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不必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為不端正,就算命令,人民也不會聽從。」
孔子主張「正名」,具體實踐起來,就成為「正身」,也就是表現得名實相符。首要的工作,便是以身作則,作為民眾的表率。
領導者走正道,自己將心比心,制定合理的法令,并且自己率先遵守,民眾自然產生正向的感應,也跟著遵守法令。制定法令的人士,自己不遵守,民眾看在眼里,當然也陽奉陰違,甚至于明目張膽地不守法令。
就算再三下令,恐怕也難收效果。作為領導者,如果要讓下屬信服,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自己的行為道德起到師范作用,如果只是要求下屬「聽話」,而自己卻「逍遙自在」,那是「掩耳盜鈴」。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制度,如果當領導的不帶頭執行,怎麼能渴望下屬去做到呢!企業的制度就成了擺設,這里道出了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的真理。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人師表」的道理就在這里。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身正」呢?孔子說要先「正心」,因為心正了,身就正,身正了,下屬就正。
總之,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想讓員工信服,一定要記住孔子的這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也正是管理的哲學真諦。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作為企業、領導人、長輩、要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語而是用自己的行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
,這樣才能使家國興旺起來。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會招致家國的敗亡,人心的離散,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無秩序狀態的產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這是孔子所說的一句話,原文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一個人以身作則,別人自然會以他為榜樣,一個人作為長官,他本身做得正當時,不用下命令,人們自然會照著去做;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自己做不到,偏偏去要求別人,就是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聽從,反而背其道而行之。
標準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當你自己不具備一個更優秀的人格狀態時,即便你借助自己的領導權威去壓制別人的時候,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信服。
只有發自內心的信任和順服,才能得到合理的管理效果,所以在你要求別人的時候,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做到。
正所謂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真正好的結果,首先是端正自己的態度,塑造一個良好的價值觀以及平和的處事狀態之后,才能影響外界。
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亦是如此,只有讓自己做到「其身正」的時候,才能出現「不令而行」的結果。「兵車千輛,不如燭過一言。」
在這個世上,教育別人可以用「言傳」,而感化別人則是用「身教」,很多時候,言語能夠傳達的只是一種信息,而以身作則才能夠傳遞一種力量,所以古人才說言傳不如身教。
只有真正的讓別人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存在時,才能在別人心中塑造一種信念,不管是管理團隊還是你想讓別人接受一些什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其身正」。
《素書》之中有一句話叫:己而教人者呢,正己而化人者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把自己放在一邊,單純去教育別人,別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嚴格要求自己,進而去感化別人,別人才會信任和認同他。
所以在《資治通鑒》之中說:「玄感每戰,身先士卒,所向摧陷」,所以由此可見,身先士卒是取得下屬信任,塑造良好合作關系的前提。
當我們把這個道理引申到自己生活之中也是如此,率兵作戰時需要身先士卒,而對待生活時,也需要「身先士卒」,而這個身先士卒的重要根本,就是修養自己的德行,遵從天地的道義。
別人對你是否信任和順服,首先取決于你對別人的態度。
有一句話叫人格魅力,在生活中,所有需要借助人際合作關系而獲取成功的人,在與人交往中都能顯示出自身具備的獨特人格魅力。
別人對你產生的信任,是從你處事的方式以及你自身的品德修養之中產生的,能夠帶著溫和豁達的態度去面對別人的時候,才能用這一份積極的力量塑造別人對你的信任,從而影響身邊的人,這也是身正令其行的道理。
自己做到了,才能讓別人去做到,而自己做不到或者「己所不欲」時,而妄想施于他人,讓別人去做到,最后必然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