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中,《項鏈》絕對是極具諷刺性的一篇:
說教育部小科員羅瓦賽爾的妻子瑪蒂爾達是位年輕貌美,幻想過上貴族生活,但出身低微且囊中羞澀的[少.婦];她天性高傲,不滿足于眼前平凡到有些拮據的生活,卻又對改變現狀毫無辦法。
直到丈夫偶然弄到一張教育部晚會的邀請函,瑪蒂爾達一家的生活才再起波瀾。
她先是從丈夫手中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服裝費」,讓自己有了出席晚會的資本;而后她又從好友手中借來了一條漂亮的鉆石項鏈,讓她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舞會上,瑪蒂爾達如愿出盡了風頭,獲得了在場所有人的矚目,然而當舞會結束,返回家中的夫妻二人卻發現項鏈丟失這一噩耗。
為了不使名聲受損,兩人只得掏空家底四處借貸,斥巨資買了一條同款項鏈還給對方。
接下來的十年里,瑪蒂爾達夫妻過上了比之前還要貧困的多的生活,瑪蒂爾達也從一個虛榮愛美的漂亮女子,活成了衰老、粗俗、活脫兇人家的老婆子。
好在他們最終還清了債務,可以過回無債一身輕的生活。
這時,瑪蒂爾達偶然與好友重逢,向對方坦白了項鏈丟失的全過程;卻被朋友告知當年的鉆石項鏈只是假貨的殘酷真相。
十年艱辛付出,最終發現弄丟的不過是一件只值500法郎的贗品;可以說,瑪蒂爾達夫妻艱難的「贖罪」之路與結局的驚天反轉,讓人很難不對「莫泊桑」式諷刺印象深刻。
因為沒人知道瑪蒂爾達臉上開心的笑容,是否會在得知真相的一刻徹底凝固,她跟丈夫又是否能熬過命運的捉弄。
作者似乎就在以這樣的方式拷問每個人的內心,虛榮跟面子真的重要麼?
從古至今,多少人如瑪蒂爾達一般抱怨著生活的平凡,渴望著在人前展露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又有多少人不得不為自己的虛榮心買單?
與其說《項鏈》這個故事試圖用「真假項鏈」來展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金錢至上之風,倒不如說它像是一面看穿人心的鏡子,將人們深埋心底的欲望折射到了現實生活里,讓人們知道虛榮的代價。
英國詩人威廉·柯珀曾說,「幻想恰似那時鐘的指針,轉了一大圈,結果依然回到原處。」
瑪蒂爾達夫妻漫長的還債之路似乎也印證了這句話——長達十年的貧困磨礪,最終也不過讓他們回到原點而已。
至于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實生活與瑪蒂爾達「夢想」的巨大差距。
「因為女人本無種族門第之分,她們的美麗、她們的優雅、她們的風情萬種就是她們的出身,就是她們的門第。就算僅僅憑借與生俱來的聰敏、柔美的風姿和俏皮的靈性,平民百姓家的姑娘也應和地位最高的貴婦人比肩。」
在十九世紀末的法國,啟蒙運動的光輝已然被資本主義所遮蔽,尤其是大資產階級的出現跟愈發顯著的階級差異,更是抹殺了底層百姓「向上爬」的希望。
然而,出眾的外貌還是讓瑪蒂爾達生出了一絲改變命運的想法;雖然她沒能遇到一個懂她、愛她、娶她的富人男子,但她并不耽于一輩子過平凡清苦的生活。
每時每刻,瑪蒂爾達都幻想著她渴望已久的貴族生活——安靜精致的房子,英俊高大的男仆,熱鬧的沙龍,被所有男性追逐愛慕的日子……
但當她回歸現實,卻發現擺在面前的只有丈夫喜歡吃的燉肉而已。
長期以來,瑪蒂爾達都活在那個幻想中的美妙世界里,自怨自艾地編織著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美夢,就像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樣。
