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太平天國猛將林鳳祥被凌遲前,咸豐仔細打量后默然不語,長嘆一聲
2023/05/16

「啟稟皇上,匪首林鳳祥被生擒了!」

1855年3月8日一大早,軍機處一位大臣就將這一喜訊報告給了咸豐。

「是嗎?朕不是在做夢吧?」咸豐帝將信將疑。

「千真萬確,皇上」,大臣答道。

「傳朕旨意,速將林鳳祥押解來京,朕要親眼看看這林鳳祥什麼模樣,然后將他碎尸萬段!」

林鳳祥是誰?咸豐對他為什麼如此仇恨?

林鳳祥,廣西桂平縣白沙人,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性格桀驁不馴,曾經因為受到地主欺負,帶領5人打敗地主家丁50多名,一舉成名。

金田起義時,26歲的林鳳祥積極響應,加入太平軍。他「每戰當先、奮不顧身」,表現神勇,深得洪秀全賞識,被安排到身邊當侍衛。

1852年底的武昌之戰中,身為殿左一檢點的林鳳祥身先士卒,率領戰士登上武昌城,拔得頭籌。

洪秀全大喜,提拔其擔任了天官副丞相。這意味著,林鳳祥已經進入太平天國決策層。這時候的林鳳祥,年僅27歲。而比他大兩歲的李秀成,當時也是隨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地位不比林鳳祥高。

客觀地說,太平軍中最驍勇善戰的人,除了李開芳,沒有人能跟林鳳祥相比。因為真正讓咸豐皇帝寢食難安的,也只有林鳳祥、李開芳兩員虎將。

眾所周知,太平軍都城在南京,距離北京一千多公里,咸豐為什麼會如此恐懼?

這一切,還要從太平軍北伐說起。

太平天國于咸豐三年(1853年)二月建都天京,兩個月之后的夏歷四月初六日,太平天國做出一個重要決策,派大將林鳳祥、李開芳等率領太平軍戰斗力最強的軍隊進行北伐,總兵力兩萬余人。

北伐的目標就是直搗咸豐的老窩北京城,一旦成功,清朝很可能成為歷史名詞。

表面上看,這時候進行北伐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長江中下游的武漢、南京等多個城市被攻克,太平軍士氣高昂,清廷人心惶惶,清軍屢戰屢敗,已經成為驚弓之鳥。

只要太平軍一鼓作氣,拿下北京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事實證明,太平天國在決定建都于南京之后,隨即派兵北伐,是在軍事決策上的一個重大失誤。因為古代行軍速度非常慢,沒有汽車、飛機,根本無法進行二戰時期的千里奔襲閃電戰。行軍速度慢,意味著每到一地都要受到阻擊,都要耽擱一段時間。

按照常規打法,每占領一座城池,都要消耗一部分兵力,還要派駐一部分兵力駐守。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確保糧草供應,還要進行兵力補充,然而這樣一來,就更難達到閃電戰的效果了。

洪秀全對北伐的作戰思想和作戰要求是:「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

翻譯過來就是,行軍的時候不走大道,不與各地守軍發生正面沖突,不去攻占沿途的城池,以免耽誤時間,直接攻取北京。

太平天國二號人物楊秀清,也要求林鳳祥和李開芳在北伐的過程中「格外放膽靈變,趕緊行事」。

然而如此一來,孤軍深入的太平軍,后方補給過長被切斷,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北京不是不能打,但是要穩扎穩打,最好是先占領河南,發動群眾,鞏固勝果,在開封建立根據地。

如此一來,太平天國政權在黃河南岸與清朝的首都北京遙遙對峙,將會對北京形成直接威脅。

等政權鞏固后,然后派大軍渡過黃河,經過河北直攻北京。

如果這樣,勝算很大。

一是有堅固的后方,可以給前線源源支援;二是擴大了太平軍的政治影響,讓北伐的太平軍沿途能得到老百姓的更多支持。

當時,太平軍杰出軍事領袖羅大綱便有先見之明,曾經指出:「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至皖、豫一出。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后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卷山左,再出山右,會獵燕都。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后援,必敗之道也。」

大意是說,要想攻打北京,要麼先占領河南,要麼將東南全部控制,不然的話,貿然北上,只有死路一條。

羅大綱分析得非常到位,他的戰略眼光讓人嘆服。

當時的太平天國決策層太性急了,洪秀全太想稱帝,太想建功立業了,一天都不想等,在南京建都,無非是一個偏安局面,只有滅掉清廷,才會安坐龍椅。

當然,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后,并非沒有機會。

劉麗川在上海起義時,太平軍完全可以前去支援,最后占領上海,把東南全部變成太平軍的勢力范圍。

這個時候,形勢就跟朱元璋建都南京相似,推翻大清還有機會。而太平天國領導層只派遣二萬人去奇襲北京,也是一著險棋,因為兵力跟清廷相比太過懸殊。

要知道,在當時的北京城內,清廷設有常備軍十四萬九千多名,清廷在北方地區的統治,有著堅實的根基。

太平軍占領南京后,形勢的確對咸豐來說是越來越糟糕。為了防止意外,咸豐不得不調兵遣將,前來勤王。

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黑龍江、東三盟古等一萬名精銳騎兵,被調到離北京五百里內駐屯,以備不時之需。

