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范蠡:歸零重啟,絕處求生
2022/10/10

我們正在經歷的時代大概是千年未有,百年不遇。這個時候,所有人都需要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支撐。

丘吉爾說:「你能看得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得到多遠的未來。」當你困在當下找不到方法的時候,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到答案。

我想到了范蠡,他所在的春秋時期是個大動蕩的時代,戰火紛飛,群雄爭霸,傳統秩序被顛覆,新生代的力量在逐步崛起,只有這樣的亂世才給了草根得以翻身的機會。

他出身寒門,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從政、經商,順應天道,得合人心,三起三落,進退有度,從兵家奇才到東方商圣,都游刃有余。

01

蓄勢待發,等風來

蓄勢待發,這個詞多好,每個人的人生總要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做準備的,體力的儲備、精神的儲備。甘于寂寞、忍受孤獨,就如同那個漫長冬天里壓在石頭下面土壤里的新綠,它蟄伏,深潛,只待冬去春來,便可以肆無忌憚地向上生長。

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想想中國古代的這些謀士,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諸葛亮,在河邊等愿者上鉤的姜太公,時勢造英雄,他們都知道等待的智慧,更懂得時機的重要。

一個人的隱忍、等待,究竟能堅持多久?

范蠡是出身貧苦的農家子弟,父母早逝,跟隨哥嫂生活,卻從小飽讀詩書,精通六藝,胸懷大志。未出道之前,他在常人眼中半瘋半傻,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他的認知在那個年代高于別人太多,自然很難與常人交流,聊不下去,那就不要尬聊了。他在等,等知音、等貴人。

人生就是這樣,一些人總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范蠡的知音、貴人文種就突然在某一天出現了。二人一拍即合, 文種帶著范蠡奔赴越國,準備輔佐勾踐,成就千秋大業,可范蠡初出茅廬,有才華卻沒有成功案例,不容易服眾。為了在越國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心甘情愿下基層調研工作,足足五年之久。

作家卡普蘭說:「要問有關未來的問題,最好的立足點其實就是大地,要盡可能放慢腳步去旅行。」

范蠡在越國的大地上熟悉地理民情、了解產業結構,甚至對民眾的信仰文化也熟諳于心,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他落地生根的五年。

吳越開戰,越王戰敗,他跟隨勾踐入吳為奴三年,為了完成越國的復國大計,協助勾踐臥薪嘗膽,他手一揮就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的二十年規劃。

20年磨一劍,君與臣超常的忍耐力,成就了一個國家的復興。

范蠡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等待中度過的,他說:「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變,不可強求。」

善于耕耘、善于等待真的需要大智慧,等人、等事、等時機,像一直在底部區域盤整的K線,終于迎來利好,然后一飛沖天。

謀士不好當,做對了是主的功勞,做錯了就一定是那個逃不掉的背鍋俠。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等的,我們更相信時不我待,更何況是如此不確定的漫長時間,我們也很難把握最佳的時機,何時進,何時退,一定要有一套經得起推敲和考驗的戰略布局和方法論。

任何人的成功都有跡可循。范蠡是道家思想的踐行者,老師計然是老子門下的高徒,計然不僅將老子的道學思想巧妙地與政治、經濟、軍事、天道、人事相結合,還揭示了經濟發展和商業經營的本質,是那個年代了不起的經濟學家。

老師的「計然七策」,據說范蠡只用了五策便報復了強大的吳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實例。所以范蠡的成功離不開這位恩師。

如《越絕書》所言,「印天之兆」「與天俱起」,范蠡綜合觀察天時、地利、人和等諸方面透露出來的信號和征兆,讓自己的行動符合自然規律的演變法則,通過「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的方法論,成為他行走政界、商界的制勝法寶。

