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樂觀開朗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郁郁寡歡。
經過心理咨詢師蒼鷺的10次咨詢,他最終獲得了重生。
這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講述的故事。
心理學家李松蔚說:「這本書看起來像童話,其實具有可怕的專業度!」
蛤蟆為什麼會抑郁呢?正是由于他長期遭受家人及朋友的指責和批評。
最深的傷害往往不是來自陌生人,而是來自最親近的人。
古人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你的善意,藏在你的嘴里。
河鼠、鼴鼠、獾和蛤蟆都是好朋友。
河鼠能干熱心,曾在暴風雪中救下迷路的鼴鼠,鼴鼠感激不盡。
但是河鼠老愛揭人傷疤,而且吹毛求疵,鼴鼠感覺總活在河鼠的影子里,沒法做自己,因此悶悶不樂。
河鼠也是蛤蟆的救命恩人。
蛤蟆從監獄逃亡,被人追捕,掉進河里差點兒淹ㄙˇ ,河鼠出手相救。
幾月未見,蛤蟆大喜過望,準備一吐為快。
河鼠卻潑了一盆冷水,指責他吹牛、寒磣、邋遢、丟人現眼。
好不容易講了自己的歷險記,河鼠又是當頭一棒:「你沒看見你都變成個十足的混蛋了嗎?」
莊園被黃鼠狼霸占,蛤蟆怒不可遏,沖過去要奪回自己的家。
結果慘遭黃鼠狼的武力攻擊,沉了船,腦袋差點兒中彈。
迎接他的是,河鼠大罵「討人嫌」,以及獾的雪上加霜:
蛤蟆,你這討人厭的壞東西,你不覺得害臊嗎?想想你犯的事兒,你父親要是活著會怎麼說你!
獾對蛤蟆經常大發雷霆,當眾羞辱。
蛤蟆衣著光鮮,獾說他奇裝異服,沒有哪個自尊自愛的動物會愿意跟他站在一起。
在一次嚴重的交通事故后,蛤蟆正傷心難過,獾帶著好友過來,劈頭蓋臉地道德譴責。
蛤蟆痛哭流涕地懺悔,還被要求公開悔過。
幾位好友的善意毋庸置疑。
他們幫蛤蟆搶回莊園,督促他去做心理咨詢,而且獾幫他付費。
他們陪伴他,安慰他。
但是,心直口快卻像一把鋒利的刀一次次切割蛤蟆的心。
涂磊曾說:「如果你的直,傷害到別人,你的直有時候也就不直了。」
魯迅曾講過一個故事。
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滿月時喜滋滋地抱給客人看,想討一點彩頭。
大家都說,這孩子將來要升官、發財等。
有人卻說:「這孩子將來要ㄙˇ 」,因此招來一頓痛打。
有人覺得,朋友之間,說話可以隨心所欲。
但是,你會喜歡說話難聽、橫加指責、無所顧忌的朋友嗎?