一旦需要,這些精銳騎兵只需五、六日便可到達北京。

總而言之,盡管清朝政府軍戰斗力差,而太平天國要以區區兩萬余人的兵力攻取北京,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北伐軍四月就出發,五月就渡過了黃河,但是在懷慶府一個只有300人防守的城池,卻止步不前了。

懷慶府,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沁陽,這里是平原地區,城墻并不堅固,而且城內只有清軍300人。

太平軍打算速戰速決,攻克此城,以補充糧草和彈藥,沒承想速決戰打成持久戰,屢攻不下。

不久,各路清軍趕來增援,總數近2萬人,太平軍腹背受敵,戰局對太平軍極為不利。

耽誤了兩個多月后,太平軍不得不西入山西,打算從山西進攻北京。然而山西地形更加復雜,易守難攻,不得不再轉回河南,進入直隸,向保定進軍。

清廷聞訊后,迅速向保定增兵,太平軍不得不改變方向,計劃從東面即靜海一帶進取北京。

北伐軍之所以一再改變戰術,這正說明兵力不夠,寡不敵眾。兵力不夠,后勤保障不足,將士疲于奔命,這就犯了兵家的大忌。到了靜海時,太平軍兵力已經四萬(清廷方面的數字),糧食消耗量巨大,難以維系。

更可怕的是,這時候的北方已經進入隆冬,數九寒天,士兵們卻缺乏足夠的御寒衣物。不得不被動退卻,以至于全軍覆沒。北伐失敗的責任在于洪秀全和楊秀清身上,是他們決策的失誤。不以成敗論英雄 ,北伐的失敗卻絲毫不能抹殺林鳳祥和李開芳的鎮定自若、臨危不懼和堅韌不拔以及赤膽忠心。

太平軍北伐給清朝統治集團尤其是咸豐皇帝造成的震動,是無法形容的。

1853年秋天,太平軍長驅直隸的消息傳來后,在北京的咸豐皇帝急得團團轉,像熱鍋上的螞蟻。

咸豐帝盛怒之下,將三朝重臣、直隸總督訥爾經額革職,還將其投入大獄,定斬監候。

眾所周知,相對于崇禎的刻薄,清朝皇帝對大臣還是比較寬容的,林則徐禁煙失敗,也不過是個流放而已。

幾十年后,甲午戰爭清軍全線潰敗,慈禧也沒有發這麼大的火。

而這個訥爾經額,是嘉慶、道光和咸豐三朝重臣,鴉片戰爭時在沿海抵抗英軍有功,鎮壓山東黃蓮教也立下汗馬功勞,曾道光皇帝賞太子太保銜,資格不可謂不老。

咸豐卻對他開出了如此嚴厲的處置,可見咸豐是真的急眼了。

訥爾經額被免職之后,咸豐命勝保為欽差大臣,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率馬步軍4500人合力堵截北伐軍。

勝保是根紅苗正的清朝貴族,在懷慶曾經成功阻擊林鳳祥的太平軍,被咸豐授黃馬褂,賜巴圖魯稱號。

接著,勝保又在山西堵截林鳳祥的太平軍,取得較好的戰績。

這時候,咸豐自然會將希望寄托于他。

咸豐甚至將康熙朝安親王所進神雀刀都給了他,授予他先斬后奏的權力,凡貽誤軍情者,副將以下可以就地斬首,不用事先向皇帝請示。

至于大將軍愛新覺羅·綿愉,身份更不一般,他是嘉慶帝第五子,道光帝的弟弟,咸豐的叔叔。

而此時的僧格林沁,雖然還沒有立多少戰功,但早已是清廷統治集團中的大佬。

道光駕崩的時候,僧格林沁是顧命大臣;咸豐元年(1851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擔任鑾儀衛,負責咸豐的安保工作。

毫不夸張地說,咸豐是孤注一擲,派出最強陣容,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如果這個豪華陣容抵擋不住林鳳祥的進攻,那北京就大機率守不住,清廷說不定真完了。

難怪咸豐皇帝要坐臥不寧,寢食難安,就像世界末日到來一樣。

皇帝都沉不住氣了,北京城能不震動嗎?

北京震動到什麼程度?

