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朱自清《背影》騙我們多年?真實父子不合多年!背后故事令人心酸
2023/05/19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中學課本朱自清《背影》插圖

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片段,這篇文章中朱自清與父親的父子情深曾感動了無數學生時代的我們,其實朱自清父子背后的真實故事遠遠沒有如此溫情,更多的是心酸。

文中的這一幕發生在1917年,那時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學讀書,父親在南京浦口火車站去送他,之后數年的時間里,父子倆摩擦不斷,最后失和。

直到1925年10月,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親從揚州寫來的一封家信,信中說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收到了這封信之后,朱自清回憶起八年前自己離開南京到北京讀書,父親執意去浦口火車站與之離別的情景,悲從中來,他提筆寫下了不朽名篇《背影》。(這篇文章首刊于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學周刊》第20期,后收錄于1928年開明書店出版的《背影》散文集。)

1925年,朱自清和友人在清華園。

三年后,父親讀到了兒子的這篇文章,父子倆八年不合關系終于徹底緩和。

朱自清與父親不合內幕:

1)導火線:父親丟官后性情大變

朱自清的父親叫朱鴻鈞,出身書香門第,是個典型的性情中人,他因為崇敬蘇東坡,取字「小坡」,以「朱小坡」自居。另外他還給長子朱自清取名朱自華,也是取自蘇東坡「腹有詩書氣自華」之意。

朱小坡全家福

朱小坡曾在江蘇東海、高郵、揚州、徐州等地做官,最后在徐州做到徐州榷運局長(即「煙酒專賣局長」),這是一個專管鹽、煙、酒的肥差。

因為有點才華家底厚實又官運亨通,曾經朱小坡的人生較為得意,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特別喜歡娶姨太太,這在他某得煙酒專賣局長后更是變本加厲,萬萬沒想到,女人們最后相互嫉妒,他成了姨太太反腐的笑話。

從此,因為女人丟了差事的朱小坡一蹶不振。

朱家是書香世家,朱自清是家中長子,父親是位傳統的封建家長,曾經為兒子付出很多

他人生得意的時候,曾霸道地為兒子安排好了一切。朱自清很小的時候,科舉剛廢,新學初興,父親擔心新式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效果不理想,便把他送到同鄉舉人家里學習詩詞和古文。

1912年,朱自清14歲時,朱小坡又霸道地給兒子 定了親,對方是揚州名醫的獨生女武鐘謙。

武鐘謙與朱自清

朱自清18歲中學畢業,剛考取北大預科就與武鐘謙結了婚,婚禮辦得隆重而體面。其實那時朱家的財力境況已大不如前,為辦這場婚禮,父親可以說是竭盡了全力。

1916年夏,朱自清剛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二年父親就「失業賦閑」,這麼大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只能靠舉債度日,生活變得困頓拮據起來。為了讓兒子安心讀書,朱小坡囑托家人瞞著兒子,然而朱自清暑假回家還是察覺了,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提前報考北大,就讀哲學系。

1920年,朱自清依然是為減輕家里負擔,從北大提前畢業,在浙江第一師范教習一段時間后,立馬回母校揚州八中任職。

1921年秋,朱自清在揚州八中。

可是,就在朱自清在揚州八中做教務主任期間,父親居然做了一件極為荒唐的事情,他憑借與校長的私交,未打招呼就直接取走了朱自清當月的薪水。這件事成為父子倆矛盾的導火索。

朱小坡失意后確實有些破罐破摔,他心理總覺得老子為兒子付出那麼多,所以花兒子的錢天經地義,作為一個封建專制的大家長,他本能覺得在朱家他決定的事情當然不需要跟別人商量。

可已經在北大接受過新青年新思想的朱自清對父親的行為感到失望極了,後來他憤然離開揚州,前往寧波、溫州執教,三個月后,他又將妻兒接走,徹底脫離父母管制。

父子也從此徹底失和。

2)妻子與父親不合,父子關系雪上加霜

1916年,朱自清考取了北京大學預科。寒假開始前,父親寫信給他,催他早點回家完婚。

那年冬天,朱自清回家辦了一場體面的婚禮。

雖然朱自清和武仲謙是包辦婚姻,武鐘謙雖是老式女子但性格極好,所以他們婚后感情其實不錯。

原本父親在榷運局工作非常滋潤,可朱自清結婚不久,父親就失業了,有些封建迷信的他總覺得是這個新進門的兒媳婦給朱家帶來的霉運。

朱自清在北京上學,武仲謙在家受了委屈,就總喜歡回娘家。朱父就寫信給朱自清告狀,朱自清知道后立馬寫信責備妻子。

年輕的朱自清(后排左一)

