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德米安》:人這一生,必須經歷3次覺醒
2023/09/04

100多年前,一本神秘的小說在德國問世。

書本剛出版,就引發了搶購狂潮,其受人歡迎的盛況,唯有《少年維特之煩惱》能相媲美。

奇怪的是,作者署名「辛克萊」,沒有人知道此人是誰。

直到後來作品獲獎,大家才明白,筆名背后的神秘人,正是著名作家黑塞

彼時的黑塞,正經歷著人生的重大變故。

家庭破碎,疾病纏身,他無奈移居瑞士,開始漫長的獨居生活。

這本在苦痛中誕生的小說《德米安》,是黑塞對世人的救贖,也是對自己的療愈。

在命運的暗河中,我們被焦慮裹挾,被苦難捶打。

怎樣泅渡自我,完成蛻變和成長?

讀完這本《德米安》,或許你能有所體悟。

探索自我,從不斷「越界」開始故事的主人公辛克萊,是個10歲的男孩。

他時常感到自己站在兩個世界的交界處。

一個世界,是由父母守護的小家,美好祥和,純凈溫情;

另一個世界,則是自己升學、工作后要接觸的世界,復雜神秘,充滿未知。

辛克萊知道,自己被第一個世界庇護,卻終將走向第二個世界。

出于好奇,辛克萊把觸角延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他經常去廚房或馬廄,向女仆打聽社會上的奇聞軼事;

也嘗試結交背景復雜的朋友,試圖從他們身上得到些獨特的見解。

在轉校生德米安的引導下,辛克萊甚至對《圣經》的故事,產生了反叛性的解讀。

《圣經》里,有個臭名昭著的人物「該隱」,他殘殺兄弟,被人們視為惡魔。

可辛克萊卻認為,《圣經》的故事在邏輯上說不通。

在他看來,該隱或許是因為過于強大,遭致人們的嫉妒,所以才被塑造成了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物。

這個想法當然遭到了父親的反對,但辛克萊不以為意。

世界已經在少年眼里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樣貌,在辛克萊看來,即使是大人,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想起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人第一次體會「我長大了」,就是從觸犯禁忌開始的。

這種行為與憎惡無關,而是源于生命原始的萌動,它還會在一生中,不斷爆發。

回顧我們一生中的那些「叛逆」時刻,似乎都伴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生,和認知思維的轉變。

我們質疑陳舊的觀念,選擇不同的信仰,也在自我的表達中,逐漸成為無可取代的個體。

一如蛇要長大,就要褪掉堅硬的皮;鳥要飛翔,亦要掙脫蛋殼的保護。

敢于從桎梏之中,打破一條裂隙,也是蛻變的必然前奏。

重塑自我,從建立平衡開始假期過后,辛克萊遵從父母的安排,去另一座城市讀書。

離開父母的庇護,他像一只雛鳥,在陌生的環境里,跌跌撞撞,獨自起飛。

剛開始,辛克萊走了很多彎路。

他把叛逆當成瀟灑,把瘋狂當個性,每天混跡酒吧,喝得爛醉如泥。

可有一天,他臟兮兮地從酒館出來,看到同齡人笑容陽光,結伴而行,居然流下了眼淚。

同齡人的美好,反襯出了他的狼狽,也照見了他的幼稚和荒唐。

那一刻,他是多麼想念和藹可親的父母,想念溫馨有序的家。

可是,要從沉淪的泥潭中拔腿出來,談何容易?

辛克萊總是禁不住狐朋狗友的慫恿,在燈紅酒綠的世界里,一邊懊悔,一邊放縱。

轉折是從一次偶遇開始的。

有一天,辛克萊在散步時,對一位姑娘一見鐘情。

姑娘儀態端莊,舉止嫻雅,一看就經受了良好的教育。

為了能得到心上人的側目,辛克萊下決心改掉酗酒的惡習。

他不再去酒館,也不再和朋友往來。

在獨處的寧靜里,辛克萊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

一如書中所說:

