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說過:愛情是兩個不同的身體里,住著同一個靈魂。用這句話形容《亂世佳人》里的斯嘉麗和白瑞德,再恰當不過。
《亂世佳人》是根據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
1939年,影片在美國上映后,萬人空巷,斬獲十項奧斯卡大獎,女星費雯•麗一夜成名,成為萬千影迷心中永遠的斯嘉麗。
時隔81年,這部經典電影依然魅力不減。豆瓣有超過48萬的網友給予打分,評分高達9.3,有網友評論:每年都值得拿出時間重溫的經典電影。
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斯嘉麗、白瑞德、艾希禮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她情迷艾希禮,一生為愛追逐,歷經三次婚姻,最后幡然醒悟,自己愛的人原來是白瑞德。然而,為時已晚,白瑞德傷心離她而去…
影片里斯嘉麗面對生活磨難,一副強者姿態,讓人心生欽佩;
而她三段失敗的婚姻,更是讓人唏噓感嘆,這個傳奇女人到底經歷了什麼?關于對婚姻和愛情的解讀,從她不幸的婚姻里,或許能找到答案。
為愛癡迷的少女斯嘉麗,表白被拒后賭氣嫁人,第一次婚姻草草收場
斯嘉麗是南方種植園塔拉的大小姐。她年方十六,富貴嬌美,風情萬種。
她表面上繼承了母親法蘭西貴族血統,端莊大方,溫柔可人,其實,骨子里流淌著父親愛爾蘭人叛逆的血液,綠色的雙眸狡黠任情。
十六歲時,斯嘉麗情竇初開,暗戀了附近十二棵橡樹莊園的貴公子艾希禮。此人風度翩翩,舉止優雅,博學多識,讓斯嘉麗為之癡迷。
然而,艾希禮已經與心上人表妹梅蘭妮訂了婚。斯嘉麗坐立難安,魂不守舍。
從小被寵溺的斯嘉麗,要風得風。
只要她想得到的東西,會不計后果和代價去獲得,哪怕是飛蛾撲火,她也心甘情愿。
在盛大的派對上,她為了引起艾希禮的目光,刻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嫵媚多姿,四處招蜂引蝶,成功吸引了全場男士愛慕的眼光,其中包括梅蘭妮的哥哥查理,對她一見傾心。
然而,癡情總被多情笑,多情總被無情惱。此刻的艾希禮正和表妹梅蘭妮,促膝長談,濃情蜜意,哪里會多看斯嘉麗一眼?
斯嘉麗妒火中燒,找到時機,向艾希禮吐露真情。
卻不曾想,艾希禮殘忍拒絕了她的心意。斯嘉麗氣得失去理智,為了報復希禮,匆忙答應了查理的求婚。
婚姻本是人生大事,斯嘉麗卻視如兒戲,這場婚姻注定了就是一場悲劇。
僅兩周的時間,斯嘉麗就嫁為人妻;戰爭的號角吹響,男人們都上了前線,可憐的查理不幸感染傷病,兩個月后,斯嘉麗成為了縣里最年輕的寡婦。
在那個婦女思想被禁錮的時代,斯嘉麗按照習俗,要為查理守喪三年。她不能穿漂亮的衣裙,只能像只烏鴉一身黑衣;
不能出入任何社交場合,不能放聲大笑,她要時刻表現得端莊得體,做世人眼中循規蹈矩的寡婦。
然而,斯嘉麗活潑好動的天性,怎會忍受如此沉重的枷鎖?她被封建禮教困在原地,身體和靈魂備受煎熬。
英國劇作家康格里夫說過:倉促結婚,是要在悠閑中悔恨的。
她痛哭后悔,在這一場賭氣的婚姻里,她什麼也沒有得到。斯嘉麗渴望愛情,卻沒有品嘗到愛情的滋味,第一次婚姻就這樣草草收場。
為了守護家園,她再次摒棄愛情,第二次婚姻功利世俗
亞特蘭大淪陷,北方軍攻城掠地,斯嘉麗逃到塔拉。然而,面對斯嘉麗的,是眼前蕭索破敗的莊園,被車輪大炮輾壞的土地,塔拉已不復從前的富裕景象。
更可怕的是,母親感染傷寒,不幸離世;父親受到沉重打擊,精神恍惚。家里值錢的東西全被洗劫一空,食物和糧倉,蕩然無存。
面對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化,斯嘉麗六神無主,黯然神傷。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斯嘉麗很快調整了心態,帶領大家尋找食物,重新整理家園,種上棉花,親自下田耕地,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就在她對未來滿懷憧憬時,卻收到新聯邦稅款征收,如交不出300金幣,他們將公開拍賣塔拉。
為了籌錢,她奔走亞特蘭大,意外遇到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當聽到弗蘭克家的商店日賺斗金時,她頓時高興得兩眼放光。
于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她腦海里迅速成形。斯嘉麗編造謊言,稱妹妹等不到弗蘭克,已經嫁人。弗蘭克信以為真,傷心欲絕。
斯嘉麗略施手段,展露迷人風姿,挑逗弗蘭克,令他心生漣漪,二人低調完婚。
為了籌集稅款,斯嘉麗不惜出賣色相,同時也葬送了妹妹的幸福。很多網友氣憤不已,連妹妹的男友都搶,斯嘉麗真是卑鄙無恥。
事實上,斯嘉麗第一時間向艾希禮求助。可是同樣身無分文的艾希禮,除了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連一個金幣也幫不了她。
靠天天不應,靠地地不靈。走投無路的斯嘉麗,唯有抓住弗蘭克這棵救命稻草,孤注一擲。
愛情再美好,終不如面包能填飽肚子。
在愛情面前,女人可能是很堅強的,也可能是很懦弱的。要麼是愛別人,要麼是接受別人的愛。斯嘉麗第二次的婚姻,功利世俗,卻也是無可奈何。
