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解讀的是文壇祖師奶奶張愛玲的代表作《金鎖記》。領略她筆下,那可恨又可悲的一個人,被困住的一生。
張愛玲的作品,因為對人性的深刻剖析,歷來深受歡迎。前兩年,她的作品《半生緣》《第一爐香》先后被翻拍,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其實,張愛玲作品中,最經典的要數《金鎖記》。
傅雷對這部小說給予高度贊譽,說它可以與《狂人日記》相提并論。夏志清先生說它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曹七巧是張愛玲筆下最復雜的人物。
她本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卻被迫嫁給一個殘障人,在無愛無性的婚姻里苦熬數年,最終性格扭曲,成為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瘋子」。
她有著一種愚蠢的狡猾,一種病態的算計,一種變態的控制欲。她拆散女兒的婚姻,生生逼死兒媳,把一個大家庭攪得七零八落,自己也落得個孤獨終老的下場。
她的人生悲劇,可憐可嘆。
1
被原生家庭所困,是一生不幸的開端
曹七巧出身貧寒,她是一個麻油店家的女兒。因為從小就要站柜台賣麻油,與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比一般的姑娘要潑辣精明些。她長到十八九歲,出落得越發俏麗標致,做事又麻利,成為附近有名的「麻油店西施」。
愛慕她的年輕男子很多,肉鋪的殺豬匠、曹大年的結拜弟兄、沈裁縫的兒子。這是曹七巧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唯一的煩惱就是,自己到底要挑哪一個。
然而她的人生,很快就被她哥哥曹大年給打碎了。
七巧的父母,在她年幼時就去世了。所以,她是跟著哥哥嫂嫂長大的。她的哥哥曹大年是精于算計的人,對這個唯一的妹妹,并沒有太多溫情。因為一筆豐厚的彩禮,他居然把年輕美貌的妹妹,嫁給了一個殘障人。這個殘障人,是當地大戶人家姜家的二少爺。他身患重病,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
婚后,七巧才發現,她的婚姻完全是個噩夢,要照顧病人,要忍受婆家人的輕視,要被各種規矩擺布。后來,哥哥來看她,曹七巧埋怨哥哥,你也有臉來見我。她的哥哥卻理直氣壯地說:憑良心說,我就用你兩個錢,也是應該的,當初我若是貪圖財力,問姜家多要幾百兩銀子,把你賣給他們做姨太太,也就賣了。
從這番話,足以可見哥哥的冷血與無情。
也可以看出,曹七巧的原生家庭的糟糕。未成年時,把她當免費的勞動力,成年時,為了一筆彩禮就把她給賣了。可惜,曹七巧就是個紙老虎。面對自私跋扈的哥嫂,她根本不敢反抗,甚至還要討好他們。送給他們各種金銀首飾,綢緞細軟。因為她總是各種源源不斷地補貼娘家,最終,她的婆婆對她很有意見,越來越不待見她。
某種意義上來說,她骨子里其實是很虛弱的一個人。明知道自己在原生家庭中,處于被利用被傷害的位置,可也不敢反抗。明知道這種關系有毒,可也不敢擺脫。
糟糕的原生家庭,除了讓人感受不到愛,還會剝奪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就像七巧,她一邊被哥嫂壓榨,一邊卻不自覺地討好他們。最終,她活成了哥哥的樣子——慳吝小氣,視財如命。
出生在糟糕的家庭不是錯,但要懂得自我救贖和覺醒。
一個人成熟的第一步,就是擺脫原生家庭的控制。
《當你像鳥飛過你的山》中有句話: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但我還是勇敢地展翅高飛。
當你的原生家庭很糟糕,你就要做一個勇敢的「背叛者」,切斷精神上有毒的紐帶,活出自己獨立的人生。
2
永遠以自我為中心,是婚姻絕望的導火線
七巧嫁入姜家,雖有了二少奶奶的名分,卻并沒有得到少奶奶應有的待遇。她處處受人排擠,被人孤立,連下人,也敢對她說三道四。
