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32萬人洪水中喪生,雍正無人可用心急如焚,張廷玉: 死牢有現成的
2023/05/10

雍正七年,清軍與北方邊境的準噶爾部族展開了一場大戰,結果信心滿滿的清軍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正當雍正想要重整旗鼓,派出重兵一舉重創準噶爾的時候,南方爆發了洪災。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雍正措手不及,只有盡快治水解決內部災亂,才有精力對付邊疆虎視眈眈的準噶爾,但是文武百官之中竟然一個能勝任此任務的人都沒有。

這時張廷玉向雍正推薦了一個人,還稱只有他才能盡快處理洪災與暴亂,雍正一聽立刻就讓此人覲見,結果張廷玉卻說人雖然是現成的,但是還在死牢里,雍正大手一揮:快將人請過來!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張廷玉舉薦的究竟是何人?為何會被打入死牢呢?雍正又為何如此信任他?

貴族子弟科舉入仕

對于古代的寒門學子來說,十年一寒窗就是他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清朝的滿族屬于貴族階層,而貴族子弟想要入仕則不需要經歷艱難的科舉考試。

但是眾多的貴族子弟中也有博學多才之人,并沒有依靠家中的權勢,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了科舉考試并且高中進士,阿克敦就是貴族子弟中能通過科舉入仕,并且一路高升的佼佼者。

章佳阿克敦是滿族正藍旗人,年少時期的阿克敦與同齡的貴族子弟一樣騎馬、射箭、到處打獵游樂,父親給他取名為阿克敦,意思是「結實」,就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名身體強壯的勇士。

清朝的統治者是滿人,他們在馬背上打天下,因此相比于讀圣賢書,貴族子弟的騎射教習更加嚴苛,阿克頓也是從小就被教授騎馬射箭,但是阿克敦更喜歡安靜的讀書。

慢慢的阿克敦就與身邊的朋友們格格不入,他心中所想皆是經世治國之道,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然而朋友們卻覺得明明花點錢就能辦到的事情何必非要自己考。

清朝時期雖然科舉依舊盛行,但是「捐官」制度的出現,導致科舉慢慢變成了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通道,捐官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官,一般只有王朝潰敗時才會出現。

清朝自從入關便設計了這種選官制度,以往的科舉制度是由漢人設計并實行了千百年,顯然更適合重視讀圣賢書的漢族人,滿族自古注重騎射,因此滿人在科舉考試中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作為少數民族的皇帝,自然是希望八旗子弟有更多的入仕機會,以此來保證滿人對官僚對于朝堂的絕對控制權,因此捐官制度應運而生,而這項看似腐敗的制度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穩固了清王朝的統治。

雖然朝堂上的滿人數量在上漲,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捐官入仕,這就導致了很多的滿族大臣學識根本就不夠,皇帝時常會覺得身邊根本就無人可用。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堅持自己科考入仕的阿克敦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康熙四十八年,阿克敦以二甲第三名的成績考中了進士,與同批的漢人相比,皇帝自然覺得滿人更加親切。

與同朝其他捐官入仕,沒有真才實學的滿族官員相比,經歷了十年寒窗苦讀,靠自己的學識通過了科舉考試的阿克敦自然就成了香餑餑,進士后被授予了編修,到了雍正年間已經升任了國子監祭酒。

九子奪嫡雍正上位

提起雍正皇帝,就不得不感慨他的上位著實不易,康熙的兒子非常多,并且各有各的長處,哪一個也不是草包,胤禛排行第四,上面有皇長子與太子,但是九子奪嫡的最終勝者卻是他。

皇長子因為身份的原因無緣太子之位,但是奪嫡的野心太過明顯,老二雖然在襁褓中就已經被封為了太子,但卻因為自身無能被立了廢,廢了又立,兩人皆不為康熙所喜。

剩下的皇子也慢慢摸清了康熙的心思,兩個哥哥都不受父皇的喜歡,這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有了奪嫡的希望,親王之間明爭暗斗,康熙想裝作看不見都不行。

康熙作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六十多年的時間里遲遲未定繼位人選,胤禛看透了康熙對于兄弟相殘的厭惡,于是就韜光養晦,前期并不參與親王之間的爭奪。

在眾人爭搶的最激烈的時候,胤禛只是與各位兄弟和睦相處,給康熙留下一個重感情大于重權利的印象,私下則拉攏了年羹堯與隆科多兩位重臣,逐漸豐滿了自己的羽翼。

成功上位之后,雍正終于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成為皇帝之后的第一要緊事就是鏟除異己,之前的「兄友弟恭」蕩然無存,各位親王也是殺的殺發配的發配。

九子奪嫡的驚心動魄也讓雍正養成了多疑的性格,威脅已經被消除之后,他仍然擔心自己在皇位上坐不久,于是就夜以繼日的處理政事,如果不是為了皇嗣,他甚至想跟政務廝守終生。

