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個終極哲學問題,人活百年,到底為了什麼?
有的人覺得,為了看一眼世間繁華;有的人覺得,為了品嘗酸甜苦辣咸;有的人覺得,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每個人的答案,都跟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有關,也都是正確的。可以說,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人生。
就跟,我喜歡牛肉,你喜歡豬肉一樣。喜歡什麼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過好這一生?同時,要看透這紅塵俗世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你我之所以活在這個世界,是因為擁有一副皮囊。隨著皮囊逐漸衰老,失去以往的精力,我們會發現,這人世間,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02
《水滸傳》當中,有兩個典型的人物,豹子頭林沖和花和尚魯智深。
林沖此人,雖然武藝高強,有個官職,但他一輩子都活得糊里糊涂,并沒有魯智深通透。所以,林沖在征討方臘回京的過程中,郁郁而終。
事后,林沖被封為忠武郎。說句不好聽的話,人都沒了,還不得善終,封林沖什麼樣的官位都沒有用。
縱觀林沖的一生,他一輩子被人欺辱,被人當槍使,而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活著,因為他前怕狼,后怕虎,太卑微了。
比林沖活得通透,更具英雄本色的,是花和尚魯智深,他一輩子從心而動,瀟灑而活,不受拘束,有著鮮明的人物特征。
在征討方臘后,魯智深什麼賞賜都不要,而是到了杭州六和寺出家。八月十五中秋夜,他聽到了錢塘江潮涌,便盤坐著圓寂。
臨終前,魯智深放下了一切,留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03
為什麼林沖到死的那一天,也活不明白,而魯智深活得如此通透呢?關鍵在于一句話,今日方知我是我。
聽著錢塘江水潮起潮落,才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認清楚了自己,活明白了,自然就隨風而去,得以善終。
潮起潮落,就是我們的一生。潮起,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潮落,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循環往復,一代人取代一代人,生生不息。
對于這般潮起潮落的人生,著名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大致意思是,每代人都生生死死,物是人非,唯有江面上的月亮,永遠不變。不知道江月在等待誰,我們只看見,長江流水,送走了無數的人類和歲月。
以往的一切,會成為「一場空」。當下的一切,也會成為「一場空」。古人如何湮滅于歷史的長河當中,我們也會如何湮滅于歷史的長河當中。
04
走到人生的盡頭,魯智深所領會的,就是「空」,一場空的人生。既然是一場空,那就不要有任何的束縛和糾結,及時放下就好。
談到「空」這個字,不少有錢人都惶恐,我辛辛苦苦賺了一輩子的錢,爬到了如此之高的位置,為什麼還會「空」呢?
因為錢財、權勢和地位,只是人世間的俗物,沒有人可以帶走。你我,不帶一分錢而來,也不帶一分錢而去,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宋末元初的丘處機寫過一首詩:「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
人吶,只要吃得飽,穿得暖,那就可以了。人生在世,就跟小蟲子一樣,一瞬間就到盡頭了。
君不見,韓信如此厲害的人,被劉邦和呂雉斬殺于長樂宮,再聰明也無濟于事;君不見,晉代首富石崇,如此有錢,最后還是被抄家,錢財傳不下去,也斷子絕孫了。
05
人生百年,逃不過一個「空」字。
人,為什麼要頓悟「空」這個字?只為了活明白。不活明白,就不知道人生有什麼意義。活明白了,才能放下不幸,收拾好心態就過日子。
能悟空,那你就不會為了當下的成敗而糾結。成也好,敗也罷,只要自己盡力而為,就無憾了。至于結果,順其自然就好。
能悟空,那你就不會為了當下的貧富而煩惱。貧也好,富也罷,我們都需要盡心活下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才不辜負這百年的人生。
想讀點什麼書,就讀點什麼書;想追求什麼理想,就追求什麼理想;哪怕你想休息玩手機,那就去玩手機。一切,從心而動,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生本無意義,可就是因為我們盡力而活,所以它才熠熠生輝。
悟空,不是因為消極,而是為了活明白,活通透,不留遺憾,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