貴族和土豪紛紛跑路,京城內有三萬戶官紳逃出。

這是個什麼概念?當時京城內外一共有官民15萬戶,京城內大約有官民12萬戶,官紳總數也不過3萬多戶。

也就是說,京城內的官紳幾乎全跑光了。

這也不能怪這個官紳們不淡定,因為在1854年8月28日太平軍竟然還打下了離保定僅僅六十里的臨銘關,臨銘關距離北京只有400多公里。

當年9月,太平軍還打下天津外圍的靜海和獨流鎮,而靜海到北京只有140公里,獨流鎮的距離更近。

如果是騎兵的話,也就幾天的時間,就能打到紫禁城。

壓力之下,當時的京城一片雞飛狗跳,咸豐惶恐萬分,緊急調兵增援。

清軍大將僧格林沁狗急跳墻,不得不扒開運河大壩的芥園大堤,滔滔黃河水鋪天蓋地,阻斷了太平軍的進攻路線。

這時候,各路清兵把握住這個稍縱即逝的良機向太平軍撲來,北伐軍在靜海屯陷入清兵的層層包圍。

太平軍多為南方人,對北方寒冷的氣候不適應,而且他們缺乏冬裝,在呼嘯北風中瑟瑟發抖。

而且北伐之軍多為大刀長矛這些冷兵器,對手清軍武器卻多為火槍。

不僅如此,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驍勇善戰,機動性極強。因此,北伐軍不得不放棄靜海,突圍至束城、獻縣一線。

在撤退途中,北伐軍領導人之一、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不幸陣亡。

為了堅守等待援兵,林鳳祥與李開芳兵分兩路,自己率軍駐靜海,李開芳堅守獨流。

這時候,他們的退路已經被切斷,后勤供應也基本中斷。

僧格林沁非常狂妄,覺得要不了十天,太平軍就會全軍覆沒。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支彈盡糧絕的隊伍,在林鳳祥指揮下,竟然堅守了4個多月,與清兵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血戰,多次粉碎了敵人的進攻,讓他們望而生畏。

「將士在烈火中鏖戰,木城以內,屋宇墻垣被火燒塌,中炮,遭壓,傷亡殆盡,連鎮始陷。」最終,糧盡彈絕,僅剩6千余人的太平軍,在林鳳祥率領下選擇突圍。

在突圍的過程中,林鳳祥沉著冷靜,指揮有條不紊,表現出大將風范,隊伍保持陣型,一點也不像是潰敗。

正月十九日,林風祥身受重傷,退入地洞,被敵人搜獲,押送往北京。

林鳳祥全軍覆沒之后,李開芳在茌平縣被僧格林沁的騎兵突襲被俘。

讓清廷聞風喪膽的聲勢浩大的北伐,遂悲壯落幕。

林鳳祥被俘的細節,可以從僧格林沁給咸豐的奏折中得知:該逆受傷甚重之后,藏入洞中,復又服毒。

現在抬至人營醫解。

林鳳祥決心為天王獻身,他身邊已經沒有了自盡的兵器,所以只能服毒,但是毒性尚未發作,便被僧格林沁請來的醫生救下。

得知林鳳祥被俘,咸豐欣喜若狂,他終于去掉了一塊心病,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在心里石頭落地同時,他非常好奇,想看一下這個將弄得他寢食難安的林鳳祥,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是否三頭六臂?

現實卻讓他大失所望,讓他恐懼的林鳳祥,卻是個身負重傷、衣衫襤褸,面露菜色的傷兵模樣。

仔細一看,咸豐也不寒而栗,因為這個年輕人,雖已死到臨頭,依舊神情鎮定,面露殺氣,凜然不可侵犯,有如天神。

正是因為洪秀全手下有很多像林鳳祥這樣的良將,大清江山才被攪動得支離破碎,半個中國都變色了。

如果大清有這麼多良將,又何至于如此被動?想到這里,咸豐長嘆一聲,離開龍椅,黯然向后宮走去。

1855年3月15日,30歲的林鳳祥在京城菜市口被凌遲處死,他視死如歸,從容鎮定。甚至劊子手用刀割他肉的時候,他還看著,似乎那刀不是割在自己身上,一聲不吭——「刀所及處,眼光猶視之,終未嘗出一聲」。

一個月后,幾乎與林鳳祥同時被俘的李開芳等七人也在北京就義。他們個個昂首揚眉,怒目四顧,表示了蔑視敵人,英雄不屈的氣概。

我們猜想,咸豐回宮之后,是否依舊會思考,為什麼良將悍將都到了「反賊」那里?

也許到死他都不會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正是清廷的腐敗讓能人沒有出頭之日,讓百姓活不下去,他們才揭竿而起,讓大清江山搖搖欲墜。

領導對你有「這10大表現」,恭喜你!要咸魚翻身了
2024/02/19
「世道艱難,錢能渡你」:你的存款,才是余生的保障
2024/02/19
命越好的人,越喜歡用「這6種頭像」,遇見一定要深交
2024/02/18
要告訴你的孩子:出門在外,要有這6個「防人」的心眼
2024/02/18
管理不好情緒的人,其實是認知太低
2024/02/18
過年同學聚會后才知道,為什麼好朋友會漸漸走散
2024/02/18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
2024/02/18
給要復工的你:放下委屈,收起情緒,拒絕內耗(復工必讀)
2024/02/18
2024,命里出現這三個人,其實是老天派來旺你的!
2024/02/18
給普通人的建議:要想安穩長久,最好有這5個「遠見」
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