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云,做人要「敏于事慎于言」。
此話告誡我們,做事的時候要機敏迅捷,說話的時候應當謹慎小心。
譬如下面這六句話,一定要管住嘴巴,千萬別說。
01:對父母要尊重
父母給我們生命,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
尊重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不可更改。
假如某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顧忌,毫無畏懼之心,那這個世上幾乎也就沒有什麼值得他敬畏的人和事。
這種人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不知何時會爆發,傷人傷己。
02:對友人要平等
有的人在朋友圈子里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但是最后仍舊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令人感慨。
說到底,也是因為他們有時候太自視甚高,看不起身邊的友人。
如果你覺得你的圈子品質太差,你可以默默努力,爭取早日脫離這個圈子,但是最好不要端著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任意指摘他們。
兔子急了尚且會咬人,做事千萬不要太決絕,斷了自己的后路。
03:對愛人不抱怨
凡是婚姻幸福美滿的人,都有個共性:很少抱怨。
一個總是喜歡對愛人抱怨,對生活持有消極態度的人,他們身邊的磁場就像黑洞。
一方面,他們逼迫當事人反復回想起當下的無奈,一直沉溺于情緒的苦海,不得解脫。
另一方面,對于聆聽者來說,其身上的正能量都變成了養分,供養給了那些抱怨不休的人。
這種婚姻關系很不健康,也不穩定,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04:對陌生人要友善
和熟識的親朋好友來往時,人們或許還會有所防備,怕一時不慎,做錯事情敗壞名聲。
但是在與生人相處時,大家素不相識,可能這輩子只會見一次面。
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會偽裝自己,反而會顯露出最真實的性格。
假如一個人對陌生人很善良友好的話,大機率下,他對身邊的親朋好友乃至愛人都會很好。
就像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那句台詞:看一個人的品行好壞,應該看他做人的「最低處」。
05:人前不狂言
有的人狂妄自大,每每在人前總是控制不住出風頭的欲望,嘴上總喜歡說些引人側目的話語。
他們沾沾自喜,覺得這種行為是出風頭,能讓別人高看自己一眼。
殊不知,在大家眼中,他們不過是跳梁小丑,班門弄斧。
更有甚者口出狂言,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事后發覺不對,再去請求原諒,卻發現自己連開罪何人都毫無頭緒,豈不可笑。
06:人后不妄言
雖然有句話是這樣說: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人后不被說。
但是憑心而論的話,沒有人愿意成為他人的談資,最好盡量不要在背后議論他人。
當你在眉飛色舞談論別人家里的八卦時,你所做出的所有不明真相的揣測,對當事人來說都是一種變相的傷害。
這種將自我開心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行為是極度不負責任且自私自利的,應當堅決杜絕。
說話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終身修煉。
從少說甚至不說上面這六句話開始,做一個友善積極的人,相信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