她認為眼前的「拮據生活」只是困住自己的囚籠;因此,在丈夫拿回那張能讓她登上「舞台」的晚會邀請函時,瑪蒂爾達的第一反應并不是開心,而是為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鴻溝而痛苦。
當理想中的古典、優雅、華麗,與現實中的破舊、粗陋、平凡形成強烈對比,深深刺痛瑪蒂爾達的心,讓她再不能只活在幻想中時,她所能做的就只有在逃避現實跟拼命偽裝之間做一個選擇。
很明顯,并不想放棄美夢的瑪蒂爾達選擇了后者。
瑪蒂爾達想用偽裝將現實與幻想結合到一起,寄希望于用謊言營造一段美好生活;這是她的虛榮心在作祟,也是這個金錢至上時代「冷冰冰」的要求。
換言之,想躋身上層社會就必須先為自己鑲嵌上一顆「鉆石」,這是他們的通行證也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雖然瑪蒂爾達夫妻很清楚這場「隆重」的晚會對他們這些「小人物」來說并不友好,也不是他們能「喧賓奪主」的地方,但耐不住近在咫尺的絢爛生活太過誘惑,夫妻倆還是決定孤注一擲,為這一瞬的絢爛博上一把。
他們「斥巨資」購置了一套禮服,又從瑪蒂爾塔朋友那借到了一套漂亮的鉆石項鏈首飾;萬事俱備下他們毅然邁上了舞台中央,并如愿成為了最耀眼的存在。
「她在忘乎所以的興奮中跳舞,什麼都不再去想了。她沉浸在歡樂中,沉浸在美貌絕倫的勝利中,沉浸在大獲成功的榮耀中。所有男人都尊敬她、仰慕她、渴望得到她;所有女人可憐兮兮盼望的那種最甜蜜、最極致的勝利,此刻就緊緊握在她的手中!在這一團幸福的云朵中,她飛了起來。」
這一刻,瑪蒂爾達的「面子」得到了最大「成全」,她短暫擺脫了低微出身跟拮據生活帶來的「自卑感」,她成功躋身上流社會,成了全場最耀眼的存在,她的虛榮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她的夢想實現了!
如果一切到此為止,那麼瑪蒂爾達頸上的那條鉆石項鏈或許會成為她生命中最耀眼的回憶,或許她能順利打入上層交際圈,重啟塵封已久的出門會客生活,或許她的魅力能贏得不少男士青睞,讓她邂逅一段浪漫。
只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她的快樂跟偽裝只維持了短短一瞬,當舞會結束后回到家中時,發現項鏈丟失的兩人立刻從云端跌入了深淵。
極致的諷刺沖擊著瑪蒂爾達的內心,讓她「連脫下衣服躺下睡覺的力氣都沒有了。
她癱倒在椅子上,心煩意亂,腦中一片空白。」
如此可怕的災難瞬間撕裂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幻想,恐懼壓制了一切面子跟虛榮。
為保存名譽,瑪蒂爾達夫妻不得不想方設法去解決這個天大的麻煩,甚至做出傾家蕩產,四處借貸也要還債的決定。
對此時的瑪蒂爾達來說,價值近四萬法郎的鉆石項鏈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或許它就像一個轉瞬幻滅的美夢,實現的時候有多絢爛,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有多慘烈。
若非如此,瑪蒂爾達也不會在褪去光環后突然發現,一身漂亮的舞裙與自家寒冷的客廳并不相稱。
這段描述中,莫泊桑以一種最具諷刺性的方式達成了瑪蒂爾達「當貴族」的夢想,但與此同時,他也給出了這份饋贈需要付出的代價——徹底告別安逸閑適的「小資生活」,用十年艱辛來償還債務。
這種不得不為「沖動消費」買單的現象,與一部分不甘現狀,徒有空想卻毫無行動力的現代人何其相似?
