樂起來。
04
在變老的路上,你連自己都指望不上,還伸手去指望別人,這是把日子過反了。
人很老了,可能你不是一座偉岸的山,但是你仍舊是自己的靠山,有獨立的思維,勇敢地生活。
愛惜身體,不折騰;勤儉節約,不窮困;關系平淡,不牽扯。
接下來的日子,都是自己說了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