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情社會,有一門學問,無論你想學,還是不想學,其實都不可避免——人情世故。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也許人的本身,就是江湖。江湖,終究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復雜。
比較天真的人認為,只要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當然,這些天真的人都會被人當成軟柿子來拿捏,不僅被欺負,還好心沒好報。
有江湖經驗的人都知道,人與人之間講究的,就是利益的互換,以及面子上的尊重。你給了別人面子,別人才有可能給你面子。
在職場、單位中,也許我們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眾矢之的。一言一行,影響很大。
人在單位,別把這些話放嘴邊,這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要留心了。
一、別把領導的心意講出來。
在東漢末年,豪族楊家有一出類拔萃的謀主,名為楊修。楊修此人,聰明程度不輸司馬懿,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總喜歡揣度曹操的心意。
曹操有什麼想法,做了什麼事兒,楊修一下子就能看清楚事情背后的真相。對于這些真相,他從來不遮遮掩掩,而是有什麼,就說什麼,不懂避諱。
有一次,曹操送了「一盒酥」給大臣們,沒有誰敢吃,只有楊修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別人問他,你為什麼吃?楊修說,丞相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
在進兵漢中的過程中,楊修聽說「雞肋」二字,就發覺曹操有退兵的念頭,便跟身邊人說曹丞相要退兵了。曹操就抓住這個機會,借口殺掉楊修,以絕后患。
在職場中,你可以搞清楚領導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一定不能將這些事講出來。你知道是一回事,而是否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論在何時何地,那些總喜歡把領導心意講出來的人,基本沒有好下場。
二、避免在背后說別人的是非。
古人有言:「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那些總喜歡說是非的人,那他們就是「是非」的制造者。談論是非,你也許覺得很正常,可要是說得多了,是非就會影響到你。
在公司里面,小陳經常談論上司的是非,不是說上司哪里有缺陷,就是說上司做了什麼,反正就是一個大嘴巴,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這些話傳回到了上司的耳朵里面。對此,上司認為小陳不懂得做人,就讓小陳干最苦的活,拿最低的工資,經常折磨小陳。
小陳也不知道,為什麼上司要針對自己?這就是所謂的「是非只為多開口」。小陳總是談論上司的是非,那是非就會將他反噬。
在人前,我們要尊重別人,不說別人的壞話。在人后,我們也不要談論太多。要知道,這世上并沒有不透風的墻。
三、被人抓住把柄的話,不要說。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嘴巴亂吃東西,人就會生病。說話不分輕重,說了不該說的話,那禍患就會降臨到我們的身邊。做事,容易犯錯。說話,更容易犯錯。
別人跟你說,他年薪15萬,覺得工資很高了。你跟他說,自己年薪25萬,依舊覺得工資不高。
你可能覺得,自己實話實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實際上,你故意抬高了自己,而間接貶低了別人,那別人非但不會尊重你,還會討厭你。
更有甚者,還會認為你不擇手段賺錢,便在外面唱衰你,敗壞你的名聲。那你不僅得罪人,還被人唱衰,賠了夫人又折兵,何必呢?
人在單位,避免被人抓住把柄,也避免成為別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一旦被人拿捏住了七寸,得知了某些真相,那后續的問題就大了。
四、跟自己有關的話題,盡量不談。
你跟同事一起聊天,那你是聊自己呢,還是聊別人呢?適當聊聊自己,但重點還是要聊聊別人。
同事跟你聊天,你要順著同事的話,去夸贊他們,讓他們心花怒放。如此,他們就會覺得你會做人,便不會對你有什麼壞心思。
談到工作的話題,你說自己只是盡了綿薄之力,還是對方付出得比較多,那別人就會對你的印象改觀,你才會有不錯的人緣。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談到自己,就說自己有多厲害,還把自己的家庭背景、收入、愛恨情仇,都說了一遍,滔滔不絕。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對方有可能會順藤摸瓜,將你的真實情況摸透。那沒有隱私的你,在職場中,就真的危險了。
人在單位,盡量保持神秘感,不要過多的談及自己。實在不會說話,也不會奉承別人,那就選擇「沉默是金」。這,才是保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