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職場人,追求升職加薪是常態,可職位就那麼多,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憑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
別扯什麼「不公平競爭」,也別說什麼憑借能力,職場上99.99%的事情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綜合考量之后的結果。
就像小學生可以用一個公式解決一個問題,但隨著題目的復雜,需要幾個甚至更多的公式才能解答一道題。
升職加薪這個問題相對于解題來講更為復雜,因為不僅是事情的推動,還需要考慮人的因素。只要涉及到人的因素,就會變得更為復雜,正所謂:「萬丈深淵終有底,未有人心不可測。」
職場晉升這件事,無論是你想到的,還是沒想到的理由都有,混跡職場近20年,見到過太多被晉升的人,有憑借能力上位、有憑借關系背景上位、有溜須拍馬上位……
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為被提拔的因素,曾經見過的因為集團大佬無意間表揚了一句,這位同事回到所屬分公司立刻就被提拔的事情。
有自身實力,也有關系背景,當然還有運氣的成分,這些都可能是被提拔的因素。關鍵在于正確的賽道,合理的姿勢,恰當的時機。
所謂正確的賽道,明明自己關系不硬,非要跟別人拼關系;明明能力不夠,非要拼業績、成績。就像一句調侃的話「明明可以靠顏值,非要靠才華。」
所謂合理的姿勢,就是放大自身的優勢,無論你是能力,還是關系,甚至可以是溜須拍馬,只要你能超越大多數競爭對手,就能夠占據主動和先機。
成功趁早不是一句空話,你可以等待自己到才華橫溢的時候,但時間不會等你,因為職場生涯短短幾十年,錯過「黃金進步期」,一眼就能望到頭,或許等你到了才華橫溢,能力超群的時候,一個年齡限制,就把你排除在外了。
如果只滿足于邁出一步,那麼任何影響晉升的因素,都能夠滿足你,只要你某一項超越大多數人就行;如果你還想著更高,更遠,那就必須考慮不同階段的影響因素的作用。
1.初級階段,各憑本事
無論你是能力強,還是關系硬,或者是溜須拍馬獲得領導信任,都有機會被提拔,只要有人欣賞你的本事即可。
就像談戀愛,無論是漂亮的臉蛋,還是有趣的靈魂,只要能吸引對方,身份就會悄然發生變化。
大家各憑本事,無所謂優劣,因為這個階段憑借的本事,一定是要超越競爭對手的本事,只要賽道正確,姿勢合理,機會一旦出現,很容易被提拔。
反正處在這個階段的人,隨時都可能被替換,不過是上級給予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符合進一步要求那就繼續使用,不符合隨時可以換掉。這也是大多數職場人都經歷的一個階段。
2.中級階段,標簽的作用
如果通過了初級階段,想要再更進一步,那身上的標簽就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樣以談戀愛這件事舉例,無論憑借什麼,兩個人確定戀愛關系了,感情也不錯,想要組成一個家庭時,身上的標簽就會起到作用。比如,什麼樣的家庭,是普通工薪家庭,還是富二代,官二代,從事什麼工作,是體制內,還是國企……
當然在初級階段時也會考慮這些問題,但初階階段屬于沖動的行為,隨時可以改變,但中級階段就不得不考慮標簽了。
職場也是如此,你的標簽是能力強,還是關系硬,或者是靠溜須拍馬,溜誰的須,拍誰的馬,又是一個問題,如果是大佬,那還有機會,如果不是可能就止步于此。
也可以是經歷了初級階段,新的標簽也起到了作用。
總之,從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身上的標簽就會起到不小的作用。
3.高級極端,代表利益體
權力金字塔,越往上走職位越少,權力也就越大。中級階段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想要向更高的地方走,勢必會代表一些利益體。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句話:「從老爺身邊的丫頭填房成為姨太太容易,但想成為正房太太可謂是難上加難。」
想要走得更高,肯定會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像是古代皇帝選皇后,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但一定是最符合皇權穩固的人。哪怕就是到了現在,家族聯姻的情況也常見。
這時關系硬、背景深就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看似在與同級競爭,實則不過是各自背后利益體的較量,對于權力分配者而言,不僅要鞏固自己的權力,還不能打破各利益體之間的平衡。
4.終極階段,規則制定維護的利益
如果野心夠大,不甘心現狀,想要登頂,就要打破原有規則,制定新的規則。沒有開拓精神,勇氣不足的人很難登頂,建立新的規則總有人獲利,有人失利。
前面的階段屬于「立而后破」,先站穩再站高,而想要登頂就必須要「不破不立」,建立新的規則,否則哪怕登頂也不過是傀儡而已,自己的意志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
這也是人們口中常說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關鍵在于制定規則在維護誰的利益,誰能夠穩固自己的權力,誰能夠將自己的權力延伸。
這個階段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是該怎麼樣才能怎麼樣。
每個階段不同,思維也及時調整,否則根本走不遠,更別說想走得更高了。
初級階段最簡單,可以隨心所欲,使出渾身解數只要能上位即可,可想要再往上走,思維必須及時調整。
當你是基層管理者時,只要有機會展示自身的價值,無論哪方面都行,再往上走就需要明白聽話的作用,當又進一步時又要發揮自己的價值。
比如,當你是分公司基層管理,提拔成為中層副職,那就要明白副職該做什麼,許多事情是正職做主而不是副職主導,一定要擺清位置。
可到了中層正職的時候,又需要展現自己的價值,成為高層所需要的人,當提拔到總公司做副職時,又該收斂自身,一切以正職為主……
這種循環一直會持續到有足夠實力登頂的時候,任何思維上的掉隊,很可能就會導致自己止步不前。
畢竟越往上走,在權力中浸泡的時間越長,也就越敏感,思維跟不上就會立刻停下向上的腳步。
行走職場,想要走得更高,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業務能力起到的作用會越來越小,反而人為的因素會逐漸占據主導。也正因為如此,能站在頂端看風景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人會一直在路上,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越往上走的條件也就越苛刻,各方面的影響因素也會越大。就像站在底端是微風,站在頂端可能就是狂風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