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亦舒在《鄰室的音樂》里寫道:「窮是一種心態,你若一輩子堅持自己是窮人,擁有大量金錢也救不了你。」
誠然,一個人是否過得好,和金錢有關,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你的心態。
如果你因為沒錢而哭臉,那麼你的眼淚流干了,就是別人口中的一個笑話。你也會因此,更加失望。
當你有錢之后,就更不要悲觀了,不要和富豪比差距。你要是有了欲望,或者因為比不贏別人而郁悶,那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管多沒錢,請收起你的「自卑感」,你一直是最棒的那個人。
01
別用別人的尺子,打量自己的生活。
作家青芒渡寫了一個叫江月的女孩。
女孩上高中時,家里一貧如洗,需要申請助學貸款。
國中時,女孩的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成績迅速下滑到全班倒數第七。
她在全新的環境里,發現自己像極了丑小鴨,無法適應老師講課的速度,買不起多數人有的運動鞋......當有人看自己的時候,她會猛然收起自己的腳步,怕有人看到破舊的鞋子,還有不太合腳的襪子。
一整天,走路、讀書、睡覺,都是扭扭捏捏的。這樣的狀態下,成績不下滑,才怪。
作為窮人,你應該也有和女孩類似的經歷。
比方說,你去參加同學聚會,發現自己是騎單車來的,而其他同學是開車來的。頓時,你就矮下去了,覺得自己應該坐在角落里,默默無聞地吃頓飯。也許你還有逃之夭夭的想法,舉起酒杯喝酒,都很不自在。
別人的眼神、別人的衣服、別人的車子、別人的房子......都比你的更好。這樣的你,自慚形穢。
過得好不好,每個人都有標準,并且標準就是「自己現有的狀況」。當你的標準很低,別人的標準很高時,你要堅持自己的標準。
人比人,氣死人。你這是何苦呢?別人怎麼過,可以是你的方向,但是不能苛求。畢竟,你沒有參與別人的生活,不知道苦樂。
02
感受自己的富貴,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稟賦效應」。
當你擁有某樣東西的時候,你會放大該樣東西的優點,對其評價會比之前更高一些。或許,這是你以此為面子的表現,還包含著成就感、優越感等。
作為一窮二白的人,有什麼優越感呢?想一想,任何一個人,都有,只是因為金錢上的困惑,忽視了。
有一個老師,他發現班上的一個孩子,總是不舉手回答問題。就是特意點名,讓他回答,也會支支吾吾。
老師發現,孩子的右手少了一根手指頭。因為家里窮,孩子要干農活,不小心傷到了手指。
音樂課上,老師說:「今天,我來給大家示范,如何打節拍。」
首先,用手拍;然后用腳跺。
孩子們發現,老師跺腳的樣子,非常滑稽——老師的右腳曾經受傷,導致輕微的殘障。
當孩子們驚訝的時候,老師笑著說:「我的腳不太好,但是我的手是完整的;有的人,手不太好,但是腳是完整的......」
所有的人,都看著那個男孩——他笑了。
窮孩子的成績很好;窮男人很善良,很努力工作;窮女人很愛自己的孩子......你怎會一無所有呢?
有一位作家說過:「盡量發揮自己的天賦,用得其所,將來一定能在成功的路上登峰造極。」
當你知道自己并不窮困時,你會很自信,與人交往很自然。接下來,你會走向陽光的生活。
03
做真實的自己,一切都會釋然。
自卑的人,總是把人生的負面翻出來,就像給頭頂放一片烏云一樣。
如果你敢于亮出自己,那就撥云見日了。
具體來說,戒掉自卑感,做真實的自己,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學會減輕心理壓力,主動和外部的環境兼容。雖然你的衣服褲子很舊了,但是只要干干凈凈,就可以了;大大方方去小店吃飯,小店主更需要有人光顧生意,反而是好事一件;有人對你指指點點,你應該笑著應對。
然后,讓自己去影響環境,不是讓環境一直影響你。多看看風景,帶著好心情。就算是垃圾堆,也要感受到環衛工的辛苦。
最后,學會自我鼓勵。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比方說,你只要努力一點,就能比上月多拿一些收入;糟糕的事情,終究會過去。
黃永玉畫過一幅畫:一只不太可愛的老鼠,樣子也很丑。
畫上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我丑,但我的媽媽喜歡。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是常理,但是小老鼠的媽媽,會心疼它。有了這一點,小老鼠就足夠驕傲了。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04
作家比切·斯托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寫道:「一個人的靈魂比全世界所有的金錢還要貴。」重。
你真的不要讓自己的靈魂變得自卑,這樣的話,就再也抬不起頭了。你就是賺了一百萬,還會覺得自己很窮,不敢抬頭看有一千萬的人。
窮或者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并沒有絕對的標準。
上世紀的萬元戶,是村里的紅人,家有彩電冰箱,就了不起;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萬元戶。時間在推移,人的格局和收入也在改變,何必懷疑自己呢?
你可以低頭走路,可以不談錢,但是你不能瞧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