莫泊桑似乎就在以這種直擊靈魂的諷刺,告誡人們徒有虛榮心的「面子」要不得。
好在這場災難也激發了瑪蒂爾達性格中堅韌不拔的一面;當得知木已成舟,一切損失都無法挽回時,她并沒有一走了之或者選擇賴賬,而是「像個英雄似的下定決心,還不清那筆可怕的債務就不罷休!她會還的。
」
這一刻,瑪蒂爾達天性中的閃光點,遠比鉆石更加閃耀;即便她只是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贖罪,這種「幡然悔悟」也足以升華她的靈魂。
伏爾泰曾說,「沒有所謂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瑪蒂爾達夫妻的十年艱辛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倒不如說這段一筆帶過的漫長歲月是莫泊桑對浪漫主義者的一種「現實改造」,是命運在懲罰這對夫妻的虛榮心。
十年清貧,讓瑪蒂爾達長成了一個堅定的婦人——她拋卻了有的沒的幻想,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她玫紅色的指甲不見了,她的穿著也跟一個平民女子沒什麼兩樣,為了保衛那點少的可憐的錢,她不僅學會了跟人降價還得經常挨罵。
這種由身到心的蛻變對瑪蒂爾達來說痛苦麼?答案大約是肯定的,因為這顛覆了她過去幾十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她再沒有驕傲的資本。
那麼,這種付出值得麼?答案也是一樣的,若非值得,又有幾人能在辛勞的工作中熬過整整十年。
但問題在于,這十年的苦難并非莫泊桑對二人的終極考驗;最諷刺的是一切塵埃落地,還清債務的瑪蒂爾達終于可以過上無債一身輕的生活時,與朋友的偶然重逢卻讓她得知項鏈是假,多年「贖罪」幾乎毫無意義。
當瑪蒂爾達反應過來一切犧牲都是徒勞時,她會想到什麼?
莫泊桑沒說,因為他讓一切戛然而止在了真相出現的一瞬;但從昔日好友弗雷斯蒂耶太太依舊年輕貌美,瑪蒂爾達已然粗俗丑陋的強烈反差中卻不難推測,瑪蒂爾達的內心必然會經受巨大沖擊。
猝不及防的真相,或許會讓她想到朋友借出鉆石項鏈時的漫不經心,或許會讓她想起商店老闆只賣出過一只首飾盒的經歷,亦或許會讓她想到自己送還項鏈時朋友漫不經心的眼神。
但不論如何,她都變不回那個美麗優雅,充滿幻想的女子,也抹不去十年苦日子在她人生中留下的烙印了。
因為她早已從心底接受了自己只是個「窮苦」貧民的事實,她拋棄了一切虛榮跟偽裝,將市井生活當作理所當然,甚至開始為當年那「莫名其妙」的虛榮心感到納悶。
瑪蒂爾達說,「就這樣,我們為它付出了十年的辛苦。你知道的,對于像我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這并不輕松……不過,終于到頭了,我太高興了。」
從「誤入」平民圈的貴族到「一無所有」的普通人,瑪蒂爾達用十年光陰學會了接受現實,也用十年證明了自己能夠負重前行。
或許她再也無法融入曾經的社交圈子,但堅韌的內心卻賦予了她另一種力量:一種直面苦難的現實的力量。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瑪蒂爾達夫妻卻做到了,他們舍棄了無謂的面子,用踏踏實實的生活安撫了那顆曾經躁動浮躁的心,讓自己成為了生活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相較于閃耀的鉆石,瑪蒂爾達這十年的蛻變難道會遜色分毫麼?
莫泊桑給了他們改變的機會,就是在告訴人們虛榮并不長久,只有回歸現實在能理解生活的真諦。
年少時代的心比天高,讓多少人做過與瑪蒂爾達一般無二的夢,但能實現夢想,最終走向成功的又有幾人?
在資產階級金錢至上觀的熏染下,一個個做著一步登天美夢的底層市民中,又有多少人重蹈過瑪蒂爾達一家的覆轍?
《項鏈》這篇看似充斥著戲劇虛構色彩的故事,卻用最真實的小人物視角向人們展現著19世紀的「真實」——所謂面子、所謂虛榮心,不過只是轉瞬消失的泡沫,只有腳踏實地地生活,才能獲得最安心的結局。
參考文獻:
[1]莫泊桑,《項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呂昕,基于莫泊桑小說《項鏈》中的人物語言特色分析.戲劇之家.2022.4.28
[3]李佳,瑪蒂爾德人物在《項鏈》形象解讀.
作家天地.20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