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及時止損,是遠離「情緒巨嬰」
2023/08/29

我們不必做一塊情緒海綿,吸納所有情緒,否則真正損失的是你,你會損失平衡,失去平靜。

知乎上有人提問:「你最怕和哪類人打交道?」

有網友答得露骨直白:「小心你身邊的‘情緒巨嬰’毀了你!」

心理學上,「情緒巨嬰」是指徒有成熟的外表,心理年齡卻甚為幼稚的成年人。

在他們的準則中,自我最大,一旦不如意,就會毫不克制地宣泄情緒,綁架他人。

就像行走的炸彈般,一點就炸,隨時隨地爆發。

對這類人,你若試圖跟他擺事實講道理,無疑于煽風點火;

更不能與他糾纏、正面交鋒,否則不亞于火上澆油。

為了接住他們的情緒攻擊,周圍的我們往往會置身深淵,給身心帶來無限耗損。

劃清邊界,禮貌遠離,不失為上上策,也是最好的及時止損。

與其試圖改變,不如減少糾纏。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路上好好走著,被人怒氣沖沖地瞪了眼,渾身不自在;

同事被領導罵后,用力砸門,各種發泄,雖知不針對你,但還是倍感煩躁。

忙碌一天回家,卻見妻子擺著臭臉,不管你是否疲憊,只顧自己訴苦。

終于你也沒忍住,朝著妻子發起脾氣:「我這都受氣了一天,你也來添堵!」

于是,一場家庭戰爭不可避免,你爭我吵到身心俱疲,傷人又傷己。

到最后才發現,壓垮我們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無處安放的壞情緒。

正如白巖松所說:

「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過于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生活里的罪,大都是情緒埋下的雷。

人這一生,遇見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在所難免,如果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將喪失自由。

在火車站工作的朋友講過一段經歷:

某次她在執勤,遇到一女子忘帶身份證,手機又沒電,無法進站。

女子向她借充電寶,被拒后指責她:「你真不近人情,耽誤我進站你負得起責任嗎?」

朋友態度溫和地提醒她:「女士,咱們乘坐火車前最好提前做好準備。」

誰承想,這女子破口大罵:「你算老幾,輪得上你來教訓老娘了。」

被無故臭罵的朋友,心情變壞,很久都不能平復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在《圈層突破》中提到:

「一個人只給別人傳送負面情緒,就會使人能量喪失,這樣的人被稱為‘黑洞’。」

確實如此,那些任憑負面情緒四處沖撞的人,像黑洞般,不停吸取周圍的積極能量。

而與之親近的人,只能為他們的消極買單。

若你發現身邊有這樣「耗電型」的人,與其試圖改變,不如減少糾纏,才能免受其害。

遠離帶給你壞情緒的人。

作家白落梅在《相思莫相負》中說:

「人的情緒,是一種傳染病,當你不能感染一個人,就必定要被其所感染。」

的確,我們的情緒會隨著周遭的環境而變化。

但實際上,相比好情緒來說,壞情緒的傳播速度更快,殺傷力之強,超乎想象。

對此,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曾做過一系列的實驗加以驗證:

他讓一個笑容滿面的人與一個愁容滿面的人同處一室,并觀察兩人的情緒變化。

結果,不到20分鐘,這個笑容滿面的人就如同換了臉,滿面愁容。

真是可怕,人的不良情緒就像流感病毒,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播,速度快到僅是打個照面就會感染。

即便你再內心強大,也會被觸發、被影響,會不斷被消耗。

微博上有位博主講了一個故事,令人啼笑皆非:

她和幾個大學姐妹多年未見,好不容易組織了一次聚會。

聚會上,大家推杯換盞把酒言歡,都有說有笑,暢談著彼此的想念。

酒至半酣時,其中一人突然在姐妹面前卸下盔甲,借著酒力哭訴起自己不幸的婚姻生活。

又是老公不愛自己,又是婆婆對她不好,又是孩子不聽話的,家長里短的都是生活苦楚。

話題一旦開始,就根本拉不回來,其他人見狀只能邊遞紙巾,邊安慰。

可很快,愉快的氛圍就被徹底打破,悲傷的情緒彌漫開來,傳染到了每個人。

幾乎每個人都開始勾想起一些不幸的經歷,然后競相地哭訴起來。

到最后所有人都情緒低落,一群姐妹抱頭痛哭。

好端端的聚會變成了情緒宣泄大會,即使后面還有愉快的活動,也很難再活躍氛圍。

這位博主感慨道:「別哭泣,一人哭泣,人人哭泣,悲傷逆流成河。」

壞情緒的感染力,不可小覷。

人這一生,誰的生活都不容易,誰都想好心情過好每一天。

如果總是被那些負面情緒的人,影響了我們自己的好心情,確實太不值當了。

只有開始自我免疫,不讓壞情緒繼續傳染。

遠離帶給你壞情緒的人,也不把壞情緒傳染給別人,這便是對別人、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如何活得足夠有心理能量?給你2點建議。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大強是超級情緒巨嬰。

常常為了滿足一己欲求,對兒女們肆意發泄,哭鬧耍賴,攪和的兩個兒子家雞犬不寧。

唯獨女兒蘇明玉能正面應對,免受其害。

她怎麼做到的?

因為即便是家人,蘇明玉也會明示底線,拎清「我是我,你是你」的關系邊界,親疏有度。

面對蘇大強的情緒風暴,蘇明玉既不屈服順從也不對抗交鋒,她就冷靜地拉開距離,像旁觀者一樣冷處理。

我們不由得佩服,蘇明玉內心的強大才是她拒絕情緒傳染的最大底氣。

那麼如何活得足夠有心理能量?最重要的是這兩點:

1. 想方設法給自己建立隔離區

與「情緒巨嬰」相處,為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傷害,設置隔離帶是最有效的手段。

當他情緒失控時,第一時間啟動環境隔離,馬上走開,眼不見耳不聞時心也不煩。

盡可能地遠離,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當然如果是朝夕相處的家人,因為彼此太熟悉,或許會不便貿然離開。

那就轉向自我內求,啟動心理隔離,了解他的情緒化,不把他過分的言行請進心里,不當真也不較真。

你看見并尊重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緒,但這與你無關。

越懂得敬而遠之,保持安全的距離,越能及時止損。

2. 強大內心建立正能量補給線

很多時候,即使做了隔離,可是心理也已經受到對方的情緒沖擊,對外來入侵的負能量無所適從。

這時,就要明白,別人有什麼樣的情緒,是他的自由,無法左右。

但不困在別人的情緒里,不為別人的情緒買單,是自主權和主動權。

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注意力從關注他人情緒上收回來,放在完善和強大自己身上,建立正能量補給線。

保護好自己的能量磁場,才能在再大的情緒風暴中,都能夠安心下來,從容冷靜。

與你共勉。

《格局》一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智者和朋友在途中遇到一個情緒失控的人,無來由地對他們大發脾氣。

朋友性急,立刻反擊,與那人吵得面赤耳紅。而智者主動避開,不予爭辯。

最后,那個人發泄完情緒,揚長而去,朋友卻攢了一肚子氣,悶悶不樂。

智者問朋友:「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你拒絕接受,那這份禮物最后會屬于誰?」

朋友答道:「當然物歸原主。」

智者微微一笑:「他情緒不好,你除了生氣,更有不接收的權利。」

的確,我們不必做一塊情緒海綿,吸納所有情緒,否則真正損失的是你,你會損失平衡,失去平靜。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不讓別人的負面情緒,消耗自己的人生。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