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按心兵不動,如止水從容
2023/05/08

王陽明認為,人生大病,只是一個「傲」字。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啟示: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只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飄飄然,擺不正位置、找不準人生支點,駕馭不好生命之舟。怎樣自明?就需要做好對自己的省察,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王陽明說,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麼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人貴有自知之明。

嘴巴閉關,身體力行

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用言論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只是夸夸其談,虛度光陰,浪費時日,這是在誹謗自己,這樣就嚴重了。

啟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因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你以為所有讓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于別人和環境,其實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淺,德性不深。

所以把向外的眼睛收回來吧,盯在自己的心上。

就算世界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的心也可能放開而坦然從容。心坦不坦然、從不從容,也本是心自己的事。

人最怕是一個「傲」字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啟示:傲,不過是因為一份我執。人們為什麼要親近一個我執太深、戾氣太重的人?無人親近,又怎麼生存、做事?

更重要的,我執是一條深深捆綁著自己,讓自己畫地為牢、坐井觀天的繩子,使自己淪陷在暗無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還誤著自己。

格物致知,滅除輕傲

知輕傲處,便是良知;除卻輕傲,便是格物。知道輕浮傲慢處,便是良知。除去輕浮傲慢,便是格物。

啟示:慢,并著手破除,那麼他正在得救。這,其實是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開一條通過更廣闊天地的大門。

按心兵不動,如止水從容

我不看花時,花與我心同寂。我看花時,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我不看花的時候,花與我的心同處于寂滅狀態。我看花的時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鮮活起來。如此便能知道,花與我的心同在。

啟示: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孟子言,「萬物皆備于我」;王陽明的花與我心同在,推而廣之就是天地萬物皆與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萬千氣象。

一切,只看你心的大小、悟的淺深,良知的大境界,本來與外物無關;心,自是萬物主宰。心兵不亂,萬事從容。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