表面看,七巧好像是因為出身太低而被人看不起。
但深層次的原因卻是,七巧這個人,非常沒有教養,說話做事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人。
第一,她喜歡抱怨,而且不分場合。早上,她和妯娌們一起給老太太請安時,張口就抱怨:怎怪我不遲到——摸黑梳的頭!誰教我的窗戶沖著后院子呢?單單就派了那麼間房給我,橫豎我們那位是活不長的,我們凈等著做孤兒寡婦了——不欺負我們,欺負誰?她來晚了,大家也并沒有說什麼。可她張口就這麼一通抱怨,搞得大家都很討厭她。
其次,她好管閑事,對小姑子云澤「好為人師」。她的小姑子云澤念過書,是比較有自我意識的年輕女孩。七巧卻在婆婆面前各種攛掇,說要讓云澤早點嫁出去,不然年紀大了,心就野了,不好管教了。
婚姻大事,首先要尊重當事人的意見。七巧這樣明目張膽地干涉別人的婚姻,肯定是要得罪人的。
再者,她言語刻薄,在下人面前,戾氣特別重。說話尖酸刻薄,喜歡沒事找事,動不動擺少奶奶的譜,給人臉色看。長此以往,連姜家的丫頭廚子門都看不起她。七巧在婆家被輕視,被孤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因為她性格里的自私自利。
她說話刻薄,像一把刀子,絲毫不考慮別人感受。她胡亂干涉別人私事,還自以為處事高明。她以羞辱別人的方式,來找存在感。
一個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是不可能會收獲別人的善意的。
什麼才是真正的尊重人?對待比自己強的人,不嫉妒,不諂媚。對待比自己弱的人,不打壓,不輕慢。
處事有邊界感,不去打探別人的隱私,不去干涉別人的私事。
有時候,最好的體面和尊重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3
總是控制欲爆棚,造成晚景凄涼的結局
七巧在姜家熬了十年,二少爺病故,她爭得一大筆財產,分家了和兒女單過。一對兒女是上天給與她的饋贈。現在分家了,沒了大宅院的一堆規矩,她的手頭也不缺錢,按理來說,她的日子應該越過越舒心。
但是,七巧卻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控制狂,不停地折騰自己的一雙兒女。
女兒長安不小心丟了兩塊手帕,七巧不依不饒,要到學校去鬧。長安嫌丟臉,忍痛退了學。 后來還要給長安裹腳,長安疼的鬼哭狼嚎,連家里的老媽子都詫異,說現在不興裹腳了。兒子長白到了年紀,她就給他安排了門親事。兒媳壽芝剛過門,她是這麼說的:「你嫂子那兩片嘴唇子,切切倒有一大盤子。」
婚后,兒子兒媳非常恩愛,七巧又心生嫉妒,她誘導兒子一起談論夫妻之間的私事。在牌桌上,把這些私事大肆宣揚,氣的壽芝得了重病,不久抑郁而亡。
兒子長白從此不敢再娶。而長安30歲還沒結婚,好不容易認識了留洋歸來的童世舫,兩人互有好感,她卻到處敗壞女兒的名聲,攪黃了女兒的婚事。
這個家就像一顆中了病毒的樹,看似枝繁葉茂,但內里卻在一天天腐爛,一天天衰敗。七巧,就是這個家庭的毒源。因為自己沒被愛過,她也見不得兒女的幸福。為了滿足自己變態的控制欲,她讓兒子痛失所愛,讓女兒抱憾終身。
弗洛姆說:一個人失去了愛人的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就很容易變成控制狂和施虐者。他們獲得安全感的方法,不是和別人保持親密關系。而是通過支配他人,打壓他人,又或者讓他人變成自己的奴隸,來獲得安全感。
他們一生空虛,沒有體驗過真正的愛,也沒有在事業上體驗過成就感,所以內心空虛,充滿不安。
于是他們控制自己的孩子,以愛和孝順的名義擺布孩子的人生。最終,他們的孩子,要麼重復他們的悲劇人生,要麼徹底疏遠他們。他們最終只能落得晚景凄涼的下場。
曹七巧直到死,還天真地以為,自己人生悲慘,是婚姻造成的。卻不明白,自己性格扭曲,思維病態,壓根沒有經營好人生的能力。
命運艱難,從來沒有輕易饒過誰,但我們還要把握好每個機會,把手里擁有的牌打好。認真地接納自己,治愈自己,和過去的歲月和解,活出自己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