因為經歷過奪嫡的殘酷,所以他就對任何威脅皇位的因素非常敏感,能與他爭奪皇位的兄弟們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幾個功高震主的大臣又冒出了頭。

即使是兩朝重臣,只要對愛新覺羅家的統治產生了威脅,他都會毫不猶豫的將釘子拔出,這些人被解決之后,朝中可用之人驟然減少,這時既有才能又是滿人的阿克敦理所當然的受到了重用。

金錢蒙蔽心智被判死刑

阿克敦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朝堂上的香餑餑,雍正對他的欣賞與重視毫不掩飾,波云詭譎的朝堂上多得是深諳趨炎附勢之人,因此阿克敦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追捧。

雖然阿克敦入仕的時候還是康熙年間,但是雍正繼位之后他的仕途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步步高升,雍正四年阿克敦就已經成為了兩廣總督,官居從一品。

雖然從文官職位轉為武官,也離開了京城到廣州上任,但是從兩廣總督的職位就能看出雍正對他的信任。

兩廣總督的全稱是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不僅是廣西、廣東兩省所有政務的總管,更是九大封疆大臣之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

成為一品大員之后,阿克敦手上的權利自然就大了起來,或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又或許是當地的官吏實在太過分,總之,阿克敦一口氣彈劾了廣東的大批官員。

當地的官吏腐敗成風,仗著山高皇帝遠就為所欲為,阿克敦的行為自然是將這種亂象狠狠整治了一番,此時的雍正正是信任阿克敦的時候,他所彈劾的官員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懲罰。

阿克敦當上了兩廣總督,甚至還兼任了兩廣將軍,正可謂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本來就容易惹人嫉妒,他這一彈劾,懷恨在心的人就更多了。

但是阿克敦畢竟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又是皇帝重用的紅人,這些官員就算是不服也只能忍著,一段時間之后,雍正將阿克敦調到了廣西地區,廣東官員便開始了瘋狂回擊。

有人彈劾阿克敦明明知道新會縣發生了嚴重的強盜案,但是他不進行調查,甚至還將強盜案當成了盜竊案結案,還有人上書稱阿克敦貪污了海關的稅銀,甚至指示家人向泰國(時稱暹羅)來的船只索要「規禮」

就連孔子的后人孔毓珣都上書彈劾阿克敦貪污公款,雍正大發雷霆,沒想到自己信任重用的大臣竟然是這樣一個貪官,立即就下令將阿克敦處以斬監候,關進了死牢當中。

其實單單是貪污或者處理案件不當并不至于處死,壞就壞在了他指示家人向暹羅船隊要規禮,自古以來海關的官員多有借職務之便系那個船隊索要財物的陋習。

這種事情屢禁不止,不論是監察還是整治都是耗時耗力還不見成效,官員們總有辦法掩飾過去,時間一長中央也就聽之任之了,但是阿克敦竟然還敢向外國船隊索要禮物。

他的行為一下子就從收受好處上升大了大清朝的顏面問題,要是這種事情傳向了世界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阿克敦這就算是觸怒龍顏所以被判了斬監候,等待審查秋后問斬。

被舉薦將功贖罪

阿克敦入獄之后,雍正還時常嘆息,沒多久之后雍正就無暇顧及阿克敦的事情了,北方準噶爾戰亂,雍正本想教訓這個蠻夷小國,沒想到領軍的將領不爭氣,竟然戰敗了。

還沒等重新整裝再戰準噶爾,南方就傳來了急報,連日的暴雨造成了洪災,已經有32萬百姓受災,雍正只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選人治水上,但是一連幾日的早朝都沒能解決此事。

雍正已經忙得焦頭爛額,就算是他再勤于政務也不可能長出三頭六臂處理這麼多的事情,此時張廷玉看出了雍正的焦慮,朝中大臣都不敢接下這項任務,畢竟治水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情。

張廷玉思前想后,還是決定進宮面見雍正,他聲稱自己有一現成的人選,能夠幫助雍正解決南方水患,雍正大喜過望連忙問此人是誰,張廷玉也不掩飾,直言此人還關在死牢當中。

雍正一聽就知道張廷玉舉薦的人,就是不久前因貪污而入獄的阿克敦,立刻疾言厲色呵斥了張廷玉,張廷玉來之前就已經料到雍正會發脾氣,因此早有應對之法。

雍正在張廷玉的解釋中平靜了下來,張廷玉稱除了阿克敦,朝中也無人能夠前去治水,雍正同意了張廷玉的提議,讓他趕緊將阿克敦從死牢中請出來,讓他將功贖罪。

阿克敦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小命不保,沒想到雍正竟然給了他這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他立刻收拾行裝出發當南方去治水,一路上都在不停查看受災地區的地圖,思考著最佳的治水方案。

