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是我的表妹,參加工作已經兩年了,最近一次家庭聚會,我發現她一直悶悶不樂,問起原因,才知道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她說:我現在有點苦惱,不知道哪些事情該向領導請示,最近有問題向領導請教,他都不耐煩,還說我沒主見,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
職場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向領導請教是非常正常的,但為什麼小欣的老闆會變得這麼不耐煩?甚至覺得她沒主見呢?工作中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比如:
客戶問我這個價格能不能做,我拿不定把握,找領導去。
開會時,領導問我們看法,趕緊低頭,先聽聽別人怎麼說。
遇到了工作難題,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敢做決定。心里想:還是讓領導來定,將來萬一追究責任,也和自己沒關系。
這些情況有些是人云亦云,有些是明哲保身。但在領導的眼中,都會給你貼上一個標簽:你是一個「沒主見」的員工。當我走過10年的職場生涯,遇到形形色色的同事,我會發現很多人的職業發展緩慢或者止步不前和自己的想法有很大關系,所以希望這篇文章能對職場中的你起到一點幫助。
職場中被領導判定的沒主見有如下三種表現形式,前兩種是真沒主見,第三種是有主見但被領導歸為沒主見。
1.依賴心理—有困難找領導。
《欲望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在社會交往中,主觀依賴表現在精神上不夠自信,對自己的定位和認知不清晰,需要主動尋求對他人的依賴來印證自己的價值所在。
當一個人不夠自信的時候,就會向外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是沒主見的最初級表現形式。
還記得曾經剛上班的時候,和我一起入職的女孩小路就是比較典型的依賴型心理。老闆安排了一位老員工林姐帶我們,剛開始林姐教我們用Opera系統(酒店操作系統),讓我們學習如何建立客戶檔案,如何幫銷售占場地。有時候我看她連筆記都沒有做,很驚訝的問她:小路,你記性那麼好啊,居然都不用記筆記的。她回復我:你單純記下來多麻煩,如果遇到不懂的問林姐不就好了,多問幾遍就記住了。回憶一下你們曾經剛入職會不會有類似的心態?
有依賴型心理的人可能和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或教育環境有關,習慣了被人照顧。但走向職場,如果我們總是習慣性去尋求幫助,而不考慮是否給他人造成麻煩和困擾,就會影響你的人際關系甚至是職業發展。
2.個人意見屈從于群體意見。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工作中,老闆經常會召集員工開會,希望聽到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一個領導即使再英明果斷,也需要集思廣益。如果你在開會時害怕被老闆點到名字,大機率就屬于這類人。
美國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提出:即使你已經有了主見,但如果有10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
韋奇定律告訴我們:有些人雖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容易被群體意見打敗,最終也變成一個沒主見的人。這種人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容易受別人左右,尤其是當自己的觀點和多數人不一致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否定自己。
我曾經做團隊組長時,我團隊有兩名成員就是屬于這一類人。我時常拿著一個方案想和他們探討,但基本上很難會有意外之喜。「我覺得這個方案不錯呀!挺好的。」「要不你問問別人,要是他們都覺得不錯,那肯定沒問題!」時間長了,我有事情就直接向領導匯報,獲得批準后就安排下去,所以當我有機會舉薦合適的升職人選,這兩位同事也不可能出現在我要推薦的名單上。
這種沒主見的人是職場中很常見的一類人,永遠「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所謂的「混不上去」往往就是這類人。
3.有主見但追求萬無一失
這種人是我又愛又恨的一種人。他們在工作中很有想法,業務能力突出。但當你想提拔的時候會猶豫不決。因為這類人太精明,做事情追求萬無一失,在職場中稍有風險他們就會扛上你的大旗,說一句:這是領導決定的,我只是服從他的意見。
這類人比前兩種都要有想法,但問題也是最致命的,因為利己主義的想法很難改變。我曾經有一位非常得意的員工,你交代給她的事情她都會辦好,但如果遇到她覺得有風險事情是絕不會去冒險的,即使知道這件事情她是正確的。
