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還是好人多,但是不排除小人。
當我們被小人欺負的時候,肯定會憤怒,接著就拳腳相加了。
你總是相信,正義站在自己的一方,把小人捶打一頓,也能得到社會的支持。
事情往往是相反的,你的粗魯,恰好給小人抓住了 把柄,可能會倒打一耙;不明真相的人,也會跟著小人瞎起哄。
古人留下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菩薩低眉,金剛怒目。」
菩薩和金剛,姿態截然相反,但是他們都受人尊重。我們不能單純用某一方的辦法去教化別人。
因而,對小人最好的報復方式,就是以下幾種,剛柔并濟。
01
第一,和小人共處,可以磨礪自己。
如果沒有意外,遇小人,也是人生路的一部分。
你沒有先見之明,是不能知道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會遇到誰,因此小人來臨就不奇怪了。
就算你在家待著,通過網絡,也會遇到小人。人家在朋友圈里嘲諷你、在網絡平台留很難堪的言語。
既然躲不過,那就積極去面對,還能增加一些處事的智慧,興許可以提升情商。
北宋哲學家邵雍提出一個觀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認為,若是玉石和玉石在混在一起,兩者都很溫潤,是無法打磨出精品玉石的。玉石要和粗糙的石頭混在一起,互相「攻擊」,玉石就被磨光了,從而有了光澤。
遇到小人,就是玉石遇到了粗糙的石頭,只要你自己加強修煉,不怕被傷害,就會更加強大,也會亮出自己的精彩。
看過「臥薪嘗膽」的典故,我們會給越王勾踐點贊,他能夠絕處逢生。
從全局來看,勾踐在眼里,吳王夫差就是小人。
沒有夫差「作陪」,勾踐怎麼會得到點贊呢?勾踐沒有陷入低谷,沒有被夫差碾壓,也許一輩子都在溫柔的宮殿里,發號施令,和夫人們嬉鬧。
很多小人,是來成就你的。
你遭遇社會的毒打,很大程度上,就是小人在背后搗鬼,不幫你,還算計你。但是你經歷之后,對社會就有了全面的認識,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堅定地走下去。
02
第二,看小人的優點,化干戈為玉帛。
有沒有徹底報復小人的方法呢?肯定是有的。
把小人變成好人,你就是小人的貴人。
把小人變成朋友,你的格局大了,小人也會被你影響,有所作為,并且能夠幫助到你。
宋仁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個叫王德用的大臣,因為孝順而聞名,又很有才華。
王德用被安排到樞密院上班。
他的同事御史中丞孔道輔認為,王德用相貌奇偉,并且名聲太大,不適合在樞密院工作。從相學上說,會影響到皇帝的安危。
在封建社會,人們對相貌很看中,因此宋仁宗把王德用外調到徐州、隨州等地。
多年后,孔道輔病故了,終年55歲。
王德用身邊的人聽說孔道輔病故了,就很開心,認為老天開恩,除掉了「小人」。
王德用卻說:「從此皇帝身邊,少了一個敢于講真話的忠臣。」他看到的,是孔道輔忠于職守、敢于紅臉的一面。從此,王、孔兩家人,握手言和。
歷史上,廉頗和藺相如,也上演了一出將相和的好戲。雖然廉頗為難藺相如,但是藺相如以大局為重,終于把對手變成了朋友。
如果一個人沒有到十惡不赦的地步,那就能赦免,從而逆襲。
很多小人,本就是誤入歧途,或者從某一個方面看,是小人的形象,在另一方面卻是君子。我們千萬不要以偏概全。
平時生活中,多推舉別人的優點,撇棄別人的缺點。經歷了你的推舉,人家自然就變好了。
比方說,鄰居總是把垃圾放到你家門口,你不要朝著鄰居吼,而是把垃圾提走,或者在門口放一個垃圾桶。
鄰居看到你的做法,自然就領悟了。從此,鄰里關系變好。
還比方說,你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不要馬上就找同學的父母去理論,更不要擺出咄咄逼人的架勢。
可以請這位同學,到家里做客,讓其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從此減少戾氣。小人一回頭,這就是你在「釜底抽薪」。
03
第三,不回應小人,讓其自討沒趣地走遠。
別人在氣頭上,你還靠近,豈不是給人「沖動的機會」?當然,你和對方都會嘗試到「沖動的懲罰」。
遇到拳頭,你就得用棉花。
你沒有棉花,那就走開。你和小人之間,隔著無數的空氣,小人自然就無法傷害到你了。
遇到小人,不回應,不討好,也不看一眼。你像空氣一樣,別人不可能整體對著空氣謾罵吧。
遇到小人,你把他的行為,當成猴戲。看一看,你自己會發現,對方是跳梁小偷,內心還很快樂。
北宋宰相李沆,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書生攔住,提交了一封書信,上面寫著李沆一系列的錯誤。
李沆沒有回應,繼續往家里走。
書生跟在后面,罵聲不停。
到了家門口,李沆說:「我多次請求辭去宰相,皇上沒有允許。」說完,就進門了,書生在原地愣住了。
是啊,人家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做宰相的料,你何必罵那麼多?
你如墻壁,石頭,沒有任何言行。對方不會天天盯著石頭罵吧?這就是「無為而治」。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小人處處在,不理自然沒。
04
古人云:「小人不可求遠,三家村中亦有一家。」
到處都有小人,你看看本村,就有一家,而不是一個。
如果小人詆毀你,你就和他對罵,豈不是你自己也變成了小人?
一開口,一動粗,就是錯;斗智斗勇,才叫「真狠」。
做人,既要菩薩心腸,也要金剛手段,剛柔并濟,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