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生最大的敵人:號稱半人半神,他死后康熙在黃河邊下跪祭拜
2023/06/03

如果說歷史上,有誰能夠和秦皇漢武相提并論的話,那麼康熙絕對是一個能排的上號的君王。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壯闊、跌宕起伏,6歲繼位登基的玄燁,在剛即位之初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才智。

經過了八年成長,玄燁在他14歲那年正式親政君臨天下,少年時期的康熙就開始展露自己作為君王的非凡才能。滅鰲拜、平吳三桂、收復台澎,真正做到了一統天下,為大清朝拉開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可以說康熙的一生無比輝煌,然而就算康熙的一生擊敗了無數的對手,卻有一個對手始終是令他難以忘懷。那個人死后,他甚至不顧君王之尊,在黃河邊上跪了下來。

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對手,會令一代圣君康熙如此的難以忘懷?其實,這個人我們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他就是準葛爾蒙古大汗-葛爾丹,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半人半神的葛爾丹

就像在影視劇《康熙王朝》中所演的那樣,葛爾丹也算得上是一代人杰,同時他又不像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野心勃勃。至少一開始,葛爾丹并不會被卷入,大汗之位所帶來的一系列紛爭。

葛爾丹早年一心向佛,壓根就對大汗之位沒有興趣,他早早地就在佛學領域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有著相當高的悟性。同時,或許是因為葛爾丹出身準葛爾盆地,他將蒙古人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繼承了下來。

長大后,靠著這兩件武器的加持,葛爾丹很快就在佛學領域有了建樹。甚至于連他的老師,西藏班禪都對這個弟子的資質表示贊不絕口,決心讓葛爾丹繼承其衣缽。

可以說,要是葛爾丹能再修習幾年佛法的話,也許葛爾丹真的會成為一代佛家大師。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就在葛爾丹一心求學、追求著佛法的真諦的時候,一場噩耗傳來。

他的父母均死于蒙古部落的爭執之中,自己的部落一下子便失去了頂梁柱,葛爾丹的百姓也渴望著一個,能夠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的大汗與領導者。

無法擺脫自己的責任的葛爾丹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放下佛法,回到了生養自己的準葛爾盆地,接過了父母來不及交給自己的重擔,開始帶領準葛爾的民眾在夾縫中求生存。

葛爾丹人生的發展

不得不說,多年的佛法教學對葛爾丹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救苦救難、拯救萬民與水火之中的佛教精神,是推動葛爾丹成為準格爾大汗的根本精神動力。

葛爾丹挑起了準格爾的重擔后,準格爾百姓總算是盼來了救星,靠著才能出眾的葛爾丹的領導,準格爾部落空前團結,開拓吞并了不少疆土,一度統一了蒙古。

可以說,葛爾丹不單單是在佛法領域中有著驚人的天賦,更是在治理部落、統御屬下這方面,有著相當高的才能與智慧。靠著常年修佛所帶來的慈悲心懷,和出眾的才華謀略,葛爾丹也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半人半神」。

這個稱號既是對他能力和慈悲之心的認可,也是對葛爾丹的畏懼。隨著葛爾丹帶領準葛爾部落,將準葛爾的力量發展得越來越強大之后,他已經不滿足于屈居人下。

在葛爾丹看來,自己的能力和勢力都不會比任何人差,為何自己一定要龜縮在小小的準葛爾盆地里面呢?于是,他開始將目標盯在了大清朝的身上。

大清君王不過就是一個黃毛小兒,自己那是真刀真槍,一步一個血腳印才有了今天,憑什麼一個黃毛小兒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治理這麼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

敵手難逢

葛爾丹想得很美,但是他卻犯下了一個致命失誤,他錯誤地估計了對手。葛爾丹認為自己的對手不過就是一個黃毛小子,時年不過二三十歲的康熙,所經歷的殘酷哪能和自己相提并論。

他錯了,康熙所經歷的殘酷一點都不比他少,少年就能除掉鰲拜,青年就能平定三藩,收復台澎的年輕人豈是浪得虛名之輩。可惜,當時的葛爾丹已經被自大沖昏了頭腦。

他已經做不到冷靜地分析敵我力量的差距了,只是盡管葛爾丹已經狂妄至極,但他卻也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也知道自己要面領的是一個怎麼樣的王朝,并開始了他的種種試探......

早在,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就開始積蓄力量,準備實現自己逐鹿中原的野心。後來,他便趁著朝廷平定三番、收復台澎諸島,暫時軍力虛弱之際,果斷選擇了起兵。

葛爾丹集合自己的全部力量,浩浩蕩蕩地沿著西北走廊殺來,企圖一舉殺回北京城做第二個忽必烈,建立起第二個蒙古人的王朝。葛爾丹的算盤打得精,但他仍然太低估了他的對手。

立志要做一代圣君的康熙,又怎麼會不明白葛爾丹的野心。

奈何,江浙沿海地區的事情要比西北的葛爾丹更加急迫地需要解決,所以康熙選擇了暫時隱忍示弱。

一方面這是康熙的君王權術,他希望自己故意示弱能敲打敲打葛爾丹,讓他自己知難而退,不要弄得生靈涂炭。另一方面,這也是康熙故作姿態,意在向葛爾丹證明,你只不過是疥癬之患罷了。

只不過,康熙不希望再動刀兵的愿望還是落了空,而他的妥協也讓葛爾丹有了一個感覺,大清朝并非戰無不勝,它也是可以被入侵、被擊敗的。

無奈之下,康熙選擇了御駕親征-告訴全天下的大清子民,不是葛爾丹死、就是大清亡。康熙御駕親征也取得了效果,經過了一番大戰,葛爾丹最終被大清鐵騎打得潰不成軍。

他慌忙帶著自己的親信逃回了烏蘭木通,企圖養精蓄銳、卷土重來。康熙卻深明斬草除根的道理,雖然葛爾丹很強大,但康熙畢竟還是大清君王,他必須為江山社稷負責,下達了攻擊命令,要求大清鐵騎徹底剿滅葛爾丹。

面對康熙斬盡殺絕的方針,葛爾丹豈會就此坐以待斃,他選擇了迎戰,但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接二連三的失敗,到最后就連親信都選擇了背叛他,向大清投降。

走投無路的葛爾丹,為了最后的尊嚴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服毒自盡,一代梟雄就這樣落下了人生的帷幕。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康熙的耳朵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康熙卻并沒有想象中的高興。

他反而是一言不發、面沉如水,在返京途中路過黃河邊上的時候,康熙甚至不顧君王之尊,來到黃河邊上跪了下來,向著黃河連續磕了三個頭。

康熙的跪叩不單單是為了向列祖列宗匯報,自己保住了江山安穩、保住了百姓安定,也是為了向葛爾丹表達敬意。畢竟在古代,英雄與英雄之間都會有這種心心相惜的感覺,敵手難逢。

如果不是因為雙方立場不同,必須分出個你死我活的話,或許這二人甚至能夠放下刀兵坐,在同一張酒桌上把酒言歡也說不定......很遺憾,歷史并不能倒退,也沒有假設,空留下的這一切也只能令后人懷著傷感之情去憑吊而已了。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