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這是比爾·蓋茨對《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作出的評價。在17歲前,塔拉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卻通過自學考入大學,并在22歲時獲得了學士學位,在28歲時拿下了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她的故事曾激勵了無數人,也讓我們懂得了為什麼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她生活在一個極端閉塞的家庭,父親經營著一座廢料廠,母親是一名助產士。當別的孩子都在學校上學時,塔拉卻在廢料場里幫父親撿拾廢料,為「世界末日」的來臨儲存食物。
父親禁止塔拉讀書,每次發現她在看書,就會百般阻擾,故意給她找活干。有一次,父親抓到塔拉在偷看數學書,竟然讓她在暴雨天里,給果樹澆了2個小時的水。她深信上學不過是接受「洗腦」,而且女生也絕對不應該去工作。那時,她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人生,只是覺得自己會按照父母的意愿過一輩子:書籍就像一面鏡子,讓她照見了真實的自我,也在她的心底點燃了一點星火。于是,塔拉開始瞞著父母,偷偷地為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但是,對于從來沒有上過學的她來說,這一切都顯得異常艱難。她跑到離家40英里外的書店,買來了一本厚厚的學習資料,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終于,成功地通過了大學的入學考試,讓自己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人一生中總有個覺悟時期,而這個覺悟時期的早晚,決定了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那些讀過的書,會幫助我們撥開云霧,找到心底的熱愛。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最讓人震驚的,莫過于塔拉生活的家庭環境。在接受教育之前,塔拉一直忍受著父親的剝削和哥哥肖恩的暴力對待。在一次感恩節晚宴上,肖恩竟然當著全家人的面,將她打倒在地。然后扯著她的頭髮,將她拖到衛生間,把她整個頭都塞進了馬桶里。而她的父母,雖然近在咫尺,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孩子們鬧著玩。她強迫自己原諒傷害她的哥哥,卻始終無法釋懷。這讓她感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在父親的極端教育下,塔拉對許多的人和事都存在著嚴重的偏見。在她看來,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父親,不然就是不忠;有一次,塔拉得了咽喉炎,父親就讓她張開嘴,站在烈日底下足足曬了兩個小時。在那里,塔拉接觸到了各式各樣的書籍,了解了各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閱讀了無數名人的故事,獲得了知識和力量。書籍給了她一個全新的視野,改變了她過去的想法,讓她開始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的人。她終于知道了,父親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是因為患有「雙向情感障礙」。也明白了,沒有人應該忍受暴力,即便施暴者是你的親人。于是,塔拉開始試著擺脫父親的控制,逃離哥哥肖恩的暴力對待,開啟了自己的新生活。
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視角。
讀書,會讓我們擁有判斷對錯的能力,讓我們能夠客觀地審視自己和身邊的人。即便無法改變,也要學會自我保護,遠離那些傷害自己的人。錢鍾書先生說過一句扎心的話:「如果不讀書,走再多的路也不過是個郵差。」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對世界獨有的認知。認知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就不同,人生也就大不相同。那時的她,以為歐洲是一個國家;藥物會永遠地傷害人的身體;而殖民時期的奴隸比主人更幸福,因為主人還要負擔他們的生活費。因此,當她第一次走出大山、踏入楊百翰大學的大門時,并沒有對外界的一切感到興奮不已。直到在課堂上,她第一次聽說了「猶太大屠殺」、第一次知道了奴隸制,才明白過去的自己是多麼的無知。每天,她都會堅持讀書到凌晨三點,終于拿到了全A的成績,為自己爭取到了去劍橋留學的機會。然而,當她來到這座令人向往的千年學府時,卻打心底里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冒名頂替者。
她不明白,老師口中的「自由意識」是什麼;也不懂得,同學們談論的「第二次浪潮」。在她心里,依然保留著父親傳遞給她的觀點「女性生來就是服從者」。當她滿懷困惑地去圖書館尋找答案時,才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不同的聲音。通過閱讀,塔拉看到了更宏大的世界,重塑了自己的認知。書籍給了她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她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也讓她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靠著一路苦讀,塔拉拿下了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并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影響力人物」。這個童年在廢料廠長大的女孩,靠著讀書,重寫了自己的人生。當塔拉再次回到巴克峰的家時,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但一切又變得如此不同。她知道,自己不再是誰的附屬。因為,她有了自己的聲音,有了獨立于世的勇氣。讀書越多,眼前的世界就越廣闊,人生也就會擁有更多可能。讀書,不能保障命運好好對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地對待命運。 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你會遇到很多喜歡的事情,也會遇到不喜歡的事情。 但書讀多了,讀出智慧,總可以好好的、正確的去面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命運。
讀書,或許不能許我們一世安穩,卻是自我增值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