但是到了受災地區他才知道什麼叫做紙上談兵,實際受災地區的情況比上報的嚴重太多了,路上已經設計好的方案必須全部推翻重建,他只能先到河道附近進行考察。

地方官員在就已經想盡了辦法,仍然拿肆虐的洪水沒有辦法,這次的洪災已經導致無數人顛沛流離,良田和房屋都被沖毀,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災民,路邊甚至還有餓死的百姓。

阿克敦被這樣的場景震得說不出話,回到驛站的他只能埋頭畫圖,用最短的時間設計好了治水方案,他要在原本的清江浦旁邊重新修鑿一條支河作為輔道。

大禹治水曾言疏為上策塞為下策,阿克敦是想讓這條支流與原來的主道搭配使用,有了支流的輔助,災情就能大大減退,此法還能將治水的開支縮減到最少。

這樣一個快捷、便宜的方案交到了雍正的手里之后大受贊賞,雍正立即就回信表明同意了此法,阿克敦得到認可之后立馬開干,順利解決了南方的水患問題。

經歷了生死的阿克敦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即使被雍正夸贊治水有功也沒有任何的驕傲與自滿,雍正也已經兌現諾言不再追究他貪污之罪。

南方的水患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北方邊境的戰亂還沒有平息,準噶爾仍然在蠢蠢欲動,阿克敦就自請帶兵出征平定準噶爾,雍正從治水之中看到了他的能力,再加上阿克敦也當過兩廣將軍,雍正就準他帶兵前往北境。

經過了4個月的長途跋涉,阿克敦一行人終于抵達了伊犁,阿克敦并沒有領重兵與準噶爾正面開戰,而是選擇了和談,史料記載「阿克敦與議三日」,最終與準噶爾達成一致各自休戰。

阿克敦返回京城不久之后雍正就駕崩,繼位的乾隆皇帝也知道阿克敦的才能,但是沒有讓他繼續擔任武官,而是讓他干回了文官的老本行,任命他為翰林院學士。

任職翰林院學士之后阿克敦一直兢兢業業,乾隆欣賞他的勤勉,就讓他重新擔任了刑部尚書,能在被判斬監候逃過一死,甚至將功贖罪重返朝堂,這樣的機遇可不多見。

當年他因貪污、破壞大清形象等罪名被判了斬監候之后,雍正時常惋惜,畢竟向阿克敦這樣的人才朝堂上并不多,但是他竟然與那些腐敗的官員同流合污。

雍正當時最生氣的應該是兩點,一個是他差點讓大清在全世界丟人,另一點就是他手邊瞬間少了一個能夠重用的臣子,而張廷玉也是看到了雍正并不是真的想將阿克敦置于死地,所以才敢舉薦他。

若是雍正真想斬殺阿克敦,就不會是斬監候而會是斬立決,更不會在張廷玉舉薦阿克敦治水的時候,輕易就將他放出了死牢,所幸出獄后的阿克敦沒有辜負雍正與張廷玉的期望。

重入朝堂的阿克敦也是「仕途坎坷」,後來又被判了兩次死刑,但都是有驚無險,在多個職位上輾轉之后還是擔任刑部尚書,一直到他致仕。

結尾

古代的科舉相較于如今的大學聯考有過之而無不及,能從全國各地的考生中脫穎而出進士及第,就足以證明阿克敦有著其他捐官入仕的貴族子弟所不具備的志氣與能力。

登高者必有堅韌心性,否則面前的坦途大道就會變成萬丈深淵。轉任武官之后阿克敦被金錢與權力迷失了心智,最終被判死刑,犯錯就要受到懲罰,牢獄之災也是他罪有應得。

被張廷玉舉薦之后,阿克敦也將功補過,后半生的仕途也歷盡艱辛與考驗,最終成為一代名臣,幡然醒悟的阿克敦也一直教導兒子當官就要時刻為百姓辦事,決不能貪贓枉法。

在阿克敦的教導之下,他的兒子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武將,父子二人一文一武,對朝廷始終忠心耿耿,兩人都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去匯報工作,領導說「我現在有事,你晚點再來」,聰明的人這樣做
2024/04/19
領導對你做這些事情,說明已經放棄了,別再賣力工作了
2024/04/19
領導開始孤立你,說明出現了這些問題,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你越是做這些事兒,領導對你越是依賴,不要不明白
2024/04/19
如果領導這樣對你,說明是準備淘汰你了,要做好準備
2024/04/19
面對領導對你的打壓,不要選擇離職,只需做好這3件事
2024/04/19
貝多芬:真正的英雄,非靠強力或思想稱雄,而是靠心靈偉大
2024/04/19
《大亨小傳》:基本的道德觀念,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2024/04/19
史鐵生《病隙碎筆》:人的命運不由人,但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
2024/04/19
毛姆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人生毫無意義,欲望即是枷鎖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