「上帝借由各種途徑使人變得孤獨,好讓我們可以走向自己。」

告別黑暗,辛克萊愛上了讀書和繪畫,重塑自己的愿望,也愈發強烈。

他經常做夢,夢中,他能夠通過呼吸的力度,控制上下飛行的方向。

辛克萊把做夢的內容,告訴了一個會解夢的管風琴手。

管風琴手告訴他,飛翔亦如做人,只有在自由和規則之間找到平衡,才能駕馭內心,翱翔于天地。

想起一位作家說的:

「人們從來都無法以絕對的自我之相存在,能夠在放縱和約束之間,找到讓自己舒服的平衡點,就已經是很慶幸的事情了。」

是啊,這世間,從來沒有百分百的自由。

無論在人生的哪一階段,束縛太多,或是放縱太過,都會偏離軌道。

真正的幸福,與責任相伴相生;真正的自由,也與使命相隨相依。

當你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并不斷自省,不斷改變,方能腳步穩當,邁向光明的未來。

強大自我,從直面真實開始其實在辛克萊心底,一直埋藏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曾經,他在小混混面前逞威風,撒謊說自己偷過東西。

結果,卻被小混混抓住了把柄,不得不偷父母的錢,讓對方為自己保密。

直到一個叫德米安的轉校生,把小混混教訓了一頓,辛克萊才得以擺脫掌控。

但這件事情,也成了辛克萊心底的噩夢。

他為自己曾偷過錢感到不安,也為自己的懦弱膽小感到羞恥。

他極力回避和這件事有關的所有人,包括德米安。

辛克萊轉校后,兩人更是幾乎斷了聯系。

6年時光匆匆而過,直到上大學后的某一天,辛克萊才與德米安在街上偶遇。

兩人聊了很多話題,但都很默契地,對小混混的事情避而不談。

在德米安的介紹下,辛克萊認識了夏娃夫人。

夏娃夫人是個迷人的女性,幾番相處下來,辛克萊對她產生了戀慕之情。

可夏娃夫人卻拒絕了辛克萊的追求,她對辛克萊說:

你還不夠強大,你的愛是被我吸引的愛。

只有當這種愛能主動吸引我時,我才會接受。

我不想做慈善,我想被人征服。

看出辛克萊心中潛藏的暗流,夏娃太太還啟迪辛克萊:當一個人能夠克服恐懼,包容所有,他才能真正走向強大。

一如《少有人走的路》里說的:

「不要掩蓋自己的傷口、缺陷和脆弱,因為接納是成長的動力,掩蓋是摧毀的開始。」

學會接納過去,才能實現自我救贖。

夏娃夫人的話,讓辛克萊深受觸動。

他開始反思過去,努力尋求解脫的方法。

後來,在一次行軍途中,辛克萊再次偶遇德米安。

這一次,德米安毫無顧忌地,提起了辛克萊被小混混欺負的舊事。

辛克萊對此并不抗拒,他發現自己已經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往后余生,他也將勇敢向前,成為自己的擺渡人。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過:

「人們會想盡辦法,各種荒謬的辦法,來避免面對自己的靈魂。但只有直面靈魂的人,才會覺醒。」

或許你我都有難以言說的缺陷,和不堪回首的過往。

但超越脆弱的標志,不是試圖把它掩埋,而是真誠相對,并從中照見不足,收獲成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經歷,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獨一無二的禮物。

與其苦苦和它對抗,不如直面它,吸收它,并把它當成成長的營養。

當你能夠接納自己的所有,你會發現,再沒有什麼人,能拿你的弱點傷害你。

故事的結尾,德米安隱入森林,而辛克萊則找到了潛入內心的鑰匙,成了自己的擺渡人。

懵懂少年從青澀走向強大,也讓現實中的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成長,本就是伴隨著傷痛與掙脫的裂變,和糾織著光明與陰暗的歷程。

錯的對的,都是經歷;好的壞的,都是人生。

我們在接納中成熟,在勇氣中超越,終將在歲月的淬煉下,習得和解,走向成熟。

一如作者張方宇說的:

「在自然界中,花朵是最美的,在人類當中,覺醒的靈魂是最美的,覺醒是靈性的開花。」

覺醒之路或許很難,但無論如何,不迷失本心,不逃避真實,沿途的鮮花,會一直盛開。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