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這個名字想必好多人都很熟悉,對于很多讀者來說,他就是個默默站在角落注視蕓蕓眾生,將一切美與丑善與惡盡收眼底的旁觀者。
他的作品在全球輕松賣出8000萬冊,被稱為20世紀最成功的作家之一,《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是他廣為人知的幾部作品……
毛姆以中國為背景的經典長篇小說《面紗》,豆瓣評分9.0,講述了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凱蒂,從茫然、悔悟到重生的全過程。
凱蒂是個美艷絕倫的姑娘,由于貪慕虛榮爭強好勝,再加上家庭和世俗的雙重壓力,草率地與細菌學家瓦爾特結成夫妻。
婚后的凱蒂無法忍受丈夫沉悶無趣的性格,遇見風流倜儻的已婚人士唐生后,無法控制炙熱的感情,一頭撞入不被世俗接受的情網。
瓦爾特發現妻子的婚外情后怒不可遏,打算給她最殘酷的報復,于是刻意將她帶到霍亂橫行的湄潭府,想讓她在不知不覺間丟掉性命。
凱蒂身處異國他鄉,徘徊在死亡邊緣,嘗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在親手毀掉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后,她才幡然悔悟并自我反省,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自愛和欣賞才是快樂的源泉。
《毛姆》的面紗雖然已經出版了近百年,卻依然能讓我們在文字中感受到,一個女人從痛苦中認清自己,不斷自我救贖,最終重獲新生的力量。
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 ,那些長得好看的女人不一定幸福,一個女人最好的活法是獨立。
凱蒂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除了沉默懦弱的父親,勢力刻薄的母親,還有一位相貌平平的妹妹。
由于母親眼高手低貪圖富貴,但父親的事業毫無進展,她只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兩個女兒身上,尤其對美貌非凡的凱蒂寄予厚望。
母親盡己所能地將凱蒂打造成社交名媛,成為男人們趨之若鶩的對象。
艷壓群芳心高氣傲的凱蒂,巧妙地周旋在各種類型仰慕者中間,以為憑借自身的美貌,權利、富貴、愛情都唾手可得,然而現實卻很殘忍。
時間轉瞬即逝,直到25歲凱蒂也沒有覓得如意郎君,反而是各方面條件都一般的妹妹,卻嫁了個家境優渥的貴族公子,一躍而為男爵夫人。
這讓凱蒂焦慮妒忌又懊悔,她甚至認為之前不應該拒絕那些向自己求婚的男人。此時此刻的她,急需一場婚禮來證明自己美貌的價值。
就在這時,醫學博士瓦爾特·費恩恰到好處地出現了。
雖然凱蒂并不愛瓦爾特,但對他細菌學家的頭銜很滿意,為了提升社會地位,也為了不輸給妹妹,凱蒂將婚姻變成了美色與權勢的交易。
張德芬說:「人類所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攀附、追求女性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這時的凱蒂并不懂得,美貌雖然可以作為加分項,但并不能成為通往幸福的砝碼。
認清容貌與外在因素的關系,鍛煉自己的能力,修煉自己的內心,才是女人收獲幸福的不二法門。容貌美不美,根本不重要。
凱蒂與瓦爾特舉行完婚禮后,就跟著丈夫去了香港。
由于互相之間缺乏了解也沒有感情基礎,無知淺薄、熱辣奔放、虛榮勢力的凱蒂和醉心學術、沉默寡言、深沉穩重的瓦爾特,一點共同語言都沒有。
始終走不到對方心里去的兩個人,將婚姻生活過得無趣透頂。
實際上瓦爾特是深愛著凱蒂的,明知道她嫁給自己是權宜之計,也甘之如飴。
可惜無論瓦爾特如何努力,都無法討得凱蒂歡心,她很快就紅杏出墻,投入了政府官員唐生的懷抱。
凱蒂以為自己尋覓到的是愛情,孰不知人家就是跟她玩玩,當偷情事件敗露,唐生便落荒而逃。
倍受打擊的凱蒂跟著瓦爾特離開香港,來到了充滿危險的湄潭府,希望兩個人能重新開始。然而悲憤的瓦爾特不想面對凱蒂,每天早出晚歸全身心投入工作。
就在這時,凱蒂接觸到了一批將生死置之度外,精心照顧病患和孤兒的修女,她們的獨立、堅強和無畏,深深感染了凱蒂,讓她慢慢發生了改變。
與此同時,凱蒂發現瓦爾特不僅有智慧的頭腦,高尚的品格,還有出類拔萃的才干,她發自內心的渴望得到丈夫諒解。
然而事與愿違,凱蒂突然發現自己懷了唐生的孩子,而瓦爾特也在做實驗時感染霍亂不幸身亡。
毛姆在《面紗》中寫道:「或許她做過的所有錯事蠢事,所有她經受的磨難,并不全是毫無意義的——那將是一條通往安寧的路。」
在歷經磨難和生死后,凱蒂終于明白,貪圖享樂是人生終極目標,愛情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擁有獨立的靈魂和挑戰未來的勇氣,才能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