圖一時嘴快,傷人于無形,好心也救不了你的嘴。
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系」。
朋友之間,心直但不能口快。
雨果說:「一片樹葉受到陽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陰影;陽光越亮,陰影越深。」
蛤蟆就是成長在家人成功的陰影下,永遠達不到父母的高要求。
祖父創立了家族釀ㄐ丨ㄡˇ企業,父親接管。
外祖父曾是劍橋大學的學院董事,被尊稱為「主教大人」。
父親威嚴易怒,滿臉嫌棄。
他常常用冰冷的聲音說:「回你的房間去。沒想好怎麼道歉,不準下樓。」
母親對丈夫惟命是從,很少關愛蛤蟆,卻始終把蛤蟆當小寶寶,讓他感到難堪。
母親去世前不久,蛤蟆鼓足勇氣說:「媽媽,你什麼時候才能不再把我當成小孩子?」
母親說:「等你不再像個小孩子的時候!」這個問題永遠無解。
蛤蟆努力考上了劍橋大學,卻與外祖父相形見絀。
蛤蟆不愿接管釀ㄐ丨ㄡˇ廠,父親大罵他是廢物。
直到父親心臟病猝ㄙˇ ,蛤蟆被迫放棄愛好,接管蛤蟆莊園。
但是,他不快樂。
他的夢想和努力,始終不被家人看見。
他的情緒和感受,始終不被家人重視。
幾米說:「小孩寧愿被仙人掌刺傷,也不愿意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國內有個教育短片《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6名少年犯的故事催人淚下。
少年犯張強說:
「在我12歲的時候,爸媽就失婚了。我媽每天罵我,說我沒用,說我是廢物。」
「從來沒夸過我。記得她罵的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豬腦子、廢物、怎麼不去ㄙˇ ,這些最惡ㄉㄨˊ的語言竟是出自親人之口。
他們無法報復親人,抽刀捅向更弱者。
德國詩人海涅曾說:
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里喚醒ㄙˇ 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
可是,我們常常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家人,把最惡的語言說給了家人。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母親千方百計開解他,他卻將命運的不公遷怒于母親,肆意發火。
直到母親離世,他才悔不當初。
《傅雷家書》中有句話:「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
家人之間,理直也不要氣壯。
好友和家人都深愛蛤蟆,但是他們的言行卻一次次傷害了蛤蟆,直至蛤蟆得了抑郁癥。
《小王子》中有句話: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情跌入低谷,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蛤蟆在好友的強烈建議下,很不情愿地去見心理咨詢師蒼鷺。
本來以為蒼鷺會像其他朋友一樣「教育」他,居高臨下,指責命令。
但是,蒼鷺只是耐心地傾聽、提問,抽絲剝繭,循循善誘,引導蛤蟆自己思考、傾訴、獲得成長。
通過10次咨詢,蛤蟆的情緒溫度計從1-2分變為最高分9-10分,走出了陰霾。
這就是語言的威力。
語言可以傷人,也可以救人。
哲學家柏拉圖說:「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
如果你常常惡語傷人,卻不自知,那就是雙倍的無知和傷害。
學會好好說話,是我們每個人的修行。
1. 尊重他人,學會傾聽
咨詢時最打動蛤蟆的是蒼鷺的全神貫注,之前從來沒有人如此對他,這種尊重讓蛤蟆備受感動。
蔡康永說過:「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這件事,你怎麼看?」、「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做?」這是蒼鷺常問的三句話。
你說我聽,是蒼鷺一直采用的方式。
尊重和傾聽,是與人交往的兩大法寶。
2. 助人自助,減少指責
幫助別人,不如幫助別人自助。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蒼鷺說:「要不要與生活和解,你自己說了算。」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開始正視內心的傷疤,開啟自我探索之旅。
助人時不要喧賓奪主,就像獾去幫忙奪回蛤蟆莊園,卻把自己當成了領頭人物。
助人也不意味著你有喋喋不休指責被助者的權力。
河鼠對鼴鼠和蛤蟆都有救命之恩,卻不受待見,就是犯了這個大忌。
3. 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觀點不同是常態。
換位思考才能好好說話,少惹爭端。
蛤蟆幾次ㄙˇ 里逃生,身為好友,河鼠不是安慰,而是大罵,蛤蟆因此心灰意冷。
河鼠顯然沒有換位思考。
蒼鷺卻能理解蛤蟆的悲傷、憤怒,給予適當的同情、安慰,從而獲得蛤蟆的信任。
人與人相處融洽的秘密,是共情。
美國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曾說過:
「用共情這束光,穿透痛苦和恐懼的漫漫黑夜,找到我們生而為人的共通之處。」
《荀子·榮辱》篇中有句話: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言語和善,溫暖賽布帛,說話尖刻,傷人勝矛戟。
打架斗毆,ㄆㄨˋ攻擊,大家深惡痛絕,但口無遮攔、信口開河,常常不以為恥。
殊不知,軟舌無骨,卻能碎心。
過了自己的嘴癮,傷了他人的心靈。
皮肉之苦易愈,心靈之傷難合。
海明威曾說:「我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你的善意,藏在你的嘴里。
心懷善意,嘴下留情。