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英雄流傳千古,奸人謾罵終身。」的說法。而當我們提到民族英雄岳飛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有那個人。一個能讓我們咬牙切齒的人。
秦檜作為中國十大奸臣之一,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中國的愛國名將岳飛,從古至今慘遭世人唾棄,以至于如今的秦檜像都是跪地的姿勢。
但是拋開秦檜「賣國害將」不談,秦檜在文學上的造詣也是頗有成就的,以至于到如今他的兩句詩詞還被無數人所引用。
「若得水田300畝,這番不做猢猻王」想必在座的各位上學期間,經常能夠聽到老師引用這句詩詞。
而這個詩詞大概的意思是「倘若是我有300畝水田的話,當然要自力更生,怎麼可能來做你們這群孩子的老師呢?」一般當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時候往往會脫口而出。但大家卻忽視了這句話的由何而來。
秦檜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即便是在家庭不富裕的情況,父母也堅持供秦檜讀書。而和其他人一樣,讀書自然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即便秦檜早就已經是秀才了,但是考取狀元之路卻十分坎坷。
趕赴京城多次,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終于在財力不允許的情況下,秦檜無奈當了私塾先生。但工資并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孩子一般的學子都是達官貴人家的公子,自然不服從秦檜的管教。
這時候的秦檜心中充滿了不甘,隨口就說出了「若得水田300畝,這番不做猢猻王」的名句。
眾所周知,秦檜害死了精忠報國的岳飛的時候,他就注定是奸臣,也就是永遠被人們釘在了恥辱柱上,直到今天他的銅像還跪在岳飛廟的腳下。
但是有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在秦檜年輕的時候,也是胸懷大志,壯志難酬。他也想拯救與自己的國家于水火之中。
時間來到了宋金聯盟討伐遼國,話是這麼說,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當把遼國一舉殲滅后,金太宗就把矛頭轉向了宋。
要知道,當時的金國實力可是比宋國實力較強的,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宋軍被金國軍隊打得節節敗退。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男人站了出來。他就是秦檜,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的確是身為七品小官的他站了出來,提出要抗擊金國的主張。
但后果可想而知。由于軍心已經不在了。很快就被金國給攻陷了。而此時的秦檜心灰意冷,也預示著他要逐漸黑化了。
隨著金兵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宋國割讓土地,繳納黃金。在此局面下秦檜依舊向當時的皇上宋欽宗進諫,號召大家要抵御金國。
但由于宋欽宗的軟弱無能,秦檜的建議并沒有采納。
并在征求大家「是否同意割地求和」的時候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求和。雖然包括秦檜在內的小部分選擇地否,但也無濟于事。也正是這件事后秦檜心灰意冷,徹底熄滅了最后的斗志。
就這樣秦檜一群人被押到了金國總督府等待發配。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當時金國的將領完顏昌非常欣賞他,早就聽說過他的事跡,所以決定讓他來做自己的參謀。此時的秦檜已經對宋國心灰意冷了。也就是從此刻開始,黑化版秦檜正式上線。
就這樣,秦檜跟金國達成了共識。也就是此刻起,他回到了宋做起了金國的臥底。
「楚州保衛戰」的打響,預示了宋國人民開始發起了反抗。也就是這麼一直民眾自發的包圍運動,打的金國節節敗退。無奈之下,金國將領完顏昌密信聯系了秦檜。而隨后秦檜以一封「勸降信」成功幫金人化解了危機。
秦檜在當時的宋國也算是有一定的威信,而他之所以能夠取得人們信任是在當時回歸宋國的時候聲稱自己是殺了金國的將士,這才得以逃脫。
這也使得他在宋國有了一定的威望。
但是也有少數人對他的做法表示懷疑,心狠手辣的秦檜用自己的「特殊手段」讓這群人閉上了嘴巴。
秦檜在金人的保護下可以說是為所欲為。也正是這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僵局。
岳飛自小就有著保衛國家的夢想,他自幼習武,其母親也想望子成龍,便有了「岳母刺字」的典故。長大后的岳飛毅然決然地參了軍。并憑其勢不可擋的氣勢很快成了抗金名將。
名聲四起的岳飛很受當時的皇上喜愛,并讓岳飛成立了自己的軍隊「岳家軍」。在岳飛所統領的戰爭中也是百戰百勝。就在岳飛士氣大盛,打算一舉殲滅金軍的時候。秦檜開始「發功了。」
也就是這次岳飛與完顏家族進行交戰的時候,當時岳飛手下可算得上精兵無數,就連金國的將領都覺得必輸無疑,已經產生了撤退的打算。但就在此時,他想起了在宋國的秦檜,而秦檜很快就送來了情報,稱岳飛馬上就會撤兵。
就在他半信半疑的時候,趙構還真的下達了命令,讓北伐抗金的岳飛迅速回朝,但這對于岳飛來說,自己一退兵,就宣布著自己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
無奈軍令難為,岳飛撤出了戰斗,班師了回朝。而很多士兵都和岳飛的心情一樣,而這也是岳飛最后一次戰斗。他殊不知危險正在悄然逼近。
而秦檜已經在朝廷等待他多時,更是憑借一手「莫須有」的罪名,將抗金名將岳飛處死。岳飛死后也預示著抗金之路就此崩塌。
而這也使得大宋百姓徹底看到了秦檜的真面目。在痛惜愛國名將岳飛的同時,對秦檜也是痛罵至極。并在不久之后,南宋也隨之滅亡。
直到今天,秦檜的雕像依舊跪在岳飛像的下面,雖然經歷了無數年的洗禮,但世人對秦檜的仇恨似乎沒有一點減輕。
「一失足成千古恨」絕非子虛烏有。我們見證了秦檜從一個愛國志士,到最后的奸詐小人。可謂是走錯一步,步步皆錯。
如果他是為了自己而選擇茍活,那我們無權管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選擇。但他是為了自己而出賣了自己的國家。我們站在國家的角度對他也是極其的痛恨。
即便是秦檜對歷史的貢獻是過大于功,但是對于他對文學上的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他這兩句詩句。得到了千古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