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止戈為武。——《左傳.宣公十二年》
點評:我們中國練武的最高宗旨,不是欺負別人,不是用武力讓別人屈服,而是用自己的武力停息爭斗,化干戈為玉帛。
二、三折肱知為良醫。——《左傳.定公十三年》
點評:俗話說:「久病成醫」,當一個人多次折斷胳膊,就會總結出很多經驗,成為一個高明的醫生。這句話也告訴我們,挫折和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能夠從挫折和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就能增長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三、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左傳.桓公十一年》
點評:人在一生之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讓人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就可以用占卜來解決。如果沒有遇到讓人難以決斷的問題,又何必去占卜呢?萬一結果不好,還會令自己心情不好,那不是自討苦吃嗎?
四、數典而忘其祖。——《左傳.昭公十五年》
點評:春秋時期,周景王則問晉國使者為什麼不上供?晉國使者回答說,晉國從來沒有受過周王室的賞賜。于是景王就列出晉國受賞的事實,責備他是「數典忘祖」。後來這句成語,就常常用來比喻忘記自己的根本,忘記自己的祖宗。
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點評:眚,是眼病,這里引申為小的過失。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人都會犯錯,都會有過失,不要因為一些小的過失,就全盤抹殺,掩蓋他平素的高尚品德。
六、救災恤鄰,道也。——《左傳.僖公十三年》
點評: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國家,鄰居和鄰國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都應該伸出援手,及時給予幫助,這才是符合道義的做法。
七、師直為壯,曲為老。——《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點評:出兵打仗,只要是為了公平正義,為了真理,士氣就會高漲雄壯;相反,如果出師不符合道義,不順民心,軍隊的士氣就會衰弱低迷。
八、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左傳.哀公元年》
點評:在一個國家走向衰敗的時候,政府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地上生長的野草一樣,毫不尊重,這也正是國家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九、介人之寵,非勇也。——《左傳.文公六年》
點評:狐假虎威,依靠別人對自己的寵愛,報自己的私人怨恨,這不是勇敢的行為。真正勇敢的人,就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與人公平對決。
十、修己而不責人。——《左傳.閔公二年》
點評:人們應該多多修養自己的品德,而不是過多地去責備別人,這才是最好的修身處世之道。而現實中,很多人都是喜歡責備別人,而不知道反省自己,甚至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也不肯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