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由于他的專業技能,85%則是要靠他的交際能力和做事技巧。」
可見,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好的人際關系,往往影響人的一生。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和人交往,不再厚道,不再真誠。
一些人好像戴上了面具,人前一副,人后一副。
保持分寸和適當的社交距離,這無可厚非。
但如果總是人前人后兩張臉,最終只會眾叛親離。交往中,有三種行為最掉價,很多人卻意識不到!
01
盲目攀比,論人是非
看過一個故事:
小王畢業六年,結婚生子,在非省會城市有一套房子。
除了少一輛代步車,人生其實很幸福了。
然而小王卻是不滿,尤其參加朋友婚禮時,看到當年不如自己的人開上了百萬豪車,心中就更加不是滋味了。
他會經常和朋友背后議論:那誰誰是不是撈偏門,才賺那麼多;那誰誰是不是傍上了富婆,才這樣出手闊綽等等。
后來,小王咬牙貸款買了輛豪車。
即便有房貸、車貸,和妻子在家里吃糠咽菜,在聽到朋友恭維、羨慕時,小王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覺得苦點、累點值了。
只是女兒一場重病,讓本就捉襟見肘的生活更加拮據。
無奈之下,小王只能賤賣了豪車。
又因為跳槽,短時間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小王一度崩潰地都不想活了。
老話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深以為然。
盲目攀比,論人是非的人,經常會被表象迷住雙眼,看不清真實的自我,從而決策失誤。
小王正是如此才陷入了人生低谷。
動物園的孔雀,在見到色彩鮮麗的絲巾時,經常會盲目地展開美麗的翅膀,然后會一不小心露出自己的屁股。
生活中,這種「孔雀心理」的人并不少見。
常常因為盲目攀比,不但沒能獲得自尊,反而將自己推向了人生低谷。
有人說:「幸福的人,總能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不幸福的人,總是看到別人擁有的。」
很多不幸,常常來自盲目的攀比。
越愛攀比的人,越是感到生活的不公,人生的不幸。
02
道德綁架,占人便宜
黃磊在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中說過幾句話,覺得十分經典:
來都來了、給個面子、還是孩子、為了你好、習慣就好、大過節的、歲數大了、都不容易。
短短幾句話,把中國人習慣性道德綁架展現地淋漓盡致。
仔細想來,我們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無論親戚、朋友,都有人說過類似的話。
而我們與之交流時,總會感到無比厭煩。
原因無他,他們披著道德的外衣,站在了制高點。
一旦你有了相左的意見,就顯得特立獨行,也因此,常常會吃啞巴虧。
喜歡或者說擅于道德綁架的人,實際上也喜歡占人便宜。
他有先發制人的優勢,以至于你幾乎沒有反抗的機會。
老話常說,吃虧是福。
許多人奉為圭臬,常常吃虧后以此安慰自己。
吃虧是福,但虧吃得多了,就是禍不是福了。
你越是容易說話,越有人不把你當一回事。你越是退讓,越有人得寸進尺。
還記得有人把房租租給親戚,多年后想賣出,結果被親戚指責沒人性,為了錢不念親情,要趕走他們一家子,為此撕破臉皮。
歌手叢飛經常資助貧困學生,重病后斷了資助,卻被抹黑。
你經常幫助朋友,對他掏心掏肺,可是有一次你沒幫他,他不但忘記你曾經的雪中送炭,還會在背地里說你的不是,友情因此有了間隙。
凡此種種,并非罕見。
有網友說:打過最難的架,叫道德綁架。
學會拒絕,不當老好人;拒絕道德綁架,也不要道德綁架別人。
你要先愛自己,不要因為心善待人,總是有負罪感。
別人既然好意思道德綁架你,那你也應該果斷拒絕。
03
總玩心眼,說人閑話
俗話說地好:「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言為心之聲,一個人的言語,往往能直觀反應他最真實的樣子。
每個人的社交圈,恐怕都有一個總玩心眼,愛說人閑話的人。
有些人,只是純粹的八卦,愛說人閑話,論人是非;但有些人說閑話是有目的的,絕非為了八卦。
前者倒好說,與之交往,話留三分即可。
若是后者,就要當心了。
這種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心眼很多。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玩心眼?
心理學家總結了三個原因:
一、玩心眼能帶來好處因為有過玩心眼帶來好處的經歷,形成了思維慣性,看到有利于自己,就動小心思,玩心眼。
二、玩心眼能帶來成就感
常常將別人玩弄于骨掌之間,會有一種成就感,滿足一種特殊的心理,因此一些人樂此不疲。
三、家庭使然
部分人由于受到家庭影響,在人格形成過程中,由于膽小、自卑等情況,學會了偽裝,不輕易表露真實想法,心思很多,很復雜。
玩心眼和說人閑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總是玩心眼,小心思很多的人,當他開始說別人閑話,就要警惕了。
這種人無利不起早,說人閑話,必有目的。
你千萬不要附和,學會明哲保身。今天他能說別人閑話,玩心眼;明天就能說你閑話,對你玩心眼。
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路難行,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復間。
人情反復,最是難以捉摸。
與人相處,也是一場修行。
短期交往看脾性,一生交往看人品。
你的人生很貴,余生遠離氣場不和的人,不要因為人際交往,平白無故消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