事實上,婚后的武仲謙為了丈夫朱自清的學費,還典當了自己從娘家帶來的金鐲子,她讓朱自清以后還給她就行。可惜,一直到她去世,這個金鐲子都沒能還上。

武仲謙在婆家受了很多氣,回娘家之后,又因為婆家的瑣事依然郁郁寡歡。公婆長期冷落的態度,讓原本活潑愛笑的武仲謙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後來朱自清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追悔莫及,為妻子寫下了《笑的歷史》。

朱自清以武鐘謙的口吻寫的這篇文章,大家感受一下文風:

「你在家時還好,你不在家時,我寂寞透了!只好逗著孩子們笑著玩兒,但心思總是不能舒舒貼貼的。我此刻哭是哭不出,笑可也不會笑了;你教我笑,也笑不來了。而且看見別人笑,聽到別人笑,心中說不出的不愿意。便是有時敷衍人,勉強笑笑,也只覺得苦,覺得很費力!我真是有些反常哩!好人,好人,幾時讓我再能像‘娘在時’那樣隨隨便便,痛痛快快的笑一回呢?」

朱自清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一畢業就回家鄉任教,後來父親提前支走了他的薪水,朱自清一氣之下辭職去了外地,在春暉中學等學校任職。

1924年,朱自清在春暉中學合影。

朱家長輩總覺得是兒媳婦挑唆的,如此,武鐘謙與公婆態度更加惡劣了。最后婆家實在待不下去了,只能回娘家待著,直到朱自清回去接了他們。

如此,父子倆關系更是雪上加霜了。

3)八年冷戰:父子逞強互不低頭

其實,朱自清曾想過主動緩和與父親的矛盾。

1922年暑假,他帶著妻兒回了一趟揚州老家,父親的氣卻沒消,先是不準朱自清一家進門,後來在家人勸說下讓步了,卻始終不搭理兒子,朱自清在家自覺沒趣,只待了幾天就悻悻離去。

第二年暑假他又回家一次,但與父親的關系仍未好轉。

隨后幾年,朱自清就再也不愿意回去了。

父子倆相互逞強,轉身成了陌路。朱自清後來在文章《毀滅》里稱,這是「骨肉間的仇恨」。

1921年12月31日,朱自清、葉圣陶等在杭州合影。

這就是為什麼1925年朱自清寫完《背影》后,并沒有聯系父親,如文字開頭所說: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

3年后,朱自清正好30歲,他又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朱自清出版散文集《背影》后,在老家揚州,已59歲的父親朱鴻鈞從報紙上看到了《背影》這篇文章。

終究是父子情深血濃于水,朱小坡讀完文章,老淚縱橫,父子之間的誤會至此冰釋。

朱鴻鈞不再責怪朱自清的「不孝」

,還不時去信鼓勵,要朱自清努力工作,勿過多牽掛于老家。他在朱物華(朱自清的弟弟)陪伴照顧下,安度晚年,1945年病逝于揚州,終年76歲。

另外,特別想再說個題外話兒。

那件永遠也贖不回的大衣:

朱自清上中學時,就極喜歡讀書。當時家境富裕,每月父親給他一元零花錢,他大部分都交給家鄉揚州的一家廣益書局了,而且還常常欠賬。

1920,朱自清在北京大學畢業那年。他去琉璃廠,在華洋書莊見到一部新版《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14元。這對一個窮學生來說確實不是個小數目,更何況當時朱家已經家道中落,可是朱自清實在是嗜書如命,他思來想去,竟然決定把他結婚時父親為他做的紫貂皮大衣給當了!

那件紫色大衣,雖然水獺領樣式有點土氣,領子還是用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的,可畢竟是皮衣,最重要的是在制作的時候,父親很費了些心力。《 背影》中對這件大衣也有描述: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

可惜,為了那本字典,朱自清還是忍痛把衣服當了。後來這件紫毛大衣,就再也沒有贖回來。

這成了朱自清一生的遺憾。

1931年8月25日,朱自清游覽松花江太陽島

父親是我們一出生就在的人,無論我們承不承認 ,他都在那里。關于父母,我特別喜歡台灣作家龍應台說的一段話:

「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我猜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

人生就是這樣,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這種心痛,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