「持盈者與天」

「持盈者與天」,就是當昌盛、滿盈時,能夠保持,而這就要順應「天道」,遵循天道就是順勢而為,與時俱進,永遠要相信勢比人強。

「定傾者與人」

「定傾者與人」,就是當危殆、將傾時,能夠安定,而這就要順應「人道」,遵循人事規律。當左右不了外部環境變化的時候,要順應人道,安定人心。

「節事者與地」

「節事者與地」,就是處置各種世事時,要能有理,有所「節制」,而這就要順應「地道」,遵循「地」所包容的「萬物」規律。

圣人從來不焦慮,他們稟受自然的滋養,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萬物發展的規律,作為判斷和選擇的依據和標準。面對復雜的形式,萬般的困難,漫長的煎熬,范蠡心里一定是篤定的,他始終堅守著長期主義,延遲滿足,這份堅持來自對自己判斷邏輯的自信,來自于扎根于大地和人心了然于胸的自信。

待時機一到,他知道,寶劍深藏已久,該出竅了。

02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自從公元前502年初入越國,到幫助勾踐興越滅吳大功告成的公元前473年,范蠡在越國已經生活了近30年了。30年,完成了一件大事。一個貧苦出身的孩子,走到這一步算是到達人生巔峰了,如果是你會怎麼辦呢?范蠡選擇把頂峰留在那里,拋開功名與財富,轉身融入江河大海。

多年前做財經記者,讓我在年輕的歲月里接觸了很多成功人士,他們在金融界、商界叱詫風云,大眾和媒體對于成功人士的追捧、窺探從未停止,但很多年過去了,我發現高光容易,持續高光的人不復存在。

富豪榜上同樣是幾年河東,幾年河西,財富跟隨天、地、人的規律循環流轉,他們崛起,必然是順應了時勢,在國家政策、產業紅利、行業流轉中成為時代的寵兒,而這天下沒有一種勢能是持續不斷集中在一個地方的,有太多的變量左右其中, 拋開我們無法改變的天與地,「人」本身是最大的變量。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句經典的名言:「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的肉體無比脆弱,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

肉體本身的脆弱會讓人面臨災難、戰爭和疾病,在它們面前人輕如鴻毛,即便家財萬貫也抵不過生老病ㄙˇ。人會思考,所以人心善變,處在不同境遇中,人和周圍世界的關系會發生變化,心態和認知隨之改變,人能駕馭欲望,它便能為你服務;被它駕馭,就會陷入焦慮和迷失的無底深淵中。

成功和失敗有時候只有一步之遙,創富世界里的游戲規則如此現實且殘酷,在有限的資源里,不是只有用盡全力才能得到更多。人性的不確定性,比起一切可能預想的客觀現實來得更加充滿未知和變化。在眾多的不變與變化中,好運在不同人中流動,沒有誰能一直保持高光,草根逆襲的神話也常常發生。

只是功成身退,太難了。忍受了長久的煎熬,從底層一步一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歷身體和心智的折磨,終于登上人生高峰,怎麼舍得走下神壇,怎麼舍得放棄功名,總覺得一山還比一山高,于是,才發現另一個高峰登不上,卻開啟了重新的低谷。

而范蠡做到了,他懂得適可而止,一段歷史使命完結,用「深藏功與名」

的態度把今天所謂的成功完全清零,如此干脆、如此灑脫……

03

歸零重啟 絕處求生

《越絕書》曰:「范子已告越王,立志入海。此謂天地之圖也。」

他成為了中國辭官下海經商的典范,為什麼要經商呢?范蠡覺得既然他可以讓一個國家富強,又怎麼會不能造富于民間呢?于是就開始以身試法,開啟了他從富己過渡到富人,從富國貫穿到富民,從富一國升華為富天下的傳奇經商之旅。

離開越國,搬去哪里呢?范蠡縱觀天下,選擇了商業發達的齊國。當時齊國的營商環境也非常吸引人,管仲提出:「請以令為諸侯之商賈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

齊桓公頒布法令,為各諸侯國的商人們提供免費住所。對于帶著一輛馬車來齊國經商的商人,另免費供給食物;對于帶著三輛馬車來齊國經商的商人,除了提供住所、食物外,還免費提供馬的飼料;對于帶著五輛馬車來齊國經商的商人,更有提供仆人為之服務的優惠條件。

在商業稅收方面,管仲提出「弛關市之征,五十而取一」。齊國的這些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商人攜帶著大量的財富,源源不斷地蜂擁而來。

