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親家與親家之間的相處,更為重要。彼此之間,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因為兩個孩子,組合成了一個大家庭。
親家之間的感情好與壞,關系到兒女們的小家庭的發展與感情的培養。
但是,在一些家庭中,親家之間并不能和睦相處。總有一方親家,瞧不起另一方親家,彼此之間明爭暗斗。
親家是否瞧得起你,其實看三處便知道了。
培根說:「禮儀就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
親家之間若是能夠做到以禮相待,平等相處,證明在對方的印象中,你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之前,我看過這樣一個視訊,頗有感觸:
一對老人在家里忙個不停,因為兒子、兒媳和親家要過來吃飯。
他們早早就開始準備,葷素搭配,各種菜式做了滿滿一大桌。
吃飯的時候,兩親家相互推杯換盞,兩個女人則拉家常,詢問對方的身體,飯桌上的氣氛非常和諧。
吃過飯后,聽說親家下午還有其他的安排,他們便將親家送到了樓下,還準備了一些營養品給對方帶回去養身體。
判斷親家是否瞧得起你,就看對方是否做到了以禮相待。
親家之間相處,越是瞧得起對方,就越會以禮相待。用熱情、積極、歡喜的態度,與之相處。
在相處的時候,親家能夠表示對你的尊重,在禮節上從未有過怠慢,證明對方是將你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楊萬里在詩中寫道:「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親家之間的感情,也是通過不斷的接觸和往來慢慢建立的。
親家若是從心里重視你,一定會在行動上有所顯示。
比如,平日里經常電話聯系,相互關注對方的生活,像親戚一樣經常往來等等。
親家在心里將你當成了一家人,所以會主動與你建立聯系,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比如,家里的水果熟了,帶一些去親家;家里的菜長得好,總是要送一些給親家……
通過彼此之間的接觸和來往,能夠看出對方對你的態度和心意。
親家心里重視你,重視與你之間的交往,所以才會在生活中建立密切的聯系。
在相處的時候,自己也一定要做到禮尚往來,給予親家足夠的尊重與重視。
親家瞧不上你,在言語和行動上肯定會有所流露,不要當作不在意。
《小敏家》中,王素敏是一個很有生活智慧的老太太,她年輕的時候離異,一個人撫養兩個女兒長大,早就看透了人心的本質。
當陳卓的父親陳天福冒昧上門拜訪的時候,她心里是有點介意的。但是為了女兒和陳卓之間的感情發展,她還是禮貌地請陳天福進來。
老太太給陳天福端了杯水,自己搬了把椅子遠遠地坐著,客氣而又疏離。
陳天福自覺沒趣,主動說要在房子里四處參觀。老太太便隨他去了,自己轉身去了廚房準備午飯。
所以,在吃完飯之后,老太太便直接問對方的來意。
聽著陳天福東拉西扯了一大堆,老太太直接下了逐客令,將陳天福最后一點心思也徹底截斷。
親家相處,是否瞧得起你,從說話就能看出來。
親家若是心里瞧得上你,在言語上一定是尊重的,不會有任何不得體之處。
若是親家的言語之中,對你沒有最基本的尊重,自己一定要及時反思這段關系,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這關系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小兩口之間的感情發展。
在和親家相處的時候,要懂得保持最基本的尊重與禮儀,不要讓自己有任何失禮和不妥當之處。
若是親家對你多番瞧不上,也要試著從自身找原因。不要因為自己,破壞了兒女們的幸福。
從自身出發,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努力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