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團隊做管理,溝通相當重要,搞清楚這5個現象,助你成為高手
2023/08/16

想必管理者都清楚「溝通」的重要性,如果與上級溝通不暢,很難再有晉升的機會,如果與下屬溝通不暢,很容易出現「權力失控」的局面。

比如,與上級溝通不暢,就無法掌握領導意圖,可能會出現越努力,越偏離方向的結局,誤會因此產生也就不奇怪了;

與下級溝通不暢,不了解工作進程,很容易導致「權力失控」,事情辦好了,不清楚關鍵環節,事情辦砸了,也無法及時做出補救,最終自己還要收拾爛攤子。

無論是與上級溝通,還是與下屬溝通,有許多技巧,這里無法窮盡,但可以通過現象來做出及時調整,溝通技巧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這就像「對癥下藥」一樣,「對癥」是現象,「技巧」是良藥。如果不對癥,再好的技巧,也可能失效。

現象一:不問不搭,產生距離

A提問,但B不答,或者所問非所答,兩者之間必然產生距離。

也許思維不在一個頻道上,也許根本就是不信任。人與人之間關系是交叉點越多,越緊密,哪怕是爭論,也是一種思想碰撞。因為缺乏溝通和交流,彼此之間的了解不夠,就很難建立深入的關系。

上級不問,下級不懂主動匯報;下屬有疑問也不提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類似這樣的情況,作為管理者要引起注意,尤其是中層管理者更要引起重視。

上級不問要主動請示、匯報,下屬不懂得匯報,要及時跟進情況,在「問」與「答」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

雖然不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現象二:問而不答,產生隔閡

有「問」不一定有「答」,比如,一個人問,另一個人沉默不作答,或者所問非所答,兩者之間必然會出現隔閡。

身在職場,遇到這樣的情況,嘴上不說,但心里肯定不爽。

比如,上級問:「為什麼你又遲到了?」下屬無論怎麼回答都是在找借口,什麼「起晚了」「堵車」……不回答上級得不到回應,心里一定不爽,兩者之間必然產生隔閡;

下屬問:「為什麼大家做的事情一樣,張三拿的就比我多?」這話領導又該怎麼回答,總不能說張三他爹給公司帶來一單大生意,還是直接說張三平時比你表現好?

溝通隔閡的產生,并非沒有溝通的意愿,而是問要有問的技巧,答也要有答的態度。問「為什麼」改成「怎麼辦?」這是一種由被動解釋,變成主動參與的過程。

比如,把「為什麼你又遲到?」改成「怎麼樣才能避免下次再遲到?」前者既成事實的追究,后者是主動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否定別人容易,否定自己難,「怎麼樣不遲到的辦法」由下屬自己說出,大機率能做到,解決問題,又不至于產生隔閡。

同理,答也要有態度,直面問題核心,能說的內容給出答案,不能說就直接表明不能說,別顧左右而言他,導致誤解,產生隔閡,大家都是成年人,或許答案心里清楚,「問」不過是確認的過程,彼此的難處并不難猜出。

現象三:問而作答,形成尊重

有問有答,形成良好的互動,無論是正向反饋,還是負向反饋,都會產生思想的碰撞,在不斷溝通的過程中,加深彼此的了解,職場上這種情況還是蠻明顯的。

下屬有疑惑向上級提出,上級回答下屬的疑問。比如,工作目標,下屬表示疑惑,上級回答工作目標的重要性,讓下屬知曉自己起到的作用。

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存在感,疑問被解答,就是彼此互動的過程。如果說,無論自己向領導提出什麼問題,領導都是「嗯」「啊」「知道了」下屬自然沒有積極性。

如果說上級問下屬工作進度,得到的答案是顧左右而言他,自然很難實現管理意圖。

所以,有問有答,形成良好的互動,也是相互尊重的一種表現形式。溝通順暢,管理意圖可以更好的實現,或者是能夠及時調整引導、管理、調動積極性的方向。

現象四:想問想說,形成默契

一個想問,另一個想說,默契自然形成。管理中這種互動方式,彼此之間都屬于主動輸出的過程,沒有先后之分。

上級想知道工作進度,下屬想表現自己;下屬工作有產生疑惑,想提出自己的想法,上級理解下屬的難處,也想著給下屬排憂解惑。

這是在有問有答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一種默契,上級可以提升對權力的控制,下屬可以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上級給了下屬展現的機會,下屬也理解上級的管理意圖,大家同頻共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彼此之間默契是形成凝聚力的關鍵。

現象五:不問已答,就是信任

彼此形成默契之后,再進階一步就是相互信任。

大家的關系不需要通過問答,而是可以淡然的回答,這種回答可以是語言上的,也可以是行動上的。

職場上有這麼一句話:「是因為領導信任而做出成績,而不是因為做出成績領導才信任。

領導信任你,讓你放手去做事,而你總是用行動,或者通過請示、匯報的方式,讓領導對「權力控制」進行一定程度延伸,信任自然產生,資源傾斜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同理,下屬對領導信任,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獲得資源傾斜自然高興,哪怕無法獲得資源傾斜,也理解領導的難處。

寫在最后

作為管理者,帶團隊重要的一環就是溝通,而對癥就是了解,只有「對癥」才能「下藥」,不同的現象,就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問有問的技巧,答有答的方法。默契、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經歷了前三種現象之后,才會逐漸形成,最終形成良好的管理方式。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