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不怕窮,就怕鬧。
想來,家里最鬧騰的,應該是婆媳吧。
正如《圍城》里說的:「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的爭斗,是至今保存的古風;我們中國家庭里婆婆和媳婦的敵視,也不輸于他們那樣悠久的歷史。」
長期以來,我們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思維模式:婆婆、兒媳是對立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
太多的婆婆,自己做兒媳的時候,吃過虧,因此要把一切的痛苦,轉嫁給自己的兒媳,才覺得解氣。
也有一些兒媳,憑借丈夫的寵愛,一次次碾壓婆婆,導致「娶了媳婦忘了娘」。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是匪夷所思的。
01
婆媳關系再好,也別走得太近。
作家倪萍在《姥姥語錄》里說:「聰明的婆婆對媳婦要比對兒子好。」
從傳統婚姻來看,兒媳是從外面走進來的人,也是娘家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為婆家添香火,這是莫大的恩賜。
兒子是固有的家庭成員,已經得到了父母無盡的愛。
若要家庭和睦,就得把兒媳當成自己的家人,處處袒護。兒子適當變成「外人」,反正血脈關系在那里,跑不掉的。
可惜的是,婆婆習慣了護短,也從本性上排外。
婆媳走近了,就是水火不容,另一方面,為了大家庭的發展,又不得不聚攏。從而,雞飛狗跳就開始了。
南宋文學家陸游,從小就愛唐婉,然后如愿結婚。
夫妻恩愛,羨煞了外人,卻讓婆婆懷恨在心。似乎,是唐婉搶走了婆婆的兒子。
經歷了兩三年,唐婉沒有生育,婆婆立馬找到了借口,開始驅趕唐婉離開。
一開始,陸游安頓唐婉在家外的出租屋里,仍舊過幸福的日子。後來,婆婆強勢地要陸游休妻。
春秋時的曾子,是一個文化人,但是他卻留下了「蒸藜不熟,曾子休妻」的典故。
后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曾子推崇孝道,因此絲毫怨言都沒有。
曾子安排妻子蒸梨給后母,但是火候不夠,導致梨子沒有熟透。后母咬不動,吃不下,曾子看著很生氣,于是嫌棄妻子。
從曾子本身來看,是為了推崇孝道。但是從事情的根源來說,是后母和妻子每天在一起,難免有矛盾,并且會有一些瑣事,無法讓家里人都滿意。
我的老家有句土話:「碾米,總會留幾個谷子。」
用過碾米機的人,就知道,不管技術多好,碾米機多貴,米的里面,會留下一些谷子,還有米糠。
我們怎麼能夠對人,吹毛求疵呢?雞蛋里挑骨頭,肯定不對啊。
道理都懂得,但是行動上,卻是另一回事:一大家人,日夜在一個屋檐下,看不順眼的地方,自然就多了。畢竟,人無完人,乖順的貓也有壞脾氣。
02
婆媳適度淡漠,是一個家庭的福氣。
熱水燙手,涼水傷手,溫水剛剛好。這是用水的學問。
同樣,處理婆媳關系,就得不溫不火,學會「三丈、三尺、三寸」的智慧。
各有居所,距離三丈。
《增廣賢文》里說:「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隔三差五見面,彼此都很熱情。尤其是婆婆,看到孫子和兒媳回家,那就是招待客人,好酒好菜,土特產,都會拿出來。
若是兒媳和孫子住十天半個月,恐怕婆婆就黑臉了。住多年,婆婆的怨氣就來了。
還是各自有居所,并且有一定的距離,相安無事的格局就形成了。
彼此走動,也是串門一樣,客客氣氣。
花錢置業,保留三尺。
父母和子女的錢,都捆綁在一起,然后用來做某件大事,這是很常見的。
但是人人都有一點私心,希望自己活得更好。因此在做大事的時候,需要規則,人情是管不住的。
兒子的錢,也是兒媳的錢,關系自然就變得復雜了。
作為婆婆要明白,不管兒媳多好,都要在金錢方面留一手:別把什麼都交給兒媳。以后養老,還得靠自己。
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媳也是一樣,應該自己去謀業。
兒媳要錢,盡量向兒子開口,而不是婆婆。當然,婆婆對于兒子的錢,不能管太多,千萬避免兒子做「媽寶男」。
金錢上,交集少了,那麼日子就過得舒服很多。婆婆的未來,也不會總是麻煩兒媳。
平時聊天,禮讓三寸。
俗話說:「話到口邊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
又說:「人怕三對面,樹怕一墨線。」
從兩句俗語可以得知,兩個人聊天,都得讓一讓,不要爭斗;如果有三個人一起扯,那就更說不清了。
家庭里,三個人以上聊天,扯問題是常常可見的,話多了就不好了。比方說,過節時,一家七八口在一起吃飯,兒媳挑剔婆婆做的飯菜,婆婆嫌棄兒媳不勤快。一旦開口,馬上就得轉移話題,否則兒子公公等,都會參與進來。
家庭里,沒有完美的道理,只有說不清的大事小事。讓自己輸,其實是讓家庭贏。
03
婆媳相處,有一個規律:對你千日好,不如人家一個笑。
也就是說,婆婆對兒媳很好,但是兒媳覺得,外人對自己更好,外人更加理解和同情自己;兒媳對婆婆再好,婆婆認為,不如別人家的兒媳好......
既然是「外人更好」,那麼婆媳就要彼此做「外人」。有距離的關系,平平淡淡才是真。
好的關系,需要雙向奔赴,還需要雙向冷靜。
真的別指望誰,把你視如己出,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