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3句話的家庭,子女將來會有出息
2023/08/15

電影《奇跡男孩》中,主角小男孩奧吉天生臉部畸形,即便經過27次手術,五官仍然扭在一起。

為了掩藏內心的脆弱與自卑,奧吉整日戴著頭盔生活,害怕他人看到自己丑陋的外表。

然而,他不可能一輩子生存于父母的庇護之下,為讓奧吉適應正常人的生活,10歲時,父母決定送他到公立學校讀書。

走進校園后,奧吉遭遇了一系列變故,歷經重重挑戰,最后終于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度過了這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丟掉自卑,找回了自信。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可以明白,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其實自卑是能夠被治愈的,如果家長可以常說下面這3句話,很難養出自卑的孩子。

「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保護你」

每個孩子都存在「理想化客體需要」,需要與欽佩的人建立情感聯結,產生一種平靜、撫慰、安全有力量的體驗。

而父母作為孩子心中的理想人物,需要給年幼的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在這個世界受保護的感覺,才能讓其感到安全、舒適和平靜,理想化客體需要得到滿足,敢于去探索世界,變得更自信。

就像《奇跡男孩》中小男孩奧吉的媽媽,她夢想成為一名兒童讀物插畫家,但為了在家中照顧兒子,在只差一篇論文就能拿到碩士學位時,選擇了暫停學業。

10年時間里,媽媽一直陪在奧吉身邊,輔導他學習各學科知識,甚至每一幅畫作的主題,都是兒子奧吉。

對奧吉來說,母親是陌生世界中最大的安全港灣,無論是在學校里受到欺負,還是內心里有不良情緒,都能在母親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勵,獲取滿滿的安全感。

也正是由于母親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奧吉才能屢次在跌倒后爬起來,有了接受現實的勇氣。

因此,如果父母可以常對孩子說「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保護你」,那麼孩子的理想化客體需要就能得到滿足,變得有支撐、有底氣,有信心和勇氣去嘗試一切,敢于探索陌生的世界。

「無論你是怎樣的,我們都愛你」

自信并非天生,很多孩子之所以自卑,根源在于內心是缺愛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感到被肯定和認可,覺得自己是被認可和接受的,尤其是當他們展示某些有關自身價值的事物的時候更是如此,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為「鏡映客體需要」。

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中國式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在這方面會比較欠缺。

比如有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媽就會開心」、「我什麼都不要,只要你聽話懂事就足夠了」,雖然乍聽上去是在對孩子表達愛意,但實際上這樣的愛卻是有條件的,它會給孩子一種暗示:只有我達到爸爸媽媽的要求,才能得到愛,否則就會被拋棄。

反之,電影《奇跡男孩》中,父親一直強調對奧吉無條件的愛,告訴他「我想看你的臉,雖然你不喜歡它,但是我喜歡」,使得奧吉終于能夠勇敢摘掉頭盔,用真實面目走進校園,逐步實現自我接納。

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被「鏡映」的感覺,被喜悅的雙親愉快且贊許地注視,這種「母親眼里的光芒」,會讓孩子戰勝心中的自卑,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曾有過這種體會」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來到一個陌生城市,或者進入新的工作生活環境時,會感到疏離和格格不入,格外地想融入其中,如果這時能夠得到理解,和他人建立聯系,就會非常安心,長舒一口氣。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孿生客體需要」,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體驗到基本的相似性,或者是歸屬感和參與感,身為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其感受到被需要、被理解,使他們感到自己并不孤獨。

奧吉第一天去上學,簡直糟糕透了,受到了同學們的圍觀,被大家嘲笑是怪獸,說跟他接觸的人都會感染病菌,沒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回到家后,奧吉生氣地戴上頭盔,沖父母大發脾氣,不愿意說話。

這時父母來到奧吉身邊,真誠地向他表示每個人都會有類似體驗,誰也不會例外,但要改變自己的內心,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

得到父母的理解后,奧吉獲得了情感上的歸屬和共鳴,明白自己并非唯一,「孿生客體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后面的日子里,當奧吉再次被同學嘲笑和圍觀時,不再感到崩潰無法接受,最終用樂觀和勇敢感染了周圍的同學,真正被大家接納。

結語:孩子的自信來源于父母,好的家庭教育,才能養出不自卑的孩子。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試著多說上面這3句話,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自信、勇敢的人。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