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越老,越不愿意融入到群體當中,只希望一個人安安靜靜過日子,
不愿意融入到群體當中,在無數人眼中,這都是「異類」的行為。合群就是正常人,而不合群就是異類。
這樣的觀念,多半是有問題的。年輕的時候,沒有合群過,那嘗試合群沒問題。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把不合群當異類,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異類。
人與人的關系,表面看起來有一定的感情,可實際上,虛偽不堪,冷漠不堪。這一點,看親戚之情,或者同學之情,就清楚了。
你有錢的時候,親戚會對你特別好,你沒錢的時候,親戚會把你當河邊草。同學之情,也是如此。畢業后,再見面,如果毫無利益,雙方也只是陌生人而已。
02
「一場同學聚會,讓我看清了人性。」
前段時間,劉先生被某個多年未聯系的同學,拉到了微信群。一開始,劉先生還疑惑,拉到這群做什麼。後來,他才發現,原來有人在組織同學聚會。
劉先生已經大學畢業18年了,如今40歲的他,逐漸回想起了當年讀大學的時光。所以,他也出了一份錢,去參加同學聚會。
同學聚會的那一天,劉先生就希望跟多年未見的同學聯絡感情,增進關系。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廂情愿而已。
到了會場,他發現有兩派人。一派人坐在角落,玩著手機,沒有人招呼他們。另一派人在正中間就坐,還有一堆人跟他們聊天。
有一個老同學看到了劉先生,就問他這些年過得如何,賺了多少錢,這次開什麼車來的,有沒有買房子。對于這些問題,劉先生很敏感,但他還是實話實說。
聽到劉先生說自己還是基層的職工,車子也就十來萬,對方的態度就變了,直接讓他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休息。
03
這一刻,劉先生才明白,坐在角落玩手機的同學,都是領著死工資的打工人,而坐在中間,被人阿諛奉承的同學,都是有點成就的老總或者老闆。
你的身份如何,有什麼成就,那就坐不同的位置,別人對你的態度,也不一樣。強者,受人尊重,弱者,被人無視。
上菜吃飯之前,大家都會敬酒。基本上,都是「杯杯先敬有錢人」 。有錢人上台說話,沒錢人連上台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后者不是這屆同學的代表。
一場同學聚會下來,劉先生發現,這里面的「階層觀念」特別嚴重,大家不講感情,不講真心,只講所謂的地位和錢財,分了三六九等。
身邊的同學,不是在炫耀,就是在顯擺自己買了哪里的房子,跟什麼人結婚,有多少錢。物質、利益,成為了這場聚會的主題。
以往,劉先生還認為,同學之情一輩子都不會變,值得珍惜。今時今日,他才醒悟,所謂的感情和關系,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謊言罷了。
人,唯有吃過「一廂情愿」的虧,才會活得通透,世道人心,本就如此現實。
04
對于同學之間的感情,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們不再聯系,那你們在畢業,各奔東西的那一刻,就注定,這輩子再也不會相見了。哪怕再相見,也只能是陌路人。
同學,只是因為固定的讀書環境,而相互打交道的一群人。
隨著固定的讀書環境消失,大家去到不同的城市,接觸不同的人,融入新的圈子,那以往的情分,都將成為過眼云煙。再相遇,也毫無感情。
可以這麼說,多年后再參加同學聚會,這到場的同學,也不過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熟悉,是因為曾經認識。陌生,是因為再無感情。
別人看到你,除了跟你客套幾句,問你有什麼成就,賺了多少錢,對你有不同的態度,那別人還會對你做什麼呢?
出了社會,那就是「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了。誰有錢,那就假意奉承誰。誰沒錢,那就當不認識。這,就是逢場作戲的人性。
05
你終究會明白,有些關系,早已變得毫無價值了。
有人會說,難道我們要跟所有曾經認識的同學,都斷絕往來呢?其實,可以斷絕,也可以留著,凡事不能一概而論。
個別同學,一直跟我們有聯系,我們可以珍視這一段感情,讓他們留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大部分人,十幾年沒聯系了,那就可以刪除了。
真正對我們好的人,會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對我們虛情假意的人,只會在我們有錢有勢的時候,才來到我們的身邊。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在我有錢的時候,我發現身邊都是好人。在我沒錢的時候,我發現身邊都是小人。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人性,終究通不過時間的考驗。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