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也妮·葛朗台》,失去了青春和愛情,在寡居和善行中過著余生
《歐也妮·葛朗台》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成書于1833年。巴爾扎克一生極勤勉,他計劃寫137部小說,總名為《人間喜劇》,分風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力圖全面反映19世紀法國社會生活。到巴爾扎克逝世時,他已經完成了《人間喜劇》中的91部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老頭》與《歐也妮·葛朗台》。《歐也妮·葛朗台》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人性并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
歐也妮·葛朗台是葡萄園主葛朗台的獨生女。葛朗台原來是一個普通的箍桶匠,他抓住各種機會拼命斂財,成了索漠城首富,但他極度吝嗇,住在破舊的宅子里,親自分配家里人的食物和蠟燭,甚至克扣妻子的零用錢。
歐也妮和母親對此并沒有什麼埋怨。
有一天歐也妮的堂弟夏爾來到葛朗台家中,他父親因破產而自盡。歐也妮逐漸萌生了對夏爾的愛情。為幫助夏爾去海外做生意,歐也妮將每年生日時父親給的金幣送給夏爾,夏爾也把母親遺留的金梳妝匣交給歐也妮保管,兩人私訂終身。不久夏爾就去了海外。
過新年時葛朗台發現金幣沒有了,他大發雷霆軟禁了歐也妮,只給她水和面包,也逼得妻子一病不起,不久即離開人世。葛朗台一輩子守著他的金子,死后給歐也妮留下1900萬法郎的巨額家產。
歐也妮一直在苦苦等待夏爾,但在海外打拼的夏爾變得十分貪婪和自私,他早把歐也妮撇在了腦后,為了前途去追求貴族小姐。歐也妮得知后仍然幫夏爾償清了債務。善良純潔的歐也妮失去了青春和愛情,在寡居和善行中過著余生。
《歐也妮·葛朗台》是一場愛情悲劇,巴爾扎克將這個悲劇置放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從而對法國大革命之后直至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生活進行了全方位的、精確而又細致的描繪,為我們勾勒出一副廣闊而又生動的社會風俗畫。
因此這平常的生活悲劇中便不僅包含了深刻又豐富的時代內容和社會意義,而且憑借巴爾扎克的生花妙筆,具有了獨到的藝術風采和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