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期待熱鬧,害怕孤獨。
涉世之初,從同學圈,跳進社會圈,走進職場圈。
成家立業之后,還要顧著親戚朋友圈,想盡辦法打拼生意圈。
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明白了叔本華的那句話:「只有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如果你越來越不合群,說明你活得很通透,能權衡利弊,積極自渡。
01
合群,身不由己。
人為什麼要合群?不是因為你喜歡湊熱鬧,而是那些抱團的人,想辦法欺負獨行的你。
這樣的社交規則,在曾國藩統領湘軍的時候,就出現了。
作為湘軍的對立面——太平軍,洪秀全作為上司,帶著大家憧憬「天下太平」的生活。
太平軍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很多平民百姓害怕朝廷的打壓,不敢輕易加入。
進入湖南之后,洪秀全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因而積極和當地的會、黨合謀,一些地方的幫派,一呼百應。太平軍壯大,然后一舉攻下了南京。
上海的小刀會積極回應太平軍,在首領劉麗川的帶領下,開展暴亂,自稱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他派人送書信給洪秀全,表示合二為一。
湘軍為了平定太平軍,也采取拉攏地方幫派的方式,擴大實力。
經過長時間的拉鋸戰,太平軍被消滅,但是湘軍也被地方幫派滲透。很多人是湘軍,也是土匪、地痞,難以約束。
曾國藩考慮到湘軍「變質」了,紀律難以維系,加上時局關系,因此解散了湘軍。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是曾國藩的一句名言,也見證了他對群處的態度。
「此一時,彼一時」,我們為了做成某件事,不得不借助群體的力量,或者自己拉一個群。
但是在群處的過程中,人生是要受到制約的。畢竟,人與人之間,拉拉扯扯是避免不了的,并且無法真正做到三觀一致。
說白了,很多群,就是利益驅使而形成的。大家為了利益才彼此遷就,還一起商議大事。等利益到手了,或者利益分配不公,鬧掰了,就一拍兩散,留下諸多遺憾。
「不想合群」的道理,應用到現實生活,你就會明白這幾點。
其一,不管去哪一個群,起初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因而動機是不純粹的。就是同學群、朋友群、同事群,不是單純交流幾句,而是和月收入、合作關系、潛在的合作對象緊密聯系在一起。
其二,在群里,你就要聽大家的話,不能擺出格格不入的樣子,否則你無法從群里得到利益。沒有人有義務,使勁遷就你,還照顧到你。
其三,不想喝的酒,不想去的飯局,很厭惡的臉色,你都要接受。如果遇到高人,還得給笑臉。給人一些好感,才有機會得到幫忙。
其四,你進入的群多了,時間就完全被人控制了。尤其是一些要趕場子的人,渾身都不自在,難免會得罪人。
人總會懂得,不管多委屈自己,都無法討好全世界的人。群處是權宜之計,不是長久之策。若是自己沒有本事,無法給別人一點利益,那就會被親戚朋友瞧不起,想要合群,都顯得無能為力。
02
不合群,孤獨自在。
作家馬德說過:「忍受孤獨是可怕的。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當一個人被孤立的時候,心里隱隱約約會有一些難受,但是主動退出群,就不一樣了,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若能好好利用孤獨的時光,可以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
事實證明,一個人是不可能長期合群的。
北宋都城東京,有居民二十多萬戶,人聲鼎沸。
街上,有一種店鋪,叫「瓦子、瓦舍」,用來娛樂、聚會。
閑來無事,和好友相約,在瓦舍里喝茶,看看歌女表演,真的很愜意。要是機會好,還能遇到紅顏知己。
《夢梁錄》里說:「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 」
《都城紀勝》里說:「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
從以上兩句話可以看出,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還能看到,有些古人對吃吃喝喝的聚會,同樣是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
清朝時的和珅,身邊有無數的人,推杯換盞的時間,數不勝數。
為了討好愛妾,和珅膽大包天,派人去庫房里,偷來了一只玉馬——大學士阿桂平定回部后的紀念物。
和珅的結局,大家心知肚明。
相對而言,在電視劇里,與和珅唱對台戲的紀曉嵐,就不太合群了。除了身邊的小月姑娘,就沒有幾個鐵哥們。
但是紀曉嵐的余生,過得很安穩,不管誰做上司,都能不卑不亢。
我們終其一生,真正的群,就是自己的小家庭。此外,都是可有可無的。
沒有了群處的磕絆,我們的生活會很自由,獨處時一個人的清歡。
03
不合群,不是情商很低,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而是做人通透,不去巴結權貴,不瞧不起自己。
人啊,你若優秀,就有了社交的價值,從而不擔心孤單;你若一文不值,那麼你就是站在群里,也是湊數的人,仍舊是孤零零的。
看你的手機里,有多少聯系人?有幾個常聯系的人?很久不聯系的人,打個電話,是否還記得你的名字,能聽出你的聲音。
曾經我們站在熱鬧的地方看世界,後來習慣了在清靜的過日子。
蔡康永說過:「如果什麼事情都指望自己去符合別人的期望,終究有一天會感到吃力,我們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總要有那麼一段時光,習慣一個人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