有一次,有一份合同客戶著急確認,所有的條款都已經落實了,但是大領導外出了不在,客戶一遍一遍的電話催過來,要求下午四點必須回傳合同,否則預付款就得拖一個月了。當時我們公司有規定,如果領導不是休假,簽字是不可以由其他人代替的。她找到我,委婉的表達了想先傳合同再等領導回來補簽的想法,而我也覺得客戶至上,就默認了。
大老闆下午5點回來,開會時她主動匯報了情況,老闆便問道:誰讓你直接發合同的?我的這位同事便指了指我,意思是我讓她這麼做的。她說完便低下了頭,雖然最終我說服了領導并制定了新的規矩,但那一刻我的感受非常不好。
事后我找到她并告訴了她:如果有些事情你覺得對就值得去做,盡管有時候會有風險,但切記成長的道路上不能一味地尋求庇護。你確信是正確的事情,那麼你就要意志堅定。即使領導不同意,也要努力去告訴老闆你的所想所思,必要的時候和你的直屬上司一起去說服你的大老闆,而不能臨陣退縮或者直接把責任推給別人。
職場中,這三類人都會給領導留下一個沒主見的印象。他們之所以職業生涯坎坷曲折,大部分情況下都因自己的思想禁錮住了手腳。如果想要沖破這層禁錮,我們需要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
1.缺乏獨立思考問題能力
依賴他人的心理從根源上說是因為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勇氣和能力,而獨立思考是一個人成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質。
a.缺乏自信
艾森豪威爾說過:「卓越的領導者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在遇到阻力的時候,必須有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就會人云亦云,李白曾提詩: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詩句所講其實就是邯鄲學步的故事。缺乏自信的壽陵少年,雖家境殷實,卻依然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日子久了,他開始懷疑自己走路姿勢不好看,在一次道聽途說中,聽到邯鄲人走路姿勢美就瞞著家人去了邯鄲。但到了邯鄲發現各個年齡階段的人走路都不一樣,開始各種各樣的學,到最后路也不會走了,而盤纏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這就是缺乏自信導致人云亦云的典型案例。
b.缺乏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相對直覺性思維而言,如果想要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首先要克服遇事靠直覺的心理。《深度學習》一書中曾提出:無論在哪個領域,真正的達人都是排除常識性臆想,觀察現場,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讓自己的記憶和判斷陷入固定模式。
沒主見的人往往就是遇到問題分不清正確的路徑,跟著直覺走就會陷入固定模式,所以會選擇遵循大多數人的意見,因為他們會認為大多數人都確認的事情錯誤的機率小。
這樣的人就是缺乏批判性思維的人。2.知識和閱歷不足
培根曾說過:沒有經驗,任何新的東西都不能深知。知識和閱歷豐富的人就會形成一套自身的理解系統,對于問題會有自己的看法和認知,因此也能更容易分辨是非。
我在前幾年總聽人說:人不能只靠工資,要學會理財。但那時候不懂,再加上父母一再勸誡,我也就沒有涉獵;直到三年前認識了一位朋友他辭了工作專心做股票和理財,每年的收入能比上班掙得還多,這時候我才反思:沒有人會覺得巴菲特投資股票是胡鬧,因為他專業,如果我不去研究一件事情就斷然決定它的正確與否,這和沒主見的人有什麼兩樣?于是我開始大量看書學習,了解了什麼叫資產配置,什麼是價值投資。如今,雖然不是很資深,但通過學習,每個月也能有一部分穩定的收益。當你了解了一些知識和底層邏輯,并獲得了一些經驗,看問題的角度就會大不一樣。
3.利己主義導致自我保護意識太強
這類人大多數屬于內向,但很多時候會在朋友、同事堆里表現的很外向也很有想法。但這類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權衡利弊,價值觀里存在精明的利己主義。就如我的前同事,因為思路清晰,辦事也很出色。但如果遇到領導不同意的事情,他們就很容易退縮或者轉移責任,擔心自己會牽連。這種自我保護意識也會讓他們的發展受阻。
通過以上的剖析,我們不難發現,沒主見的原因很多,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情況,不用擔心,一套簡單的流程加以訓練,你也能成為老闆喜歡的有主見的員工。
