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這世間最復雜的,是人,最難相處的,也是人。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為什麼難以維系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很難做到利益一致,那關系自然就變得不好了。
比如說,父母有100萬,平均分給了兩個兒子,每人50萬。大兒子覺得很公平,小兒子覺得不公平,希望要得更多。這,就是「利益不一致」的情況。
一旦產生了利益上的沖突,那關系就會破裂,再親的家人,也都會反目成仇。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就是這個道理。
跟兄弟姐妹的關系如此,跟其他親人的關系也如此。人與人之間相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你說錯一句話,就會得罪別人。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身邊的親人不好相處,及時采取這4種相處方式,你就贏了。
一、不要有「利益」上的糾紛。
有老江湖提出過一個觀點:
跟外人相處,能跟他們在商言商,不用擔心感情的問題,因為你和外人本就沒有感情。而跟親人相處,牽扯到復雜的人情關系,再加上利益的糾紛,分分鐘反目。
感情和利益,那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就跟水火不能相容一般。所謂「人情歸人情,錢財要分明」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就跟親人談及利益。事后反目成仇了,才感慨,人情搭配上利益,等于割裂了一段關系或者感情。
其實很好理解。越是親近的人,越會產生「見不得人好」的心理。這個時候,還牽扯到錢財利益,那別人豈不是對你更加「羨慕嫉妒恨」了嗎?
所以說,該談感情的人,我們不能與之談利益。而該談利益的人,我們不能與之談感情。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相處策略。
二、給自己和對方留點「私人空間」。
心理學家認為,保持神秘感,是維系一段感情最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神秘感可以維系一段感情呢?我想,有這3點原因。首先,神秘感能夠增加別人對你的好奇心。只要存在好奇心,就不會有厭惡感。
其次,別人摸不透你,才不會拿捏你,欺負你。一旦別人摸透你,你在別人的面前毫無秘密可言,那你將成為別人眼中的軟綿羊,任人欺負。
第三,只要是人,都會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間」。
你有自己的想法,我有自己的追求,那相互尊重,相互留有余地,關系自然就長久了。
談到「私人空間」,無數人都認為,都是有血緣的親人,為什麼不能親密相處呢?因為人與人之間靠得太近,就是一場劫難。
你保持一定的距離,我留有一定的余地,那關系才不會惡化。否則,雙方都過分親密,早晚會鬧出家庭大戰。
三、日常相處,最好「三七分」。
有一個「三七分」的原則。大致意思是,做事不能走極端,也不能做絕,什麼事都「適可而止」,那就足夠了。
就拿說話來說,你有十分的秘密,卻毫無隱瞞,直接跟別人說十分真話,那你不就完全將弱點和七寸,暴露在別人的面前嗎?
說話,不該說十分真話,而應該說七分真話,或者三分真話。所謂「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就是這個道理。
不僅說話如此,就連一舉一動也是如此。關系再親密,也不要對別人太好,七分真心交給別人,三分真心留給自己,才能保證關系的「平衡」。
「三七分」的原則,其實很難做到,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精準地拿捏這一個度。不少人都會走極端,不是傷害別人,就是被人傷害,沒有好結果。
如果可以的話,做個「適可而止」的人,你會發現,三七分的原則,受用終生。
四、適度妥協,但又不能過分懦弱。
在一個家族當中,親人之間相互「妥協」,本就是「家和萬事興」的基礎。
妥協的本質,不是懦弱,而是各退一步。
跟兄弟姐妹相處,在某些問題上,能夠不計較,就盡量不要計較。當然,如果對方咄咄逼人,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退讓。
也就是說,該柔的時候,我們要柔。而該硬氣的時候,我們要硬氣。唯有剛柔并濟,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當中。
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人,既要有菩薩的心腸,也要有金剛的手腕。菩薩的心腸,留給那些愛我們的人。而金剛的手腕,留給那些害我們的人。
要知道,人與人相處,就是一場「博弈」。只要是博弈,就肯定會有輸贏。不能永遠讓自己輸,也不能永遠讓對方贏。
基本要一輸一贏,一贏一輸,才能保持局勢的平衡,以及關系的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