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經常苦惱自己沒什麼朋友,特別羨慕那些人際關系好的人。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那麼在當今社會,有好的人際關系,才能更好地發展,人緣差,有時候的確是一種阻礙。
如果你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可能你會自我總結是因為內向,又或者是因為情商不高,但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就拿三國時期的曹操來說,咱們知道曹操的歷史評價一直都不太好,甚至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個壞人,但就是這樣一個被稱為「梟雄」的人物,身邊卻有很多愿意替他賣命的真心朋友,那麼曹操有什麼交友秘訣呢?和大家分享曹操說過的三句話,來看一看曹操怎樣交朋結友!
相傳曹操寫過一篇《禮讓令》,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讓禮一寸,得禮一尺。也就是說與人相處的時候,要以「禮」相讓。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很多人注重表面的禮儀,但卻忽略了「禮」的真正內涵。
所謂的「禮」,不單是講斯文禮貌。對人客氣彬彬有禮,只這是一種基本的修養,但是除此之外,我們有句老話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就是人際交往的本質規則。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種互動,是一種相互性很強的交流,別人對我好,我以更好來回報,而且大多數時候,我們想要收獲良好的人際關系,就需要主動對別人「讓禮一寸」,才能有「得禮一尺」的后續發展。
所以,這句話當中的「禮」,不光是禮儀禮貌,還包含有謙讓、尊重、以及付出、利他的內涵,真正的人際高手,善于以「禮」先行,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魅力和價值,如此才能廣結善緣!
《三國志》記錄了曹操在執政用人時說過的一句話——「士有偏短,庸可廢乎」。這句話的本意是講,在考察人才的時候,不能因為他有缺點就廢棄不用。
其實交朋友也是這樣,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缺點,如果在人際交往的時候,看到別人身上的某一個缺點,就因此將人拒之千里之外,那你很可能一個朋友也交不到。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知道,在自己身上同樣也有不少的缺點。所以,一個人要想擁有好人緣,就必須善于看到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要包容別人的缺點,然后在成為朋友之后相互欣賞、互相幫助,讓彼此得到提升進步,這就是朋友的意義所在。
曹操的《短歌行》是他最著名的詩作之一,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在這首詩里,他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句「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里的「嘉賓」原指賢能的人才,意思是說,有如此賢能的朋友來做客,我一定鼓瑟吹笙,隆重地接待他們。我們在交朋結友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一是結交優秀的賢才,二是要真誠熱情地對待朋友。
雖然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真正的現實生活中,朋友之間的交往,還是需要這樣的氛圍來增進彼此的友誼。
那麼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只要把握以禮相讓、包容互助、真誠而熱情,相信你一定會活得很通透,不愁沒有朋友!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曹操的人生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智慧?推薦易中天先生的長篇著作《曹操》,讓你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曹操,透過他的精彩人生,領悟活出本色自我的真諦!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