1.一個思維: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人如果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最主要是因為他不會明辨是非,無法確定正確的方向。那麼建立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理查德.保羅所著的《思維與立場》中提到:批判性思維,簡而言之,就是一種自我引導、自我訓練、自我監控以及自我矯正的思維。
批判性思維不是讓你做「杠精」,而是讓你在面對他人的觀點和看法時不會一味盲從,會在思考中分析問題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根據保羅的觀點,把批判性發展分為6個層級,但我們大多數人能做到四個層級已經可以達到高效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層級關系圖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建立批判性思維就需要先對自己進行剖析,從審視自己的思維問題開始。如何審視自己的思維,《哈佛6堂獨立思考課》里的思維訓練法我提煉了三種,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a.你對事務的判斷是基于什麼——是「事實」,還是「意見」?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再跟進一筆生意,客戶回復你:我對另外兩家的報價比較滿意。如果你推論出:那我沒機會了。這就是事實和意見的混淆。
意見:客戶對另外兩家比較滿意,并沒有明確回復你就不考慮你的報價。
事實:通過證據可以證明的事務。比如:收到客戶取消訂單的書面通知;客戶已經和其他公司簽署合同。
那麼這就是事實。b.面對可能是事實的事,不要停止思考,直到收集到正面證據或者反面證據。
今年疫情,很多公司都出現了裁員風波,你作為你們公司的一名員工也聽聞到這個消息,你是人云亦云傳播未證實的信息呢還是進一步收集證據?當你開始思考,你就會關注公司的營收業績,看看HR的招聘信息是否停止或大幅度減少等,從證據中找到答案。
c.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找出三個角度,深入思考。
批判性思維的難點在于你要打破自我為中心的固定思維模式,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在客戶溝通中,站在自己、組織、客戶的立場分析同一個問題;在上下級匯報中,站在自己、領導、組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你訓練自己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時,生活中也會受益。
你去街邊吃一碗餛飩,發現價格似乎貴了?如果你可以從市場環境、商家成本,我的購買力這三點去看待這件事情,就會很容易理解了。也許價格并沒有漲,只是你購買力下降了,突然發現原來從不在意的餛飩要10塊錢,但其實也許并未漲價;抑或是價格真的有了漲幅,如果你就此得出商家太不仁義的結論,那就是沒有多角度考慮問題。也許是豬肉變貴了,一碗餛飩漲了1塊錢,對于商家來說也是良心價,還沒有以前賺的多。
當你形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我們在向上級匯報時,還需要注意兩個小技巧。
2.技巧一:學會有效提問
當你心中有疑問需要向領導請教時,如何提出問題讓領導覺得你既有思想,還很樂意為你解答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問題的種類。一般我們將問題分為開放式問題(open question)和封閉式問題 (close-end question),但有一類問題容易被忽略,那就是高獲益問題也稱高回報問題 (High-gain question)。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幾類問題如下側重點:
a.開放式問題在請教中慎用。
開放式問題一般會以「什麼、怎樣、為什麼」開頭。這樣的問題由于可回答的空間很廣,往往需要人深思,所以不太適合在貿然請示時使用。
原因很簡單,請示的時候你一般要打斷老闆的工作,也許老闆正在研究一個戰略、思考一個問題,而這類型的問題卻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解答,所以如果你總去問老闆我怎樣去搞定這個客戶?我如何才能完成我的工作等等顯然是不合適的。
b.封閉式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提問方法。
什麼情況下用封閉式提問呢?簡單的問題,老闆不用太思考就能給出答案的問題。比如:老闆,今天的會議還是照常進行?老闆會回答:是或者取消了。但往往很多人不注意,會習慣性用封閉式問題請教老闆。比如:老闆這個客戶預算比較低只有3萬,我能答應嗎?針對這個問題就不太適合用封閉式提問。
c.高獲益問題是針對封閉式問題常用到的一種請示方法。
比如上面這個問題如果改為高獲益問題就會更合適。提問:老闆,我之前報價給了4萬,但是客戶預算只有3萬,我和客戶溝通過,如果我們也能給3萬元,這個生意基本上就問題不大,您的意見呢?