范蠡到齊國,隱姓改名為鴟夷子皮。他沒有說從高位退下馬上干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想著馬上創造奇跡,而是結合當地的地緣特色,因地制宜做事。第一個生意很簡單,一家人在海邊開荒種地,引海水煮鹽,囤鹽販鹽,獲取了遷居齊國后的第一桶金。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齊國開始請他去當官,直接就是相國。做了三年后,范蠡又感覺到危險了。就找齊王辭職,同時把家產散盡,又搬家走了。

范蠡搬到了一個叫陶山的地方,化名朱公,此時的他已經60多歲了,還沒有停止奮斗。到了新的地方,又開始重新熟悉環境,他給自己定了三年小目標,一年回本,兩年盈余,三年致富。小目標實現,他又開始尋找新的商機。先后從事了生態農業、車船制造業、陶瓷加工業、畜牧業、水產業、珠寶業、旅游業等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多領域、跨行業集團化經營模式。

和小商人逐利不同,范蠡由于周游列國,眼界格局自然高瞻遠矚,又有道家思想作為理論根基,所以,他在經商實踐中總結了十二周期循環論 ,成為了最早利用周期規律做生意的首富, 提出了「與時逐利」「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等周期律生意經,在實干家和理論家之間自由切換,完美地玩轉了自己人生的「康波周期」,為后人貢獻了寶貴的商業財富。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論范蠡說:「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茍去而已,所止必成名。」事實上,范蠡三次搬家都是在逃亡的路上,一邊絕處求生,一邊發揮余熱,做事賺錢。每到一處新的環境,總能以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創業精神和非凡的遠見智慧,審時度勢,擇人任時,愿意提攜后輩,救濟貧民,還帶動所到之處的百姓實現共同富裕。 每次頂峰時刻,他就感覺危險的來臨,隨即散盡財富,永遠未雨綢繆,時刻給自己留有余地和后路。

這個智慧的老者,一直向前奔跑,絕不躺平,前半生政壇,后半生商界,是一個勤奮的連續創業者,真的要相信「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句詞啊,他總是宛如一個剛剛出發青年似的激情,永遠保持精力和良好的狀態。

狀態好,真的太重要了,這是每次都可以東山再起的關鍵,不然時機到來,人的意志卻被消磨掉了,再好的機會都和你無緣。

網絡上有個很火的美國真人秀節目「富豪谷底求翻身」,選一些富豪去陌生的地方創業,隱去自己的姓氏,用100美元和一輛卡車起步,在90天的時間完成任務,看誰能賺錢多,如果范蠡參加這個游戲,一定是最大的贏家,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做到了。

他被輕視、壓制、威脅、追ㄕㄚ——跌倒谷底,總能觸底反彈;散盡家財,又能重新獲取。任何時刻,他總是不急不緩,每次看似重來,但其實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那些磨難會變為成長路上的墊腳石,變成累積成功途中的一塊磚,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切可能都是永不會再來的,而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歷練了意志,反思了不足。 退和停,何嘗不是激發了更好的進呢?

「何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范蠡用這樣的韌性,把樸素的道理,用到了極致,他把「道」應用在從政、經商的實踐中,完美地形成了閉環,悠游自在地行走于其間。不和別人比,每一次都是對上一次的超越,屢屢創造出人生奇跡。

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說:「每一個中國人當他成功發達而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失敗的時候則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義是服鎮痛劑,所以撫慰創傷了的中國人之靈魂者。」

越是復雜、不確定的時代越需要內心的篤定和安定,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撫慰內心,照亮前路!

去匯報工作,領導說「我現在有事,你晚點再來」,聰明的人這樣做
2024/04/19
領導對你做這些事情,說明已經放棄了,別再賣力工作了
2024/04/19
領導開始孤立你,說明出現了這些問題,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你越是做這些事兒,領導對你越是依賴,不要不明白
2024/04/19
如果領導這樣對你,說明是準備淘汰你了,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面對領導對你的打壓,不要選擇離職,只需做好這3件事
2024/04/19
貝多芬:真正的英雄,非靠強力或思想稱雄,而是靠心靈偉大
2024/04/19
《大亨小傳》:基本的道德觀念,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2024/04/19
史鐵生《病隙碎筆》:人的命運不由人,但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
2024/04/19
毛姆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人生毫無意義,欲望即是枷鎖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