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做HR的大學同學聊天,他跟我說他們公司年底離職的員工比較多,新入職的一批95后的實習生基本上都是因為錢少事多,還挨領導罵,工作不好做,傷了自尊而離職。
後來我想了想,為什麼要離職或者是工作做不好呢?其實都是用「學生思維」在工作。
「學生思維」直白說就是把在校園里思考問題和做事的方法、態度運用到了職場上。
在職場當中,特別是初入職場的人,會習慣性的用
「學生思維」思考問題,看待工作,
一個人從校園走到社會,從校園轉移到職場沒有把自己的角色同等轉型,讓自己還處于校園環境的角色當中。
舉例說明:我們剛畢業的時候,那個時候對行業和職業的選擇都是處于一個懵懂的階段,很大一部分還是處于迷茫的階段,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即使入職了一個新公司,做事考慮問題這些沒有頭緒,遇到晚上加班或者是周末不放假的情況。會抱怨甚至當面抵觸領導,做事完全憑自己的直觀感覺,帶著自己從象牙塔里的那股勁兒去想問題,去做事,那這個就是「學生思維」。
一、習慣卑微,不敢踏出第一步
這里第一步就是從學生轉向職業人的一個過程,很多畢業新人進入工作中,就覺得自己從學生到社會,個人意識沒有轉型到職業人,遲遲踏不出這一步。總是在迎合其他同事。把自己看的很卑微。
公司的實習生小李,說話細聲細語,對所有人都謙虛有禮,當然有禮貌是好的品德,但小李每次都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表現的過于卑微,
中午小李和大家一起吃飯,大家都有說有笑的,但小李還是顯得特別的拘謹,對每個人都很有禮貌,主動給同事讓座、倒水,公司如果有哪個同事不理她,小李就會問旁邊的人:「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同事生氣了。
」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電視劇《歡樂頌》里面的關雎兒,她就是習慣在職場中顯得卑微,遇到事情不敢抗爭,
樂于幫助同事做加班干活這些事情,但是最后卻連自己的一點點利益都維護不了。那這種就是職場當中「學生思維」的表現。
二、總把希望寄托于于他人,缺乏個人主見
在職場中,初入職場的人就是遇到工作上的難題,就單方面會想尋求其他元老員工的幫助,不會自己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也沒有那個勇氣去完成一件事情,缺乏獨立思考。
校園和職場是兩個不同的環境,習慣了在上課下課無憂無慮的單純生活,錯誤的把職場環境當成了校園環境,要知道,老闆請人是做事的,能為公司帶來效益,而不是花錢請來享受的。
三、沉不住氣,易沖動
從象牙塔里走入職場環境,職場有很多的潛規則他們不知道也不會去琢磨,遇到了和領導意見不合,自己想當然的去猜測,
舉例說明:大學同學聚會大家都坐在一起聊天,然后就說到,職業上的一些困境,有說工資低的,有說職場很現實的,有說老闆狠的,有說領導不好相處的,
大家各自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同時都覺得還是學校好,特別懷念上學期間的生活,特別羨慕那些還在讀書的學生,
其實,我們在羨慕學生時期,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用「學生思維」去看職場,那其實我們反過來想一想,職場不是校園,為什麼還用過去的眼光看現在呢?
一、意識形態上從學生轉向社會職業人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簡單的說,人的行為是由大腦意識控制,
大腦有意識產生,你的一切行動,感受,舉止才能都始終與自身意識相符,你自己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按照這一類人的標準去改變自己,從心理層面構建一個自我。
從學校步入到職場只有通過意識上把自己從學生的環境當中分離出來,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職場這個大環境。
表妹之前從學校出來的時候,家里給她找了很多份工作,相對來說都比較輕松,表妹就眼高手低,一遇到加班或者是工資低的時候就很抱怨惆悵,做了一段時間就不干了,
家里人也管不了她,辭職后表妹自己去找新工作,在工作中碰了壁吃了一些苦頭,經過幾年的沉淀,意識上把自己從校園的環境當中脫離了出來,現在見了面,言談舉止之間也沒有了初入職場的稚氣,這就是個人意識上帶來的改變。
二、丟掉「玻璃心」,甩掉學生氣息
什麼是「玻璃心」呢?「玻璃心」是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玻璃心是一種網絡用語,字面意思指內心太脆弱敏感,極容易受到傷害的人,進一步引申意義為:別人不經意的玩笑話或打趣,都能使他受到傷害,胡思亂想。
工作中凡事不要太在意,工作上和同事有沖突或者是工作做的不好,就感到很大的打擊,挨了領導的批評,一丁點小不如意就覺得很委屈,那這個是不可取的。
甩掉學生氣息是什麼呢?這里說的甩掉學生氣息不是說在穿衣打扮上,很多行業沒有規定必須穿工裝上班,辦公室我們一樣的可以穿牛仔褲板鞋白T恤,
這里的學生氣息是指做事方法和思考問題一定要從「學生思維」到職場人這樣一個轉變。「學生思維」其實就是想問題簡單天真,職場當中信息就需要有條理清晰,有邏輯合理。
三、融入職場環境,提升自己的學習力
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
職場中,學歷固然重要,但是學習力更重要,學習力是職場人逐漸成長和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
就像我的高中同學,沒有上過大學,第一份工作是火鍋店的服務員,因為就業要求越來越高,自己不滿足于現狀,邊工作邊自考大學,專本連讀,4年時間學完了所有課程,
當我們同班同學還很迷茫的踏出校門找工作時,人家已經融入了職場環境,找到了職業方向,超前別人一大截,這就是學習力。
職場上,學習力比學歷更重要。
最后:合格的職場人不會用「學生思維」去工作
工作以后,「學生思維」不可用到工作上,職場中,我們如何避免掉進「學生思維」,今天我們給出了三個方法:
一、意識形態上從學生轉向職業人
二、丟掉「玻璃心」,甩掉學生氣息。
三、融入職場環境,提升自己的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