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朱德庸說過這樣一句話:「結婚并沒有什麼道理,但事后你會懂得許多道理。」
誠然,結婚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不僅意味著成家立業,還意味著戀愛告一段落了,婚姻開始了。
可惜的是,有的婚姻,走著走著就散了,當初的承諾,變成了一個魔咒。
打心眼里來說,誰不愿意「牽一人手,白頭到老」?
古人為了驗證婚姻是否靠譜,在婚禮中,設計了一些「婚鬧」的流程和規則,若一對夫妻能夠扛得住,那就意味著一切都會順起來。
01
父訓,以示孝道。
唐朝時,男人去迎接新娘之前,要祭拜祖先,然后聽從父母的訓斥。
父親嚴厲地說:「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
兒子自信地回答:「諾。唯恐弗堪,不敢忘命。」
聽完父親的話,兒子帶著親戚朋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在新娘這一頭,父親會訓斥女兒:「戒之敬之。」
母親則說:「勉之勉之,夙夜無違。」
父母的訓斥越厲害,說明家教越好,從而子女的婚姻也會更加忠誠。畢竟,這是一件對祖先負責,對自己的人生選擇負責的大事,不能出爾反爾。
心存敬畏,夫妻才會在吵鬧中,不傷筋動骨。誰都不敢開口說「失婚」。
除了父母的教導之外,新郎到新娘家門口,還要被三姑六婆攔住,甚至會仗責,稱為「下婿」。
意思是說,給新郎一個下馬威,知道娘家人的厲害,避免以后欺負妻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希望子女一生幸福呢?真的想了很多辦法,雖然顯得鬧騰,但是心意是溫暖的,需要領會。
02
補妝,夫妻合力。
唐詩曰:「不須面上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
新娘子化妝很慢,其實是故意考驗新郎的耐心。若是新郎急躁,那就要團團轉了。
有心計的新娘,會故意不畫眉毛,等到了洞房,讓新郎親自幫忙化妝。這真是考驗男人的一件事。
還好,新郎也樂意幫忙,把枕邊人,變得美一些。
從夫妻一起化妝這件事 上,體現了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道理。
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誰都不要置身事外。
現如今,好的婚禮上,夫妻兩個人,會多商量,把事情的細節都考慮周到。只要把會這樣的做法,延續下去,未來的每一天,夫妻都會好好溝通,并且一起發力,誰也不會埋怨誰。
03
對詩,考驗能力。
據說,蘇東坡有一個妹妹,叫蘇小妹。
她拒絕了王安石的兒子,決定嫁給才子秦少游。
新婚的那一天,蘇小妹出了個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若是沒有下聯,就別進洞房了。
秦少游著急了,卻怎麼也想不到下聯。
蘇東坡在一旁發笑,悄悄拿起一塊石頭,丟入水塘。
忽然,「砰」的一聲,讓秦少游頓悟——投石沖開水底天。
若是沒有一點才學,古人恐怕是難以成婚的。稍有才華的女人,都要設置一些障礙,讓新郎不知所措。
總有一些男人,為了娶到心儀的姑娘,想盡辦法考取功名,或者創業致富,讓自己的家庭,和姑娘的家庭,門當戶對。
經過婚禮上的鬧騰,一個人的才華和財富都提升了,那麼說明他學到了謀生的技能,要麼入朝為官,要麼做生意、耕作。
哪有夫妻,一輩子都餓著肚子,還一個勁地說「我愛你」?再好的愛情,也要柴米油鹽來支持。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讓新郎圍著花轎,轉三個圈,體現以后「重心對妻子」。形式上的婚鬧,讓男人長了規矩。
04
下廚,勤儉成家。
新郎新娘拜堂之后,揭開了蓋頭,但是新娘還要拿扇子擋著臉。
到了洞房,賓客開始「觀花燭」,聊天吃東西,好不熱鬧。直到紅燭燃燒得差不多了,才紛紛散開。
累了一整天的夫妻,還不能睡懶覺,第二天一大早,要向父母請安。
第三天,就要開始干活了,女人做飯,男人賺錢。
唐代詩人王建寫到:「三日入廚下,洗手作湯羮。」
不勞動,夫妻就沒有辦法好好過日子了。因此,從結婚第一天開始,就要吃很多的苦,學會珍惜時光,勤勞持家。
事實上,國外的古人也有婚鬧,以此來促進夫妻的小家庭成長。
比方說,法國的一些農村,新娘會帶上幾個雞蛋,悄悄放在衣袖。兩個新人一起進洞房時,新娘故意跌倒,把雞蛋打碎,寓意著「生兒育女」。
一個好的家庭,是婚姻牢固的基礎。從婚禮上,強化會這樣的認知,是很有意義的。
每天都有溫暖的煙火氣,家庭也在持續變富,沒有人會愿意離開這樣的家庭。
05
《酉陽雜俎》中寫道:「膠、漆取其固,棉絮取其調柔;蒲、葦為心,可屈可伸也......」
古人提親,會帶上阿膠、九子蒲、棉絮、長命縷等,一開始就寓意著,夫妻感情要如膠似漆,生活要溫暖如春,內心要彼此包容。
今天,我們的日子欣欣向榮,更要把古人一些好的做法,延續下去。
朱德庸說:「所有的杜撰愛情故事都結束于婚禮前,所有現實生活中的愛情遐想都開始于婚禮后。」
婚姻好不好,不是婚禮花了多少錢,也不是婚禮上來了多少人,而是日日夜夜的堅守,沒日沒夜的操勞。
愿你我,好好結婚,好好相愛,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