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窗邊的小豆豆》才明白:沒有什麼問題學生,只有教育的差異

delightW11 2023/03/06 檢舉 我要評論

你是否有過因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而被 「請家長」的經歷?

你是否因為孩子的各種「古怪」行為而傷透腦筋?

你是否覺得孩子太過淘氣,沒有一刻消停?

如果你正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焦慮,那麼一定要看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被譽為影響20世紀的兒童文學杰作。

書中講述的是作者的一段親身經歷,上一年級時,在老師眼里「奇怪」的小豆豆被退了學。

但她卻「因禍得福」,進入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遇到了一位與眾不同的校長。

而小林校長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改變了小豆豆的一生。

1.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小豆豆是一個讓老師倍感頭疼的孩子。

上課時,她會反復開關書桌蓋子上百次;

老師讓畫國旗,她卻畫軍艦旗,還畫到了書桌上;

老師講課時,她站到窗邊和宣傳員打招呼,和小燕子聊天……

老師認為她擾亂了課堂秩序,影響到同學,因此,小豆豆被退學了。

媽媽只好給她找了一所新學校,就是「巴學園」。在這里,小豆豆第一次遇到了一個愿意聽她講話的人——小林校長。

第一次見面,校長并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問問題,而是對小豆豆說:「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都說給老師聽。」

小豆豆開心極了,立刻開始說起話來。

從坐電車到以前的女老師,從學校的燕子窩到家里的狗,從把剪刀放進嘴里到流鼻涕……

小豆豆一件件地講給校長聽,校長一邊微笑著傾聽,一邊點著頭,偶爾問一句「后來呢?」「還有嗎?」。

這一講就是4個小時,在這中間,校長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表情,這讓小豆豆感到極大的滿足。

其實,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傾聽和尊重,他們也能夠感受到大人的態度是認真還是敷衍。

不得不說,小林校長是個真正了解孩子的人,他知道孩子的想法,用無差別的愛和尊重保護著每一個孩子。

為了讓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擺脫自卑,認可自己,校長專門設計了一些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肯定。

游泳課上,讓身體有障礙的孩子敢于正視自己,消除自己比不上別人的「劣等意識」。

舉辦特殊的運動會,讓不會再長高的孩子拿第一,希望他今后都能記住奪得第一名時的自信。

愛默生說:

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

尊重是一粒種子,只要撒在孩子心中,就能不斷長出更多的信任和愛。

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善意的舉動,會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一生。

愛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給予他最適當的尊重。

2.生活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俞敏洪曾說:

如果孩子的生命里只有學習、考試,哪怕考到名牌大學都沒有用。

的確,教育不應該只有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認知生命,學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擁抱生活,才是一輩子的課程。

和以往不同,進入巴學園的小豆豆,每天都盼望著去上學。因為這里的學習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

在巴學園,小豆豆知道了什麼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做完功課還可以到大自然中 「散步」,在散步中,大家輕松地學到了雄蕊雌蕊和胡蝶授粉的知識。

運動會的獎品不是通常的筆記本、鉛筆,而是蔬菜。能夠吃上憑自己努力得來的蔬菜,讓孩子們很有成就感。

校長還特意請來農民伯伯,做「旱田老師」,教學生們種莊稼,讓他們體驗植物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

在寓教于樂中,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動手的能力。

暑假期間,校長會組織學生在大禮堂露營,手把手地教他們扎賬篷。

野炊時,孩子們親自動手搭爐灶、洗菜做飯。

還有令人難忘的溫泉旅行,讓孩子們學會了購買食材,也學會了和陌生人禮貌地對話。

這期間,有的孩子在樹林里迷了路;有的孩子游泳游出很遠也回不來;有的被海岸上的玻璃割破了腳。

每當這種時候,大家都會思考「該怎麼辦」,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

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掌握多少知識,而是讓他在緊急情況下,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韌勁去迎接挑戰。

誠然,知識的積累固然重要,但是在生活中,免不了出現一些突發狀況,能夠臨危不亂,從容面對,才能更加自信和堅強。

好的學習成績,會讓孩子有更好的選擇。但是,生活包羅萬象,學會照顧好自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技能。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往往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3.最好的教育,是不束縛孩子的天性

小豆豆不僅愛說話,還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因此也惹了不少麻煩。

在原來的學校,因為好奇書桌的蓋子,而來來回回開關上百次;

到巴學園后,因為心愛的錢包掉進廁所而將便池掏個底朝天;

而且,因為喜歡玩鉆籬笆的游戲,總是將衣服弄得破破爛爛。

對此,媽媽覺得,這麼沒趣的事卻能讓小孩子玩得如此高興,真是讓人羨慕。并由衷佩服校長讓學生們穿「最差衣服」的提議。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只要在路上看到有異物,小豆豆總是會興奮地跳上去。結果,不是掉進廁所的掏口就是攪拌好的灰泥里,吃盡苦頭。

但是,無論是校長還是媽媽,都沒有批評過她。

校長只是囑咐她把工具放回原處,媽媽則會告訴她,看到有趣的東西,要先看仔細到底是什麼,再決定怎麼做。

小豆豆的回答是:「以后我再也不跳報紙和沙子堆成的山了。」

因此媽媽知道,以后見了別的東西,小豆豆還是會照跳不誤的。

生活中,不乏像小豆豆一樣調皮好動的孩子。

在面對類似的事情時,大人們通常會說:「你就不能消停點,讓我省點心嗎?」

或者「太危險了,以后不許這麼做。」

其實,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

心理學上認為: 兒童正處于認識世界的階段,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行動上必然表現為好動

蒙台梭利也表示:

身體活動是影響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智力發育需要通過各種身體活動從外界環境獲取知識經驗。

最好的教育,是不過多限制孩子的行為,讓他們自由發展。雖然會闖一些小禍,但是也會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

所以,面對調皮愛動的孩子,大人要多一些接納和認可,用心呵護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要束縛孩子的天性。

最后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說: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于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去看待,期望,珍惜這些孩子。

好的教育,是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包容。

就像小林校長,每次看到小豆豆時,都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這句話,溫暖并鼓勵了小豆豆的整個童年。

而小豆豆的父母也給予了她足夠的包容和愛護,讓她按照自己的性格成長,最終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世界上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長處,不應該整齊劃一,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好壞。

愿每一個孩子的人格都能被尊重,愿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得以釋放,愿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