區別是不是非常明顯,高獲益問題一般設有前提,你給老闆一個信號,如果他同意,拿下生意的機會很大,那麼他很大程度上會同意你的請示;即使不同意,他也會表達他的看法,這樣就不會覺得你不加思考,也不會覺得你沒主見了。
3.技巧2:通過選擇題引導老闆同意你的觀點
當你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或者符合組織利益,那麼你需要學會如何讓領導同意我們的觀點。你只有做到不怕權威,在你認為正確的問題上堅持己見并能引導領導同意,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主見的人。
《世界頂級思維》這本書里曾提過: 一個人有主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要確定你的主見是建立在對客觀情況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第二要確信你的主見不是固執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堅持不懈,終成正果。
相比較問答題,選擇題的好處既能避免尷尬,又能提高效率。
a.避免尷尬。
如果你提出的問題有點難,領導也不知道怎麼辦?這時候他反問你那你覺得呢?會不會很尷尬?
b.能讓你快速得到回復。
同樣,一個問題如果他不知道怎麼辦,他可能會告訴你,我先考慮考慮再回復你。但你會發現,有時候你鼓起勇氣想再去問問,卻發現他已經忘記了你的問題。所以請示時,多數情況下,選擇題比問答題更合適。
正確做法:選擇題最好給A或B兩種選擇,并加入引導話語讓領導盡可能選擇你的意見。
案例分析:關于我前同事發完合同被領導質疑,然后將責任推到我頭上,我是如何通過選擇題引導領導同意的呢?下面是我的回復:
老闆,我想和您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如果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如何處理更為妥當。如果您不在的情況下,客戶追的比較著急,那麼我們有兩種方案。
方案1,按照流程,還是等您回來簽字蓋章,我們再給客戶發合同,這樣員工可能會規避合同風險,但是我們也會給客戶帶來不好的印象,客戶可能會覺得我們流程繁瑣而且做事拖沓,如果此時其他競爭公司介入,還有可能面臨丟單的風險;
方案2,在您不在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授權給我,由我去評估合同的風險?如果沒問題,我讓員工先發送合同過去,避免客戶的流失,客戶也會覺得我們辦事效率很高;與此同時,您也不用每天被各種電話催促,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另外,我也能得到鍛煉,分擔一些您的工作。這兩種方案您更傾向于哪種呢?
毋庸置疑,最后領導同意了我的第二種方案,還修改了部門合同審批的流程,我獲得了更大的授權。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分析出,通過給領導出選擇題的同時,如果我們引導得當,那麼領導選擇我們的方案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后我們來總結下向領導請示,如何出選擇題的技巧。
a.首先你要確保你的觀點和建議是正確的。
正確的觀點不僅僅符合個人和領導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符合組織的利益。
b.針對這個選擇題,你一定要智慧的提出你的觀點和看法并能正確的引導領導同意。
如果你心中的答案是B,那麼給出A選擇時,要說明選A帶來的不好效果;同時選B有哪些好的影響。通過對比,這樣就能引導領導同意你的意見和方案了。
小結:和領導打交道是一門學問,你的想法很重要。學會請示領導,首先要擺脫依賴的心理,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問題,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其次,在請示過程中要善于用合適的問題去請教領導;最后,如果你認為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就要堅守己見,用選擇題進行引導。學會這三點,相信你也能在不久后成為那個職場中受人尊敬,也讓領導喜歡的「有主見」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