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讀者朋友留言,說周末到醫院去看望了發小,感慨良多。
發小年輕時候就很有魄力,只身去大城市打拼,一心想要出人頭地,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
剛去的時候,為了立足,一人打好幾份工,經常顧不上吃飯,不是泡面就是開水就面包;後來為了升職,日夜奔忙,晝夜顛倒,飲食不規律是家常便飯。
當然付出是有回報的,她如愿以償,短短幾年時間便升到副總,再後來和幾位上市企業的同事一起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事業后,壓力也隨之而來。
最近公司運行出了問題,她更是一顆心系在了工作上,最終令她的身體不堪重負,一場大病襲來,她不得不放下手里工作,做完手術后,回到家鄉住院調養。
接到病危通知書的那一刻,她才驚覺,她拼命追求的那些成就、財富、榮耀等等,在疾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一場大病就能讓她一夜間又全部回到原點。
人到中年,當精力漸弱,身體漸衰,就該學會調整生活的重心,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便是最好的狀態,千萬別把日子過反了。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前半生拿命換錢,后半生拿錢換命,還無法保證交易成功。
所以,千萬別拿健康做交換。
過日子不需要宏大的敘事、波瀾壯闊的情節,安安穩穩健健康康的就好。
若失去了健康,甚至丟了性命,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將無所依附。
當前快節奏的生活下,身邊有太多的人為了生存,為了家庭,日夜奔波,忽視了健康。
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再忙碌奔波也要對自己好一點,對身體好一點。
過分透支自己的健康,帶來的可能是無比遺憾和毀痛。
人到中年,有個好身體才是最高級的炫富,有個好里子才是真正的強者。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愛要面子,自尊心大過一切。
等到了社會上,經歷過生活磋磨,挨了重錘,理想被現實磨滅,才明白面子不過是失敗者的遮羞布。
有多少人,曾經討厭攀附權貴,後來也學會了端茶倒酒,只為保住飯碗給家人安穩的生活。
又有多少人,不屑于「為五斗米折腰」,後來生活所迫,也學會了為碎銀幾兩奔忙。
其實,向現實妥協并非懦弱,而是權衡之后做出的明智選擇。
外在只不過是形式,只要內在足夠優秀,有了里子,別人自然會給你面子。
敢于直面生活,敢于做出改變,就是生活的真英雄。
放下面子,才能過好柴米油鹽的日子。
一旦弄錯了這個次序,便會被無謂的虛榮心所累。
更重要的一點,要先愛家人,再想外人。
人到一定年紀,才會真正體會到,這一生最值得重視的,除了健康就是身后的家。
生活中恰恰許多人弄錯了順序,把耐心留給了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了家人。
家人給予我們最多陪伴和包容,我們卻常常仗著家人無條件的愛為所欲為,總把他們的包容視為理所當然,反而對外人噓寒問暖、卑躬屈膝。
久而久之,脾氣再好的人,也會寒心。
不要把家人的這份愛和包容當成傷害他們的資本,家人的愛,換來的應當是我們同等的回報,而不是傷害的理由。
人生的至暗時刻,給你托底的往往是平常被你視作空氣的家人。再難的日子,家人也會陪著你一起,用歡聲笑語捱過去。
所以,擺正家人的位次,有空多陪陪家人,多為家人想一些,家人之間的溫度,更需要在乎。
中年以后,顧好身體,放下面子,多愛家人,擺正生活的位置,才能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越過越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