為了尋找安全庇護,一生追逐愛情的她,第三次婚姻如夢初醒
白瑞德是一個投機商,在戰爭中大發橫財。他為人風流瀟灑,又精通人情世故。
在野餐會上,意外聽到斯嘉麗表白艾希禮被拒,知道了她心里的秘密,由此拉開兩人之間的愛恨糾葛。
後來,弗蘭克意外身亡,苦等斯嘉麗多年的白瑞德,終于決定向她求婚。二人新婚后的生活,一度幸福無比。
前蘇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提出「契可尼效應」,它是一種記憶效應。簡單的說,就是指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沒完成的事情常常惦記。
就在白瑞德沾沾自喜,以為斯嘉麗忘掉艾希禮的時候,一場意外悄悄來臨。
斯嘉麗與艾希禮獨處時,回憶起從前的幸福時光,兩人情不自禁抱在一起。這一幕正巧被艾希禮的妹妹發現,引起軒然大波。
白瑞德氣得夜夜買醉,決定帶著女兒遠行歐洲。當他回來時,斯嘉麗雖然心中大喜,卻裝得冷漠高傲,滿不在乎的樣子;白瑞德誤以為她依然深愛艾希禮,對她冷嘲熱諷;
恰巧此時,女兒摔馬身亡,白瑞德哀莫大于心死,毅然離開。此時斯嘉麗才明白,她早已愛上白瑞德,只是自己不愿承認罷了。
也許每個女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艾希禮,經過時光流逝才發現,真愛原來是白瑞德。
嫁給白瑞德后,艾希禮就是斯嘉麗心里的白月光,白瑞德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
事實上,她對艾希禮,起初是少女時期的崇拜與欣賞,後來包含著責任和承諾,是青梅竹馬的友情,并非兩情相悅的愛情。
強烈的虛榮心,讓她一直活在親手編織的美夢里;夢碎后,她才看清內心一直深愛白瑞德;
然而,當她向白瑞德坦誠心跡,表達悔意時,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遠走他鄉。
女兒死去,丈夫出走,還有比斯嘉麗更不幸的婚姻嗎?
當她悲痛欲絕、嚎啕大哭時,可曾想過,她本可以擁有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有愛她的丈夫和漂亮的女兒,她原本可以逍遙一生。
然而,一念之間,天壤之別。斯嘉麗一生被愛所困,內心搖擺不定,執意追逐艾希禮的虛幻愛情。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注定婚姻一生悲劇。
斯嘉麗三段不幸婚姻,帶給我們對婚姻的思考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斯嘉麗的婚姻會落得那樣的下場。
或許美國著名的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在《愛的五種語言》里,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人們總是傾向于用最響亮的聲音,批評他們的配偶,不能滿足自己最深處的情感需求。
今年疫情過后,深圳失婚率節節攀升,出現扎堆失婚現象。想失婚?得提前一個月預約。
有網友笑稱:「年前,這輩子有你就夠了;年后,這輩子有你夠夠的!」
其實,造成失婚潮的原因也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彼此心里都已麻木,疫情在家的日子里,相互指責和詆毀,彼此都已失去愛的能力。
據說,即使是人們眼中最完美的夫妻,一生中也起碼有200次動過「我要失婚」的念頭。
著名主持人楊瀾女士曾經說過:婚姻就如瓷器,無論多久,都要輕拿輕放。
那麼,現實中的我們該如何保護這件「美麗的瓷器」呢?
首先,消除彼此猜忌,坦誠相待。
互相猜忌是婚姻中的頭號殺手。
白瑞德不滿斯嘉麗心里留戀艾希禮,帶著女兒離家數月,目的是想引起斯嘉麗更多的關注。
但斯嘉麗卻認為白瑞德風流成性,根本不愛自己,彼此的誤會進一步加深,矛盾加劇,彼此之間的裂縫也越來越大。
其次,使用肯定的語言,彼此贊賞。
學會使用肯定的語言,包括對戀人要多贊美、多表揚,從心里肯定對方。
白瑞德和斯嘉麗,兩人都很毒舌,擅于發現彼此的弱點,冷嘲熱諷,說出的話格外傷人。
試問,縱使深愛彼此的兩人,也經受不住日復一日的語言攻擊啊!所以,兩人關系拔劍弩張,婚姻最終走進了死胡同。
最后,有品質的時間陪伴,彼此依靠。
現代社會,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山大,誰都會有脆弱的一面。
在伴侶最需要支持與關心的時候,如果你都在場并及時提供幫助,給對方毫不保留、全心全意的關注,比什麼都重要。
微小的互動,就能為感情升溫,為平淡的生活加點甜。
其實,無論是彼此坦誠、彼此贊賞、彼此依靠,婚姻都是兩個人的一場考驗,這考驗里沒有一人輸,一人贏的局面,這考驗里只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沒人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失敗的,要做到一榮俱榮,就要彼此愉悅。
正如作家柏楊說:為了愛情的持續,婚姻的美滿,妻子固要取悅丈夫,丈夫也要取悅妻子,至于如何取悅,乃是一種高級的藝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