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到中年,如日中天,這3種心態的人,自帶貴氣
2023/09/02

俗話說,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人到中年,如日中天,到達生命的頂峰,是人生得意須盡歡,還是人到中年多不堪?

讀《道德經》,老子的智慧告訴我們:人到中年,這3種心態的人,才能保持貴氣。

1、心態平和

人到中年,閱歷豐富,該經歷的,不該經歷的,基本經歷過。到了這個年紀,磨礪掉年少的沖動和傲氣,心態會慢慢平和下來。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這句話引申出來,是說一個人不可長期持有尖銳鋒利的態度,要保持謙遜,不自滿,不驕傲,才能延續巔峰狀態,持有貴氣。

年輕的時候,喜歡彰顯個性,吃過很多虧,受過很多挫折,人到中年,才慢慢學會內方外圓。有個性,有自己的原則,放在內心,不需要表現得很尖銳,則少招惹麻煩。有成績和富貴,要低調,不要炫耀,才不會給自己帶來禍害。

當一個人意識到保持低調,謙遜,更利于自己處世時,才開始心平氣起來。不和別人攀比,就不會有虛榮心。別人的觀點和自己不一樣,聽一聽,不需要著急反駁和改變別人。多聽少說,沉默是金;多實干少空談,成績為王。

2、得失不驚

年輕人好勝心和得失心都很強。自己想要的東西,非要不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看一眼。愛憎分明,必將患得患失。

老子說:「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別人贊美你,崇拜你,你很受用,有滿足感;與之相反的,別人貶低你,抨擊你,你就很不爽,有挫敗感。

人的一生,無論你做得再好,都會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永遠不用在意,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的真正動機是什麼。有些人表揚你,動機是想讓你高興,從而更賣力地為他做事;有些人貶低你,動機是嫉妒和打壓,見不得你過得比他好。

老子的智慧是,不要因為外在的人事物,而影響自己本來的心態。

寵辱不驚,得到不驚,失去也不驚,才能保持自己的平和心境,保持自己做事的前進節奏,不被外界和他人干擾。

3、知常之明

老子認為,人貴有自知之明。

人很容易看出別人的毛病,卻很難發覺自己的毛病。所以,古人說要一日三省吾身。有自知之明的人,非常少,難得可貴。

《道德經》說:「致虛極,守靜篤。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當一個人虛懷若谷,清靜自然,就能跳出日常的瑣碎和世俗的恩怨,意識慢慢凈化和覺悟。這個過程,叫知常。知常,明理,然后有智慧,看問題的角度就會更高、更廣闊。

不知常,缺乏智慧,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做出的選擇和決定也影響事情的成敗。

有一定覺悟的人會發現,人的境遇,大多是自己選擇的。積極求進的人,多好運;消極抱怨的人,多不順。

現實來說,年紀無法劃分界限。不是每個到中年的人,都會活得明白,而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有覺悟。

總而言之,心態平和、得失不驚、知常之明,有這3種心態的人,自帶貴氣,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