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與人交往,若想獲得他人的信任,提升自身的魅力,還得看中「誠信」二字。
深知,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誠信,就好比車子沒有了輪子,根本無法前進。
一個人,做人做事,必須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
唯有誠實守信,路才會越走越寬,才有人信任,困難了才有人幫。
說話算話,才能收獲更多,人生之樹才會枝繁葉茂。
01
說話算數,做起事來才有人信。
孔子曾言:「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不容置喙,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深以為然,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若是說話不算數,失信于人,沒有人會愿意相信,甚至是去重用你,做起事來只會處處受阻,事倍功半。
而言而有信的人,往往是言必行,行必果,得人心,人人都愿意靠近,做起事來才會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正如馮玉祥先生所說「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
到了次日,下朝后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
可誰知宴會結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
眾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
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魏文侯在這件對于他來說很小的事情上都信守諾言,也正因為他這一點,才能得到臣民的擁護與愛戴,深得民心,才得以使國家繁榮昌盛。
活在世上,唯有把人做好了,事才會簡單。
誠信為榮,失信可恥,做為一代君王尚能如此誠實守信,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應該做到以誠待人,誠信踏實做事。
02
講誠信,落魄時才有人幫。
荀子曾說:「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誠信是衡量一個人道德質量的核心,也是與人交往的良好準則。
深以為然,一個處處講誠信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與重視,落魄時才有人幫,一個說話算話的人,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才會得人心,受人敬重。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很信任和敬佩他,愿意同他交朋友。
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
結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
正是因為季布誠實有信,才會在遇到困難時,得到了人們的幫助,也因誠實有信,季布獲得了大家對他的友誼和尊重。
李嘉誠所言:「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若是我們在生活中,因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失信于別人,在短時間內看似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但這畢竟不是什麼長遠之計,長時間的失信于人,只會毀了自己的信譽,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深知,一個人若是言而無信,便會失去他人對你的信任,一旦陷入困境,便沒有人會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不容置疑,誠信就像是我們價格不菲的鞋子,縱然踏遍千山萬水,質量也會永恒不變。
誠信在生活中,宛如一面鏡子,若是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望我們守好誠信的基石,做一名有品有誠信之人。
03
人品為第一,誠信最為重。
富蘭克林先生說:「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深有體會,我們平日里所做的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誠信為先決條件。
方知,人活一輩子,人品應放在第一位,誠信最為重。
正所謂:誠以修身,信以立業,做人要務實,講話要真實,做事要誠信。
就像薛喧先生所說的「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不管我們處于何種處境,都要做一位言而有信的人,不騙人,不欺人,一言九鼎,說話算話。
再窮,也不要去坑蒙拐騙,再難,也不騙人算計他人,借錢,要如期還,不拖不欠。
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守規矩,重情誼,一諾千金,不耍心機,有約,一定按時赴,有恩,一定及時報,有事,一定按時去做,許下的承諾,竭盡全力去做;答應的事,盡力去完成。
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
誠而有信,方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