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說: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人生哪能一生順遂、盡如人意?
猶如山巒疊嶂,起起伏伏才是生活,有[高·潮]之時,必然也有落入低谷之日,生活就是場修行,用大起大落的困苦磨煉我們,使我們不斷成長。
當我們陷入低谷、落魄不堪時,該如何改變現狀呢?
早在戰國時期,智慧卓絕的謀略家—鬼谷子就用三句箴言告訴了我們該怎麼做: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遭變故之起而不驚, 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以此三句箴言修身練性,遭遇變故時,便可輕松化解,人生路越來越寬。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講理的人,要做到不抱怨、不發怒。
人生豈能盡如人意,我們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因此而抱怨、煩躁,就會使問題擴大,助長自己的壞情緒,要知道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所以我們在遭遇不順心的事情時,一定要使自己保持冷靜,再冷靜的時候,才能靜心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們也會碰上不講理、耍無賴的人,如果你和他起爭執、發怒而沖動,其實吃虧的還是自己,什麼都解決不了。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不與傻瓜論長短」的道理,面對無理之人,就由著他,心里默念: 我不與傻瓜計較。
總結:第一句箴言勸誡我們,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緒 ,而非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樂觀面對問題,生活自然更加幸福。
遭變故之起而不驚
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時,要做到不驚慌失措、淡定自如。
我們一直在講,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普通人、有錢人,都不會是順順利利的過完這一生。
一個人在遭遇變故時的反應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高度。
來看看兩段截然不同的結局:
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劉強,曾因高位做多期指與配資買股導致破產,最終,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臺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巨人大廈史玉柱,因投資不當,導致破產,背負2.5億債務,爾后選擇臥薪嘗膽,還清債務,重新回歸富人榜。
在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時,兩種心態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結局和命運。
晚清兩代帝師翁同龢說過這麼一句話: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意在勸誡世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越要保持心靜如水、處變不驚;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一定要從容應對,慢慢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
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遇到別人的誹謗和污蔑時,要做到不爭不辯。
人生在世,最難統一的就是人的思想和素質,我們無法活成每個人都喜愛的模樣,難免會被他人評論、甚至有時也會遭到他人的誹謗、諷刺、污蔑。你若是和他們生氣、和他們辯解,只會越描越黑,很難改變他們固執的想法。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這些中傷,采取不解釋、不爭辯的方法,內心坦蕩蕩,則謠言不攻自破。
我們皆知,王陽明是千古第一完人,這麼厲害的人曾經也遭受過他人的議論和誹謗,有人嫉妒他的權勢、有人不滿他的學論。但王陽明對此絲毫不在意,他深知「 濁者自濁、清者自清」之道,更加專心做好自己。
綜上,當我們遭遇不順之時,若能時刻謹記這三句箴言,時刻自省,方能讓自己走出困境,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